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爸爸和一个灵魂知己(1 / 1)

见到雅然时,她的头发很短,戴了一顶帽子,是那种比较陈旧的蓝色式样,整个人穿在一件灰蓝色毛衣里,黑框眼镜。有点抑郁,有点落寞。

她告诉我她生了病,现在还在接受治疗。那种药物会让自己情绪波动起伏,最近和身边的亲人都有点不舒服。发生了人好些事情,似乎都因为这个病的到来而一起袭击自己。

我们最初约在咖啡馆,她的讲述断断续续,伴奏音乐在响起,我好像来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

父母不合,因外遇而离异

她高中时就去了欧洲留学。当时的她在国内不属于成绩好的孩子,老师也并不重视,她不太适应国内的教学方式。但是来到欧洲后,她开始变得适应。由于家族上一代就是质优的商人,因此,让她读的是贵族女子学校。

在那所学校,学校除了知识教育外,更是能力教育。他们学习礼仪、待人接物、生活小常识等,进行的主要是作为一个贵族范儿的淑女该怎么做。学校里百分之八九十的女孩子成人后都是会成为富人家的太太,很多还会是全职主妇。

由于总是被鼓励和认可,自己独特的个性也受到尊重,她在那边如鱼得水,还考上了最好的大学,毕业后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原本以为可以长期在欧洲居住,男友也属于华裔,两人感情颇好,但一切的事情因为母亲的到来而被打破了。

母亲属于那种性格大大咧咧,开朗热情,但又不够温柔细腻,处事有些主观的人。在雅然的记忆中,母亲一直很爱玩,爱张罗各种事物,似乎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她也乐于看到母亲无忧无虑。其实目前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亲生父亲,而父母在自己很小的时候离婚了。

“我父母真的属于性格不合那种类型,在我看来,他们迟早也得离婚。”雅然说,她耸耸肩,无奈而又觉得理所当然,仿佛对她来说,一切都值得理解,“他们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张扬,一个内敛。好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们说不到一块儿,尤其我爸,他似乎也融入不了我妈这个大家庭。”

“大家庭?”我问,“能告诉我你妈妈那个大家庭的组成吗?”

“从小,我外公外婆,舅舅、小姨等几家人就走得特别近。我们是一个家族企业,除了我外公外婆经商外,我舅舅也开了好几家自己的公司。这个家庭个个都挺善于交际沟通的,在一起非常热闹,也很团结。我妈妈的性格也是因为这个家庭熏陶出来的,家里人非常有人缘,远近闻名,常常张罗一些社交活动,家族生意做起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人做人的热情与利他。”说起这个家庭,雅然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可想而知,你妈妈和家人有多接近。”我说。

“是的,我记得我爸确实融入不进来这个家庭氛围,他属于老实懦弱,不善交际的老好人,有时还有点幼稚。总之,他和我们格格不入。”

这样的爸爸在女儿八岁时,却发生了外遇。“对方是他的同事,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我见过一次,感觉她挺温柔娴静的,人也漂亮。”雅然说,但是脸上还是比较平淡,比较无所谓的表情。

爸爸因为外遇,以及和妻子的不合,两三次向妻子提出离婚。婚姻终于走向了崩溃,她被判给了妈妈。

后来发生的事情更加戏剧性,爸爸却并没有跟外遇的女人结婚,他发现,自己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和前妻,**与冲动的后果无法挽回,他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生父有沟通障碍,继父会表达爱

雅然和母亲后来就和母亲这边的大家族越走越近,母亲遇到了小自己几岁的继父,两个人慢慢走在一起,成立了新的家庭。

说起自己目前的这个家庭,雅然的脸上洋溢着甜蜜幸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雨过天晴,灿烂无比:“我继父这个人特别好,很会表达爱,聪明睿智,而且特别善于付出。”几个形容词都那么正向,显然在继父这里,雅然获得了父爱的补偿。

如果说亲生父亲过去跟自己有沟通障碍,那么继父又是另一个极端,“他虽然并不是老表达,但是只要他存在,就会让人感觉温暖。他会细心地观察周围人的需要,每一次付出都会让人感觉贴心。而且,他还会不时地抱抱我,而在过去,爸爸是从不抱我的。”

这个男人就像一个爱的天使一样,照亮了雅然和母亲的生活,也融进了母亲的大家族,赢得了大家的喜欢。真可谓因祸得福。为了雅然,他和妻子没有再要小孩。

然后,亲生父亲这边过得却异常地冷清,“他自己觉得付出特别多,但是别人却并不买单,他和周围的人沟通都不太好,在我看来,他属于有点幼稚的类型。”雅然偶尔也会独自回去看看父亲,而在这二十年来,父母却没有同时和她在一起过。

那么,雅然又有什么问题出现在生活中呢?问题还是出在母亲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上。她觉得欧洲日子太孤独,坚决让女儿回国,却没有问过女儿真正的看法。回国就意味着和男友暂时分开,但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回国陪伴母亲生活。

