光武帝刘秀:开创二元体制的权力模式(1 / 1)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新朝的王莽政权被推翻后,更始帝刘玄登上皇位。由于对建立大功的刘演、刘秀的猜忌,更始帝为了削弱二刘的影响,杀了时任大司徒的刘演,但为了安抚刘秀又晋封其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此时的刘秀十分惶恐,担心屠刀会降临在他的头上。要摆脱危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离开都城,发展自己的势力。当时“更始政权”并未获得地方上的认同,黄河以北的州郡还持观望态度,光禄勋刘赐建议让刘秀招抚河北,但遭到大司马朱鲔的反对,他认为这是放虎归山。刘秀迫切地想得到这个外放的机会。

主簿冯异建议刘秀厚加结交左丞相曹竟及其子曹诩。曹诩担任尚书,在更始帝刘玄面前很有影响力。果然,刘秀得到了这个外放机会,被任命为大司马,赴河北慰抚。刘秀渡过黄河后,率领自己的班底开拓地盘,但是他的处境十分困难。

西汉宗室后裔刘林(西汉赵缪王之子)、赵郡豪族李育,在邯郸拥戴一个名叫王昌(又称王朗)的人称帝。这个人自称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还得到了河北的另一家汉室王族广阳王之子刘接的认可,遂起兵响应。这样一来,在河北也出现了一个朝廷。为了和刘玄的汉朝区别,被称为“赵汉”。刘秀准备暂离河北,得到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后,才站稳了脚跟。不过,要完全把河北变成自己的地盘,刘秀还需要一个盟友,那就是真定王刘扬。刘扬是汉景帝的七世孙,世袭王爵,拥兵十余万,他也支持邯郸的赵汉皇帝王昌。刘秀需要将他拉过来,为自己所用。为了搞定刘扬,刘秀亲自去了真定王府,向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求婚。通过联姻,刘秀取得了刘扬的支持,在南栾之战中击败王昌,彻底得到了河北。

刘秀的创业团队,由一个庞大的功臣集团组成。由于他们主要来自南阳,故而称为“南阳勋贵”。称帝后的刘秀需要平衡皇权与功臣集团之间的关系。他采取的方法是扶植外戚,也就是给皇后家族加官进爵,让他们进入朝堂,避免功臣占据全部政府席位。皇后郭圣通的背后是真定王刘扬,虽然刘扬在建武二年(26)谋反被诛,但刘秀并未株连皇后背后的势力。

事实上,刘秀与郭圣通的婚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他并不喜欢郭圣通,他的真爱是阴丽华,即他的原配妻子。还是太学生时,刘秀就发出了“娶妻当得阴丽华,为官当作执金吾”的赞叹。但他需要一个微弱的平衡,因而直到建武十七年(41),也就是光武帝称帝后的17年,他才决心废后。

在没有培植起新的足以平衡朝堂功臣集团力量之前,废后意味着自断羽翼,所以光武帝只是将郭皇后移出中宫,并未动摇郭家所代表的势力,反而是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势力。他封郭圣通的弟弟郭况为节侯,从兄郭竟为新郪侯,从弟郭匡为发干侯,就连郭家女婿陈茂也被封为南侯。阴丽华被册封为皇后,其子刘庄被立为太子,光武帝开始培植阴家的势力。

西汉亡于外戚王莽,为何光武帝不吸取这一教训,打压外戚势力,反而培植其力量呢?这是因为,光武帝刘秀面对着和汉高祖刘邦一样的处境。王朝建立后,皇帝发现自己面对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功臣集团。当年汉高祖建立西汉,就是以吕后的外戚集团来平衡功臣的,但是吕后一死,大臣们联合起来打着扶立汉室的旗号诛杀了吕家的势力,就连嫡长子汉惠帝刘盈那些年幼的孩子也被全部杀掉,迎立外藩的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这是典型的杀嫡立庶。虽然它被史学家们写成了正面典型,但身为皇帝的刘秀未必这么看。

功臣集团的威胁性,还可从下面的事例中看出。建武十五年(39),进行土地清查时,地方官员进京述职,刘秀看到陈留的官员上呈的木牍上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他不明其意,向官员询问,官员也说不清楚。这时刘秀12岁的儿子刘庄说:“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这里是跟随父皇您的功臣们的故土,大量田地被抢占,官吏怎么敢过问呢?”刘秀找来当地官员询问,果然如此。功臣们仗着跟随皇帝打天下,爵位高,在家乡强占大片土地,自然不乏为非作歹者,地方官连税都不敢征收。刘秀不愿像汉高祖刘邦那样血腥地处理功臣,这样处理的代价很大,他虽是皇帝,也未必有胜算。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政治手段,何况他是这方面的高手。

皇后阴丽华的弟弟阴兴担任黄门侍郎,兼任守期门仆射,管理皇宫卫队,后来又被赐爵为关内侯。建武二十年(44)刘秀病重时,甚至想任命他为三公之一的大司马,但阴兴认为自己德不配位,刘秀才作罢。阴丽华的异母弟阴识被封为阴乡侯,还担任能与皇帝接近的侍中,负责京城安全的执金吾。皇后最小的弟弟阴就被封为信阳侯,阴就的儿子阴丰娶了光武帝的女儿郦邑公主刘绶。光武一朝,外戚阴家一门五侯,阴家推荐的人,光武帝都任命他们为州郡的主官,多达十余人。阴氏成了东汉仅次于皇帝的显赫家族。

光武帝明面上是权力的最高掌管者,但为了平衡与功臣的关系,他实际上建立了一个与皇后家族共同掌权的二元体制。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东汉政权。汉明帝刘庄即位后,进一步限制了功臣集团,但因避免外戚集团坐大,所以对母族阴氏和前太后郭圣通家族一视同仁,继续重用功臣的代表邓禹家族,在宗室、外戚、功臣、官僚之间寻求平衡。他将皇后马氏的兄弟也都封了侯。马廖为顺阳侯,官至九卿之一的卫尉;马防为颍阳侯,官至光禄勋;马光为许侯,后来也担任了保护皇帝安全的卫尉。

整个东汉一朝,阴、马两皇后的家族权力很大,但因为皇后极力限制家族势力扩张,皇帝的平衡也做得很好,所以问题并未凸显。汉恒帝的皇后窦妙,汉和帝的皇后邓绥,汉安帝的皇后阎姬,汉顺帝的皇后梁妠,并无限制自己家族的觉悟,在皇帝去世后,她们直接控制了朝政大权,并让自己的家族渗透到皇位传递中,导致外戚与宦官争权,政治越来越糜烂,最终汉王朝覆灭。

刘秀创立的二元体制,寻求外戚与功臣的平衡,避免了血腥争夺,在明帝、章帝、和帝时期都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对于东汉王朝而言,它的确是有效的,但在皇权体系下,也有其弊端。与其他王朝相比,作为创业者,刘秀应该算是最擅长处理与功臣关系的领导者了。

优秀的领导者,具备了以下六种能力。一是拥有前瞻性的目光,拥有制定组织发展战略的能力;二是有感召力,能够做到公平和公正,对团队成员有精神上的吸引力;三是有影响力,在事业发展中,威望足以服众;四是有决断力,面对智囊团队提出的各项建议,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五是有控制力,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能够驾驭团队朝着目标前进,并获得成功;六是有不怕输的坚韧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百折不回、迎难而上,成为勇敢的带头人。很显然,刘秀是具备以上六种能力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