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女孩需要富养,才能把这种细心转化为女孩的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自制力,女孩就可以克服马虎的坏习惯,父母们要记住:所有孩子的优秀品行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适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女孩子在出生之后,就要尽可能地为她营造一个富足舒适的成长环境,正确地引导女孩细心的天性,有自制力的女孩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专心致志,这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素质之一,这样,女孩在长大成人之后,才能更有品位地生活。
女孩粗心大概是很多父母头疼的普遍问题之一。女孩本身细腻,粗心的形成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有气质因素,有些女孩对感觉刺激的敏感性较差,而注意力又容易受干扰;也有知觉习惯的因素,对知觉对象的反映不完整、分辨不精细;还有兴趣的因素,对感兴趣的事情比较仔细,对不感兴趣的事情马马虎虎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家长误解了富养女孩的真正含义。一些家长从女孩一入学开始就对女儿的学习大包大揽,做作业似乎成了家长的事。女孩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女孩从此会对自己的作业毫不负责。等到了高年级,家长突然放手的时候,就会发现女儿的作业差得让人揪心。长此以往,女孩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下,离开了大人就不会学习。最令人伤脑筋的是粗心会变成一种行为方式,演变成凡事都冒冒失失、粗枝大叶,成为真正的"马大哈"。粗心的女孩往往是动手快于动脑,事先缺乏仔细的观察和全面的思考。这一情况随着女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会有所改善。但对已经形成粗心习惯的女孩,则要对她们进行耐心的、细致的指导,帮助她们形成新的知觉、思维和行为的模式。
要纠正孩子马虎、粗心的习惯,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需要家长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责骂。因为被骂得情绪紧张、兴致全无的女孩只会变得更加粗心。
培养女孩良好的知觉辨别能力。如向孩子提供"找相同点"和"找不同点"的图画,让女孩去发现各种细节上的变化,培养她仔细观察、仔细比较的能力,并要求她把比较的结果用语言大声地讲出来,以巩固知觉的发现。这种活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哪怕是看到树叶上的一只小虫,也可以让她去仔细看看,虫子身上有几个花斑、几条腿等。
要培养女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年幼的女孩思维缺乏可逆性,难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问题,需要成人具体指导。如将两根等长的棒子前后错开放在孩子面前,问她们哪一根长。有的女孩指着上面一根,说它长,有的女孩则认为下面一根长。这时,你可以引导您的女儿换一个视角看这两根棒子。说上面一根长的孩子是因为她们只注意到棒子左端的情况,当让她们同时再看看右端的情况,结论就变了;下面一根长的情况则相反,孩子只注意到右端的差异,而忽视了左端。要让她们学会注意两端。
教会孩子清理大脑的方法。比如收拾书桌。收拾书桌是为了用视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同时也可以清理大脑,让女孩经常收拾书桌,慢慢就会有一个形象的类比,她就会觉得自己的大脑也像一个书桌一样。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女孩的学习。大脑是一个屏幕,那里面也堆放着很多东西,需要清理。
家长应该设法为女孩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十分重要。如果说,她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到电视机、音响和来访的客人的干扰,那么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另外,很多家长自己在看电视、玩电脑,却要求孩子认真做作业。喧闹的打牌声、交谈声和音响无疑是对孩子薄弱的意志力的一种残酷考验。因此,要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家长应该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一点相当重要。
对女孩感官的训练。比如说视力和听力,可以训练女孩在一段时间内盯视一个目标,而不被其他的图像所转移。可以训练在一段时间内虽然有万千种声音,但是让女孩集中聆听一种声音。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尝试着在整个世界中只感觉太阳的存在或者只感觉月亮的存在,或者只感觉周围空气的温度。这种感觉上的专心训练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有效的技术手段。
以上只是让孩子在学习上克服马虎、养成细心的习惯,但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只出现在学习上,家庭生活对此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例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要专心,不要多讲话;游戏的时候,不要一会儿玩这,一会儿玩那。有句话叫"于细微处见精神",父母必须从女孩的生活细节入手,严格训练女孩事事专心的良好习惯,才能根治孩子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专心致志、心思细腻的女孩才有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完美地完成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