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俛:拒绝的艺术(1 / 1)

顺从并非美德,拒绝需要智慧。

萧俛出身南兰陵萧氏,是梁武帝萧衍的后裔,唐穆宗时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次,穆宗皇帝下诏让他给已故的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撰写神道碑。萧俛回禀说:“为臣器量偏狭,王承宗(指王士真的儿子)不肯听从朝廷号令,人品没有可称赞的地方。如果让微臣撰写王士真的神道碑,臣不会刻意去美化他。神道碑写好后,按惯例王家会献物致谢。臣若不接受,就违背了陛下安抚藩镇的计划;臣若硬着头皮接受,则又违背了自己平生的意愿,因此臣不愿意写这篇文章。”穆宗皇帝认为他肯直言,便嘉奖了他。

从表面上看,萧俛是为了维护自己士大夫的尊严,才拒绝领导安排的工作,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在君王时代,对皇帝而言,臣子的忠诚度、办事能力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能谈到士大夫的声誉。如果一个人不能为领导办事,仅会沽名钓誉,是得不到领导重用的。那么,唐穆宗为何还嘉奖了萧俛呢?这是因为,萧俛话里有话,戳中了唐穆宗的心坎。这就要将其放到唐穆宗执政时的社会中来看了。

唐朝自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后,藩镇坐大,各地的将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逐渐不肯听从朝廷的号令,开始自行任命官职,各自为政。到了唐穆宗的父亲唐宪宗时,在名相裴度的辅佐下,逐渐削平了一些反叛的藩镇。之前处于观望状态的藩镇将领纷纷归附朝廷,但那些有实力的藩镇仍然处于半独立状态。唐穆宗所说的“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就是当时有实权的藩镇节度使之一。王士真原是成德军节度使李惟岳的镇将,他协助父亲王武俊杀了李惟岳。朝廷为了安抚,就顺水推舟地任命王武俊为节度使。王武俊死后,王士真不待朝廷任命,就自封为留后,成了节度使。王士真死后,他的儿子王承宗、王承元相继为留后。王家在成德军中经营了四世,岂止是尾大不掉,实际上已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唐穆宗作为大唐王朝的“董事长”,下诏让经理人萧俛给已故的王士真—曾经的分公司大佬写神道碑,就是想用朝廷的荣誉来笼络住藩镇,避免他们公然造反。萧俛没有接受领导委派的工作,反而拿出一套推脱之辞,其中至少有三层含义。

第一,王家不听朝廷号令,仅用拉拢的手段是行不通的。如果由我这个经理人为他的先人写神道碑,会让那些忠顺的藩镇寒心,让那些想图谋不轨的藩镇更加跋扈。王家现在虽然归顺了,但是前几代劣迹斑斑。王承宗的祖父王武俊曾联合幽州节度使朱滔举兵叛乱,公然僭越,自立为赵王,后因与朱滔不合,叛乱形势也对藩镇不利,才又归顺了朝廷。在王士真任成德军节度使时,尤其是任职晚期,由于是颇有手腕的唐宪宗执政,一方面对王家加官进爵,另一方面对那些敢于公然造反的藩镇进行军事打击,所以成德军十分恭顺,每年向朝廷进贡达数十万的财货。比之于河朔三镇中的卢龙、魏博二镇,他可以说是朝廷的铁杆支持者。比之于其父,王承宗更像一头桀骜不驯的狼,唐穆宗时期叛乱,因实力不够,又重新归顺朝廷。唐宪宗能够稳住成德军,靠的是军事威慑和封官拉拢。唐穆宗如今对待藩镇,如果仅靠拉拢手段,是行不通的。

第二,从管理层角度讲,萧俛不是写神道碑的最佳人选。唐穆宗作为最高领导,要面对三大势力:一是自唐玄宗以来每个领导者都要面对的外部力量—藩镇;二是朝廷大臣,他们代表了贵族士大夫的力量;三是以宦官为首的左右神策军,他们负责皇帝的安全和京城防卫。穆宗皇帝能上位的很大原因,就是朝臣和左右神策军的共同拥戴。唐宪宗能够威慑和削平藩镇,依靠的也是以裴度为代表的贵族士大夫;而南兰陵萧氏在整个唐朝有10人出任宰相,是最大的贵族世家之一。如果他为藩镇势力的代表写神道碑,会产生两个后果:其一,导致朝臣与藩镇勾连;其二,引起以宦官为首的神策军的猜忌。不要忘了,唐穆宗曾派精锐的神策军进攻藩镇,虽然打了败仗,但神策军算是皇帝的人,如果萧俛写了碑文,不仅得罪了自己的人,还打破了三方力量的平衡。

第三,社会舆论对朝廷不利。唐宪宗能够彻底解决成德军的问题,让王承元献上土地归降朝廷,为朝廷出力,去收拾其他不听话的藩镇,是因为朝廷的荣誉依旧拥有吸引力。如果让萧俛这个职位最高的经理人写神道碑,不但会让朝廷的荣誉贬值,还会遭到朝臣反对,萧俛本人的声望也会受损。皇帝等于在藩镇和朝臣两边都不讨好,这是双输。

基于以上三点,萧俛拒绝了领导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唐穆宗也是聪明人,立刻就从他的话里听出玄机。萧俛不愧为一代贤相,他在拒绝领导时,也替领导做了全局性的考虑,但并未将利害关系彻底戳破,因为真正的掌舵人是唐穆宗,他才是权力平衡之术的驾驭者,这不应该是臣子考虑的,不然就有越权的嫌疑。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处于半独立状态,而且经常发生叛乱,但是朝廷能够屹立不倒,就是在内用藩镇牵制朝臣、在外用朝臣打压藩镇。唐末朱温篡权,就是因为朝臣与藩镇勾结为一体。朱温一举将代表神策军的宦官势力杀光,三方势力的均衡格局被彻底打破,唐朝也就灭亡了。

总之,一个优秀的经理人,首先,要拥有全局观,对大势洞若观火;其次,当领导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时,要能够让领导意识到其中的利害,从而把决策拉回到正确的方向;最后,要确保自己处于主动位置。如果自己的地位受损,那么就无法再掌控整个企业了,发展与壮大也就成了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