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之道(1 / 1)

1. 得饶人处且饶人

《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回来。中山国的人给他的这只猫很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

赵国人的儿子于是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意是说他有功但也有过。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咱家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

这个故事包含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其主流。赵人深知猫的作用远远超过猫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不赶猫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做大事,需纵观全局,不可纠缠在小事之中,摆脱不出。

他人如果做错了一些小事,不必斤斤计较。动辄责骂训斥,只会把你们之间的关系弄僵。相反,要尽量宽待他人,得饶人处且饶人,是缓和与他人矛盾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与人沟通、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不抓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就会把事情办糟。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

在与人沟通过程中,对他人给予宽容还表现在得罪你的人出现困难时,你也要真诚地帮助他。特别提醒的是要真诚,否则如果让他觉得你是勉强的,他就会觉得很不自在,甚至依然不会领情。如果对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就会把你的帮助看做是你对他的一种蔑视,一种施舍,从而加以拒绝。

2. 重视参与式交流

以往,企业关注的大多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很少考虑对员工的责任。实践证明,只有员工成功,团队才能成功,进而企业才能成功。现代企业要通过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给员工创造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并获得个人发展机会,使其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提升自我价值,二者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双赢。对员工负责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责任。而员工的参与式交流,正是员工对企业负责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沟通过程中,如果矛盾双方对待某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作为管理者的你,需要克服自己这样一种心理:“我说了算,你们都应该以我说的为准。”其实,“众人拾柴火焰高”,把大家的智慧集合起来,进行比较、综合,你会找出更可行的方案。下属提出高招,你不能嫉妒他,更不能因为他高明就排斥他、拒绝他的高见。因为,他之所以如此,其实是对企业的一种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