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曹操特地派人来,命令张辽率兵回城,虽说有些事情并没有点明,但是张辽知道,此次回军,势必是因为曹公已经做好了南征的准备,只怕用不了多久,南征之战就要打响了。
想到这里,张辽眸色不由得一凝,看来安定的日子又没几天了。
“将军,已经准备就绪了。”
张辽听到手下人的回话,忙不迭地回了神,回身看了一下身后的众位将士,待确定大家都准备妥当以后,这才出声对着身后的众将发令:“走吧……”
此番驻扎长社,张辽已经尽自己所能去训练兵士了,只望未来随军出征之时,众将士还能如在长社一般,一鼓作气,拼杀到底,助曹公的南征之路,更加平坦。
待到张辽率军回城后,本来他是在自己的府邸中安心等待召令,准备随时出发出征,却不承想一日偶遇名将李典,二人相聚一桌,虽说在战略方针上两人各有心思,但是因着同在丞相门下行事,到底还是不敢过分乖张,给足了彼此面子。
“来,张将军快请坐,自打上次你我分别外出驻军,也是许多日子未曾碰面了吧。”李典客气道。
张辽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问了一句:“是有挺长时间没有碰面了,不知回军后,李将军近日感觉如何啊?”
李典听了这话,眼睛里似乎露出来一抹狐疑的神色,随后开口做了一番解释:“南征之事迫在眉睫,不知什么时候丞相就会发出调令,虽然我已然回军,却也还是不敢怠慢,时刻都为出征之事做着准备呢。”
听到李典如此说法,张辽很是赞许地点了点头。
的确是这样,虽说现下众将士都带着手中操练的兵士与曹公会师,但是接下来他们这一众将官要面对的局势,可是远比他们操练之时要艰难得多,故而还需要多方面警惕、做足了准备才好。
待到出兵之时,必定得满怀着**和热血,潇洒出手。
想到这里,张辽不由得朝着李典那里望了几眼,没想到刚好他也在看着自己,四目相对,莫名出来一股很是尴尬的感觉,片刻的功夫,他就急急地移开了自己的视线,专注于其他事情去了。
要说自己和李典的纠葛,张辽总觉得他们两个人不至于闹到很僵的地步,可是每当他想出各种办法,想要把两个人的关系修复好的时候,却总有些别的事情再度惹起两人不快,等到下一次碰面,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艰涩了。
他自己心里记得清楚,当初他追随吕布征战,那个时候对于他们李家的确多有得罪,说起来他的叔父李乾之死,也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然不是他出手将其害死,说到底他还是有没法推卸的责任。
再后来吕布战死,他追随曹公,便开始和李典同在曹操麾下做事,许也是因为那件事情,心中有所隔阂,之后的好些年,两个人都未曾好好说过一句话。
像现在这样,可以两个人面对面坐着、谈天说地的机会,可真的是不多。
想到这里,张辽不由得很是感怀。
遥想兖州之战,也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没想到当年的敌人,现在竟已经成为自己的战友,真的是世事难料啊!
不过这些话,张辽是不可能对李典说的,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永远像一根刺一样地扎在彼此的心里,不会那么容易忽略的,李典对自己必定还有怨怼之情,永远无法根除。
就在张辽思索往事的时候,蓦地听到李典开口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不知道张将军以为,这次丞相意欲率兵南征,此决定,正确否?”
张辽听着,不由得咧嘴一笑,随后他端起桌上的酒杯,小口地啜饮了一口:“其实这件事应该多方思考。”
“哦,如何多方思考?”李典问道。
张辽不由得笑了:“若是丞相不出击荆州,这荆州之地,必定归刘孙两家中的某一方所有,不过在争夺此地之时二人必定有所耗损,此时便可以逐一破之。现下我们决定带兵出征,虽说也可以逐一对付刘孙两家,但是却也要提防一件事情,就是这二人可能会联手来抵制我军,所以,算起来,这场仗其实不会那么好打,还需处处提防才是。”
李典闻言,像是听了多么大的一个笑话一样,在一旁哈哈大笑:“张将军果然是能人巧士啊,考虑问题总是角度刁钻,各种可能都考虑得当啊,不过我却觉得,大可以不必如此,要知道丞相手底下的谋士也是很多的,而如今众将士训练得当,成功归来,正是众人势头最盛之时,此时出兵与刘孙两家交手,哪怕他二人联手又如何,我们兵盛粮足,还能怕他们?”
张辽原本还想要解释一番,结果没想到对面的人根本没给自己机会。
只见李典讲完自己的见解以后,不带过多的犹疑,很快又开始对他提了一个问题。
“不知张将军对这当今天下的大势如何看待?现如今刘孙两家也在兴起,与丞相之兵马相比较,不知将军您觉得,最后谁会一统天下?”
张辽闻言,心中不由得有些纠结。这个问题,不管他怎么答,总觉得不太妥当。现如今,虽说刘孙两家势力不如曹公这一边,可是多年以后,谁又能料定最后的结果如何呢,更何况曹公当年也是从一无所有打起来的,别人也未必没有这一份天资。
在他看来,不论是刘备还是孙权,这两个人本就不可小觑,既然已有立身之本,小战之资,未来之势,实在是不可估量。
“怎么,张将军不敢说了?”
张辽闻言,不由得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我着实不好回答,局势一直处于动**之中,也许现在看来某一方势力强,某一方势力弱,可是多年以后,谁又能料定最后的结果归于哪一方呢,这些问题不若就交给时间。”
张辽之所以如此言语,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也并不能确定未来的走向,另一方面他也怕自己哪一处言语不得当,正好被有心人听到,反而让曹公对自己心生不满。
现在这个当口,正是为出兵做准备的关键之时,众将皆知,用不了多久就要南征,此时实在不好再生祸乱,败坏自己这边的士气。
张辽扪心自问,这已经是很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希望李典能够明白。
没想到李典听完自己的回话以后,蓦地嘴角一咧,似乎对自己的回答很是不屑,紧跟着便听到他对自己的一番评价:“果然是追随过不少主公的人,张将军的见识,真的是无人能敌啊,看问题总是想法颇多,实在是令在下佩服。”
说完这句话以后,在场的人,包括张辽自己,都不由得变了变脸色。
这件事一直都是张辽的禁忌,他们行军打仗之人,尤其身为武将,杀身成仁的思想几乎已经在心里扎下根了,打了败仗,被人生擒,似乎也只有死这一条路可以走,但是他呢,先后效命多位主公,的确为很多人所不齿。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哪怕众将对他心生不满,却也不会过分直白地展现出来,可是现在,李典这番话几乎是把这件事摆到明面了。
二人既然话语相左,意见难和,自然也没法继续笑说了,张辽喝尽自己杯中的酒水以后,就直言告辞,转身离开了。
此事过后,两个人的关系,更若寒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