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认为,赚钱是天经地义的,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如果能赚到的钱不赚,那简直就是犯罪,要遭上帝的惩罚。
以色列有个小工厂主,一生为追求金钱奔波,公司利润在他的努力下,每年以几何级数增长。但他的背后落下一个非常不好的骂名,说他爱财如命,说他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有人公开说他就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摸着他的头说:“在所有人的眼里,我只是一个会赚钱的工具,但是他们不知道我内心的充实。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方式度过,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填充得更加饱满,需要我们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并坚定地为之拼搏奋斗。经过这么多年,我已经深深爱上了经商这份工作。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看着金钱越来越多,我充满了成就感,而为之付出的努力则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佐料,我喜欢它。经商赚钱对我们犹太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如何把经商变成自己的生活本身的需要则是一种境界。我为自己忙碌充实的一生感到骄傲,丝毫也不曾后悔过。”
他小小的儿子可能无法理解他的话,但是站在床前的亲友们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不仅是一个临终老人的遗言,更是一位犹太商人生命的真谛。
有关犹太人热衷于赚钱的说法,世界上流传很多。有这样一个笑话:
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载人飞行的飞船,让世界感到震动。其他一些国家认为,这可是提升国力、扩大国际影响的极有效手段,也纷纷准备效仿。但任何别的国家都不具备单独发射火箭的实力,于是,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三国便商议要联合拟定一个载人飞船月球旅行计划。当火箭和太空舱都造好了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在这三个国家挑选飞行员。一名德国人首先应征。工作人员在考察了他的条件后问:
“你准备索要什么样的待遇作为报酬?”
德国人回答说:“我要3000美元的报酬。”
工作人员又问:“你要这么多钱,打算怎么花呢?”
德国人说:“我打算把1000美元留着自己用,1000美元送给妻子,1000美元作为购房基金。”
接下来是法国人参加应征。法国人索要的报酬是4000美元。他说,除了德国人所想到的那些支出外,他还需要1000美元送给自己的情人。
最后轮到以色列人了。以色列的应征者开出的条件是5000美元。他对主持应聘的人说:“拿到这笔钱后,1000美元给你,1000美元给自己,其余3000美元,我将雇那个德国人来开飞船!”
看了这个笑话,人们总会会心一笑。
犹太人热衷于赚钱,这是由长期的生存环境决定的民族特性。
犹太人赚钱强调以智取胜。犹太人认为,金钱和智慧两者中,智慧较金钱重要,因为智慧是能赚到钱的智慧,也就是说,能赚钱方为真智慧。
基于这样的观念,在犹太人看来,即使是一个十分渊博的学者或哲学家,如果他赚不到钱,一贫如洗,那么学者的智慧只是死智慧、假智慧;真正智慧的人是既有学识又有钱的人,所以犹太人很少赞美一个家徒四壁的饱学之士。
犹太人爱钱,但从来不隐瞒自己爱钱的天性。所以世人在指责其嗜钱如命、贪婪成性的同时,又深深折服于犹太人在钱面前的坦**无邪。
只要认为是可行的赚法,犹太人就一定要赚,赚钱天然合理,赚回钱才算真聪明。这就是犹太人的经商智慧的高超之处。
犹太人聪明地认识到:要赚钱,就不要顾虑太多,不能被原来的传统习惯和观念所束缚;要敢于打破旧传统,接受新观念。金钱是没有国籍的,所以,赚钱就不应当区分国度,也不应被事先设定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在别人看来无可借助的条件下,犹太商人也能顺顺当当地赚到钱。因为犹太商人在赚钱时,对于所借助的东西,是从不存在一点儿感情的,只要有利可图,且不违反法律,万物都是可以拿来用的。
犹太人赚钱强调以智取胜。这样一来,金钱成了智慧的尺度,智慧只有化入金钱中,才是活的智慧,钱只有化入智慧之后,才是活的钱;活的钱和活的智慧难分伯仲。
从犹太人集中从事金融行业和投资回收较快行业这一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钱生钱”而不是“人生钱”上面。
犹太人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培养孩子成为一位拥有财富的人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富人合理合法地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钱好赚不好赚,就看你是否有聪明智慧。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对金钱持有正确心态的同时要加强知识和智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