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因为某项优势上位,但这项优势又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蜕变,则会成为致命的劣势。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你可能一时占了它好的一面,但长期来看,势必也会被不好的一面反噬。
彭越是汉初名将,在楚汉之争中因袭扰项羽的后方建立了大功,被汉高祖封为梁王,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将”。彭越出身低微,早期在钜野湖中以打鱼为生。秦末群雄并起,各自造反,彭越也趁机拉起了队伍,干起了落草强盗的行径。不过,他这个强盗头与众不同,这也是他能够做大做强的缘由。
彭越伙同强盗盘踞在湖泽中时,正逢陈胜、吴广掀起反秦大起义。不少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来入伙,对他说:“陈胜、项梁都叛秦了,您也起兵吧,我们愿意跟着您,干一番惊天的伟业。”但是彭越拒绝了,他说:“他们现在好比两条龙厮杀,胜负未定,我们还是等一等,看看局势再说。”
一年之后,来投奔彭越的年轻人达100余,都请求彭越做他们的大哥。彭越再次拒绝道:“你们这些无知的年轻人,我是不会和你们一起干的。”
年轻人还是执意要彭越当老大,彭越这才勉强答应下来,说道:“既然你们让我做大哥,就要听我的。”
年轻人齐声说:“诺。”
彭越说:“既然要起事,就要定下规矩,明日太阳初升时,我们在这里集合,凡是来迟的,立刻斩首。”
年轻人齐声说:“诺。”
第二天太阳初升时,有10多个人迟到了,还有1个人甚至到中午才来。彭越很难过地说:“是你们推举我当老大的,定下了规矩却不遵守,如今迟到的人这么多,都杀了不可能,就杀了那个最后来的人吧。”
年轻人嬉皮笑脸地说:“何必这样严肃呢?今后奉行您的号令就是了。”
彭越没有理会众人的求情,直接将那个最后来的人杀掉了。至此,众人神情肃然,再也不敢松松垮垮,更不敢与他对视,甚至面对他时连大气也不敢出。
彭越下令筑造土坛,并用那个人的头来祭祀,给出了起义的宣言。原本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彭越的训练下,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指哪打哪的精锐部队。彭越带着这群人出发,期间还不断有人加入。不久,他的队伍就发展到了1000多人。
当刘邦的起义队伍攻打昌邑时,彭越去援助他。城没有拿下,刘邦带着自己的人向西去了,彭越则继续盘踞在钜野泽中,二人自此结缘。项羽入关后,将各路起兵的诸侯都封王了,唯独彭越什么也没有给。当时,彭越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一万人。
前206年秋天,齐国王室的后裔田荣自立为王,反叛项羽。他派使者带着将军印信面见彭越,任命他为大将,让他进攻济阴(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的楚军。项羽命令大将萧公角迎击,结果被彭越杀得大败。
一年之后,刘邦率领诸侯与项羽作战,彭越率领三万人在外黄归附。当时魏王豹因彭越在战争中收复了魏国故地的十几座城,任命他为魏国相国。彭越继续率领军队,为魏王效力。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彭越就在梁地袭扰项羽,并经常切断他的粮草。当项羽率军决战时,他便立即退却。项羽一离去,他又很快夺回失去的城池。就这样,他搞起了游击战,让项羽不胜其烦。
魏王豹在荥阳被杀后,彭越一直独立率领他的军队,成了事实上的一方诸侯。为了笼络他,张良建议刘邦封他为梁王。在垓下决战前夕,刘邦给了彭越一个承诺。彭越率领大军和诸侯一起参与了对项羽的围剿。项羽败亡后,彭越果然被封王,定都于定陶。
汉高祖立国之后,基本上不信任异姓王。梁国太仆惹怒了彭越,彭越打算处死他,太仆就向刘邦告状,说彭越有谋反之心。就这样,彭越被抓了起来。本来刘邦只是想将他废为庶民,流放到蜀地。谁知彭越在流放路上遇见了吕后,便向吕后哭诉,说自己无罪。吕后将彭越带了回来,对刘邦说:“彭越是枭雄,流放他难道不是放虎归山吗?不如杀了他。”就这样,彭越被杀。
彭越从一个强盗头开疆拓土,成为诸侯王,可以说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也证明他具有非凡的能力。但遇到有雄才大略、充满猜忌之心的刘邦和吕后,他没有像范蠡、张良那样选择功成身退,导致杀身之祸。可以说,彭越的成就,源于他的能力;彭越的败亡,也是源于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