于是,她拒绝了欧洲优越的一切,甚至一份本来很美好的感情,回到了国内。但等待她的却是并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由于长期在国外,她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应国内的生活节奏和文化习惯了。她原本在国内就并不顺利,现在过去的不顺利似乎开始慢慢找上了她。

虽然凭着自己海归的身份,她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是却因为不适应国内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而升迁困难,被迫几次转换工作。

同时,她和男友之间也因为聚少离多而面临分手。

“他还是很爱我的,他希望我能到欧洲和他一起生活。”雅然回忆说,“他曾经有一次把我从国内带到澳洲,我们就这样租了一辆房车穿越了整个国家。那种记忆可谓刻骨铭心。”

旅行中的雅然和男友如同出笼后的鸟儿,自由地飞翔。他们相拥在一片无人区的星空下,一起看星星,那简直是全世界能看到最多星星的地方,人和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他们一边看星星,一边亲密聊天,愉快极了。

那是他们生命中的高峰体验,一段似乎再也难以复制的时光,一起看袋鼠,看树袋熊等很多小动物,一起拍摄照片,穿越沙漠,涉足最原始,最古朴的自然环境,摆脱一切的纷扰,专心地和世间万物融合。

雅然的回忆如此地美妙,但是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只能仍然天各一方。两地分离的生活太久了,对方又不可能回国,骄傲的她只能无奈地提出了分手。

可以看到她是不舍的,这段初恋带来了终生难忘的记忆,那是爱开始的地方。

然而多年后,仍然是这个男人,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我又换了好几任男友,我们家世背景经历也都相似,但是我发现,我似乎还是无法从过去走出来。”一年前,有了新男友的她,又接到男友从国外发回来的一条短信,向她再度表达相思之情。她的思路被带回了过去,一发不可收拾。

新男友也有家族企业,也海归,但是,她慢慢发现,他也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他的家族相对小一些,关系也更冷清,他也发生了无法融入自己家庭的问题,常常让人感觉尴尬。

而她的思绪又被带回到和初恋男友之间的那段未断之情中,很多事情正是因为有了距离,才会减轻了问题,变得美好无比。初恋写了一本书,回国内宣传,她应邀前往,但去的时候,她却并没有见到他,他早已经走了。

她逐渐发现,他其实已经有了别的女友,已经无法真正面对和自己的那段前情。他的书里引用了很多和自己有关的照片,很多都是当时两人在旅行途中拍下的。

这令她有些浮想联翩。在初恋的感召下,她开始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在国内犹如炼狱的生活令她烦闷,而且和家族企业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她在想,自己真正要什么,要做什么。

带着初恋的灵魂感召,她开始慢慢发现,自己要做和旅行相关的事情。她成立了自己的旅行公司。

是的,雅然的故事真的非常美,非常动人,她因着一个前爱人的感召,一段爱情,而自我觉醒,开始向内观看,发现自己最适合和最感兴趣的事业,她开始能够丢掉世俗所认为的价值观,认同内心之路,她的旅行策划极富创造性,而且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很多品牌的植入成为可能,甚至天文馆都来参与合作。

那片星空,其实是一个灵魂的方向。她借着爱与信任,希望和梦想,去完成这样一个真实与梦幻交错的星空。而我们的意象对话,也从这里开启。

星空催眠:启发一致性沟通

我让她再次来到那个星空下,催眠冥想中,她能感受到那片星空的那种温柔、梦幻、原始与永恒。我让她想象自己和那个他一起出现在星空下,两个灵魂在时空中对接。

他们再度一起聊天,互相爱慕,在那样的环境下,我让她说出对他强烈的感情,那份灵魂深处的眷恋和感召。那是她很久都没有去面对和尝试的。

正是因为她的不面对和不推进,那个他已经表示,自己要和女友结婚了。

她非常烦恼。在意象对话中,我让她跟他说出自己全部的遗憾,全部的悔恨,尽量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而不是逃避感受。我让她进行一致性的沟通对话。

她不再逃避自己的感觉,而是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顾虑,让初恋能够明白知道。

这样的对话在她的生命中很难发生,因为童年起,她就属于那种懂事又内向的孩子,她很少去真正说出自己内在的情感,而总是一个温和的旁观者,旁观着自己父母之间的婚姻,从破裂走向破碎,再看到母亲的第二段婚姻的成功与温暖,看到母亲和原生家庭过度亲密的互动。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是一个旁观者。”在家庭催眠中,她看到自己站在门边,母亲和小姨在换被子,他们谁也没看到她,没有注意到她。她看到小舅和孩子们玩乐,而她似乎很难融入进去。她去看父亲,父亲就跟她抱怨不已,她感到也是在旁观。

她一直在旁观别人,考虑父母的需要,理解父母的决定,迁就母亲的情感,为母亲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甚至牺牲了自己那么美好的恋情。但是母亲却并不是那么真正在乎自己的感受,母亲甚至很少过问女儿真正想做什么,而是把家族企业安排给女儿做,认为她理所当然要担起重担。而一旦她反抗,母亲就和舅舅一起疏远了她,好像自己的存在还不如舅舅亲。这是她的困惑。

