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哲学的特质(1 / 1)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是儒家哲学。儒家哲学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体系。按照类别划分,儒家哲学可分为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自然哲学、历史哲学,等等。

如果从自然哲学的层面审视,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儒家哲学在本体论方面,显得颇为不足,既缺乏细密的理论论证,更没有完整的体系。即使近年学界所作的宋明时期的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之类的概括,也未必能够真正从理论提炼和哲学思辨的层面提升传统儒学的地位和价值,未必能够合理诠释或者重构儒家哲学的体系。至于对魏晋玄学的本末有无之辨的种种阐释,也未必能够构造出一个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体系。更何况,对于采用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概念范畴和方法阐释中国传统哲学,是否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实际,至少,是否真正能够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还是一个研讨中的问题。质言之,在本体论方面,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哲学并没有什么优长之处,而且其实也无须在这方面去争强好胜。

如果从政治哲学、文化哲学、人生哲学、道德哲学、社会哲学等方面考察,儒家哲学则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这种哲学,是真正充满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这个特色,主要在于其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具有当下即是的精神,强调社会实践(学以致用、经邦济世、知行合一),不崇尚玄思,主张担水劈柴即是妙道。儒家哲学的典范表现是:极高明而道中庸、阐旧邦以辅新命。这类表述方式和致思方式,以及其中蕴涵的精深意义,便是儒家哲学的精妙所在。

如果上述意见能够成立,那么,就逻辑地引出一个问题:这是哲学吗?哲学追求思辨,研讨理论思维,本质上属于形而上的范畴。而儒家哲学关注的重心,往往在现实的社会人生和国家民族,显然不是形上思辨的表现形态和价值追求。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并不说明儒家哲学不是哲学,恰恰相反,这刚好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了儒家哲学的特质。黑格尔们批评中国没有哲学,只有道德说教,其实未必就是蔑视中国哲学,只能说明他们不明白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表现样式和精神实质,只能说明他们是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而已。但是,在事实判断的层面,黑格尔们是对的。儒家哲学,始终以教化为重心,以道德境界的提升为追求,所谓以“文”化之、以文教化,最终落脚于道德人心和民情风俗的醇化,正是中国式哲学的体现。所谓内圣外王,便是人生哲学、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有机融合,是儒家哲学从道德自我的建立入手进而建立道德社会,齐风化俗、平治天下的思想纲领,也是其价值哲学的目标,是儒家文化理想的哲学表现,可谓典范的文化哲学。

儒家哲学具有强烈的现世性、实践性和功利性。以文教化、以文化之、化民成俗之类,显然不属理论思维的范畴,而是现实的人生品位的提升,当下的社情民意的熏染。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哲学的,毋宁说是文化的。因此,我们说,儒家哲学是一种从文化层面切入、从文化着眼并落脚于文化的哲学,可以说是真正的文化意义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