在咨询中,我帮她连接内在真正的需要,发现内在的需要,并且终于可以在星空下向自己的前男友表白自己的心迹。“但是不论他娶谁,我都会祝福他的。也谢谢他给了我这么美好的过去。”好脾气的她不由自主地继承了生父的老好人基因,她还是在为别人着想,甚至也没有想要去要回爱人的想法。

她的公司顺利运作,但身体却慢慢扛不住了。身体在通过生命的形式告诉她,该是要考虑一下自己了,跟自己的身心好好对话了。

催眠中,她可以面对自己的需求,跟父母做了和解。尤其是和生父。

她不能够总当配角,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我们除了为亲爱的人,更要为了自己而活一回。 去追逐自己灵魂的方向。

关于画作的催眠,与生父和解

在一次的咨询中,我让雅然画出了和前任男友在一起的一幅画。画作中,她和前男友在海边一起骑车,海边风景很美,有海鸥,还有各种海鸟,沙滩上有很多人在游玩,也有一些漂亮的雕塑和小动物。海浪拍打着礁石,海风习习。

我通过催眠放松的导语,帮助她来到了这样的一片海边,体验自己画中的场景。慢慢地,我让她把自己的生父放进画面里来。她说:“就让爸爸放在画面左上角吧,他在那儿远远地看着我。”

“那么,妈妈和继父呢?”我问她。

她说,“继父迎面向我们走来,想要加入我们的骑行。妈妈也是迎面来的,他们其乐融融,继父还给了我一个拥抱。”显然,继父是很懂得给情感滋养的人。

“现在,画面有什么改变?如果让爸爸曾经外遇的阿姨进来画面,她会在哪里?”

“她在另一边,和爸爸离得很远。”她说,”我也发现,前男友在往后骑,他在慢慢地远离我。“

”现在画面是怎样的呢?”我又问。

“我感到我爸爸很孤独,他想融入我们,但似乎总是不能融入。”然雅轻轻地说。

“那么,我们要不要邀请爸爸过来呢?”我提议。

她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她说自己走过去,轻轻地拍了爸爸的背,并且拉着爸爸的手,希望爸爸过来和大家在一起。爸爸没有反对。她还主动给了爸爸一个拥抱。她带着爸爸来到了这边,和妈妈,继父呆在一起。四个人,终于像一家人一样地站在一起。手拉着手,没有以前的那些仇怨,一切都是因为爱。

在这样的催眠中,雅然感受到来自父亲、母亲以及继父之间的和解,以及对自己深深的爱。她内在的冰山在慢慢地融化中。爸爸费了多大的勇气才走到目前的这个家庭中,他内心经历了太多的斗争和挣扎,最终了解到自己的妻子、孩子需要怎样的爱的方式,他希望学习,希望融入,而不是被无情地拒绝在这个家庭之外,孤独生活。

有多少家庭要经历多少的动**,最终才会在阴差阳错的分分合合之中,学习到真实而有用的爱的语言,学习到对方需要的爱的方式。而个案中的雅然以及父亲,就是例证之一。父亲的沟通障碍会在其中慢慢得到治疗,他需要一个更好的沟通榜样,来帮助他打破那些许懦弱、幼稚而老好人的错误沟通方式,学习到更好地去辨别爱人的心理需求,勇敢地释放内在的情绪情感,表达真我,最终和家人获得内外一致的沟通,获得情感的滋养。

而在这个过程中,继父反而变成了一个榜样式的角色,他具有一定的无私性,奉献性,他懂得主动地付出,倾情地给予,甚至弥补了然雅不足的父爱。偿还了问题父亲带来的一些情债。两个男人之间还是可以达成和平共处的。这对于很多重组家庭来说,亦是一种难得的治疗尝试。

心理上的低落与抑郁慢慢愈合了的雅然,给自己定了一次东南亚之旅,她准备去学习潜水,希望拿到潜水师资格照。我告诉她,其实,潜水的心理寓意就是走入潜意识去看一看。我们的意识只是冰山一角,很深的地方都属于潜意识,潜意识对于情感的作用及其巨大。

她微微一笑,跟我说,我一定要去参加你的正念禅修活动,回来的时候,请告诉我哦!我说,肯定会的。

雅然是我见过来访者中最具有正能量的一个女孩子,她都不愿意更多地披露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好脾气地对很多事情都表示坦然和理解,“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也无需强求。”她淡定而无奈地笑着,背后仍然有某种宽厚的智慧在。她其实也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重视一下自己,为什么要总成为退出的那一个呢?为了幸福,我们为什么不能再努努力呢?毕竟,适合自己的人并不那么容易找,过了三十岁的女人,总是更容易脆弱的。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差了那么一步,没能深入地探索自己真正的需要,而和最爱擦肩而过了。对于雅然来说,学会表达和行动,会是重要的一步。学会不再做配角和旁观者,而做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的女人,走出家庭为自己建立事业,用自己的能力获得爱情,赢得专属于自己的幸福,是她的成长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