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必然和偶然(1 / 1)

必然和偶然范畴是对原因和结果范畴的进一步深化。当我们深入地思索因果关系时,就会发现因果关系中有着两种对立的联系,即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必然和偶然揭示的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即确定性趋势和非确定性趋势的范畴。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即必定如此的不可移易的确定趋势。偶然性揭示的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趋势。就一事物的具体发展过程而言,特定的偶然性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偶然性的变化。偶然性与必然性一样是事物发展中所固有的趋势。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不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趋势,一般说来,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以及使之带有这样或那样特点的影响作用。种豆得豆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它成长期间气温是否适宜,由此而影响到它成熟的迟早、结豆的多少、豆粒是否饱满等,所有这些,相对于种豆得豆这个必然趋势来说,都是偶然的了。

事物的发展总是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又包含着偶然的方面,这种矛盾现象是由于事物因果联系的复杂性而产生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它内部包含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矛盾统一体;同时,每一事物总是和外部的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就是由内部和外部、主要和次要等各种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其中,事物内部的、主要的原因决定着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种必然的趋势,由于次要的、外部的原因的作用发生多种多样的偏差,表现为种种的偶然性。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之所以同时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两个方面,其原因和根据就在这里。例如,生命有机体由于新陈代谢这个内部的根本原因,要经历生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必然趋势;同时,由于内部一些非根本的原因和外部条件的影响,生命有机体在生长的快慢、寿命的长短、死亡的方式等方面,又呈现出可能这样、可能那样的种种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两种不同的趋势,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在看到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作用的区别时,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换言之,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同样的现象,相对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相对于另一过程来说就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牛顿进行了艰巨的科学研究,就这点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必然的;就万有引力定律迟早必定会被发现来看,是牛顿而不是别人发现它,这又是偶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界限在一定范围内是确定的,超出这个范围就成为相对的、不确定的了。在研究某一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时候,要从具体实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既看到它们的确定性,又看到二者的相对性。

二、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作为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存在着区别和对立。但是,它们又是事物发展中所固有的两个方面,因而又是统一的,相互依赖并能够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依赖是指,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也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

一方面,必然性要通过大量偶然现象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现实事物的发展,不通过偶然性而只表现为纯粹必然性的现象是根本没有的。自然界发展的必然性,是“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实现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6]。“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7]

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实现自己的一般方式,即各种偶然性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相互“补偿”,其结果恰恰显露出总体的必然性。这一规律性特征为现代科学的统计学规律所证明,即事物自身的必然性表现在大量个别偶然现象的总和之中。例如,各个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各个分子之间以及它们与容器相互碰撞的速度、方向、角度等都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每个分子运动的方向、速度等,都是偶然的,但正是在许多单个分子偶然性运动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必然性。统计方法和概率论方法已成为量子力学、信息论的基本方法,并在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偶然性又是必然性的补充,没有这种补充,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多样的和具体的。

各种偶然性不仅本身纳入发展的总过程,而且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又影响和造就发展过程的具体特征。没有这些具体特征的现实事物及其过程是不存在的。表面看来是纯粹必然性的东西,实际上总是伴随着偶然性,而且偶然性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太阳系诸行星似乎是以纯粹的必然性周而复始、始终如一地运动着,在这里找不到一点点偶然性。实际上,由于万有引力的普遍作用,宇宙中的不同天体,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到太阳系中诸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摄动,只不过这样的摄动微乎其微,人们难以觉察罢了。

规律是事物运动的必然联系。但是,每一事物的运动,总会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上与规律偏离,这就是偶然性起作用的表现。规律只是反映事物运动中稳定的必然的方面,没有也不可能反映出其中多变的偶然的方面。只承认规律性、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同样是一种形而上学。例如近代唯物主义把必然联系和因果联系混为一谈,把偶然性与无因果性等同起来,用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来否认偶然性。斯宾诺莎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一切都是必然的,“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8]。霍尔巴赫断言:“在这个自然之中,没有偶然,没有属于意外的事情”[9],甚至认为,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似乎很强调必然性,但这种所谓的必然性实际上是偶然性,不是把偶然性提高到必然性,就是把必然性降低到偶然性。现代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则承认“逻辑的必然性”,而否定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因为另一件事情已经产生,这件事情也必然要产生,这种必然性是不存在的。只有逻辑的必然性”。

同时,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凡是看来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偶然性本身又始终服从于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同纯粹必然性一样,纯粹偶然性也是不存在的。

没有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往往产生于必然**叉的地方,产生于必然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偶然性起支配作用的地方,总是有必然性起着决定作用,并制约着具体的偶然变化。社会发展中的必然性不同于自然发展中的必然性,但社会必然性也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历史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人物究竟是谁,就具有偶然性,这些具体历史人物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气质品行甚至爱好等,都会给历史事件涂上各种各样的偶然色彩。但是,这其中又贯穿着必然性。像某些平庸、低能、丑角式的人物能登上历史舞台,扮演某种大人物的角色,对社会发展带来种种曲折和不幸,看来纯属偶然,实际上在这些偶然现象的背后就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如吕后、晋惠帝、慈禧等历史人物都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否则,“历史人物”与他们是无缘的。

在否认必然性,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偶然性的问题上,法国生物学家莫诺的主张具有典型性。莫诺在生命遗传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对自己的科学成就却作了错误的哲学概括。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只有偶然性才是生物界中一次次革新和所有创造的源泉”,“进化这一座宏伟大厦的根基是绝对自由的,但又是盲目的纯粹偶然性”。在莫诺看来,生物进化是由在本质上无法预测的DNA分子结构纯粹偶然的变化造成的,每一生物物种的出现都像是“轮盘赌”中偶然得中的彩票,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一种纯粹的偶然。

然而,生物进化绝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循的纯粹偶然。早在100多年前,达尔文就发现生物物种进化的必然规律,这就是“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生物物种演化的规律。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在说到自然选择时,没有考虑到物种遗传和个体变异的内在原因。莫诺看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之处,但却走向了极端,把个体变异说成由DNA分子结构纯粹偶然变化所造成的,并由此否定整个生物物种进化的必然性。生物个体出现什么样的变异,由哪些DNA分子引起变异,这固然是偶然的,但这包含着必然性。现代育种学的实践表明,通过杂交,用物理、化学等因素干预核酸的代谢,可以改变DNA的分子结构,促使生物体出现变异。人们正是利用这种客观必然性来培育新种的。“不定”中有“一定”,偶然中有必然,这才是事物本身的辩证法。

总之,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现实世界中,纯粹的必然性和纯粹的偶然性都是不存在的。

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必然可以转化为偶然,偶然也可以转化为必然。必然和偶然相互转化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相对于另一过程就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界限在一定范围内是确定的,超出这个范围就成为不确定的了;二是从事物的发展进程来看,新事物的成长有一个由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而旧事物的存在也有一个由必然向偶然的转化。例如,在生物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原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一些不定变异,最初只是某一物种的非本质的、不稳定的性状,后来因为适应于周围的环境,有些变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断地固定下来,最终使有机体发生根本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原来偶然的变异由此变成该物种的必然性状,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在生物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相反的变化,即从必然向偶然的转化,即新的生物种形成以后,该物种原有的某些必然形状消失了,失去了必然性。

必然性与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揭示的都是事物内在的联系。不同的是,“本质”重在揭示事物内部的根据,而必然性侧重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认识必然性和认识本质一样,是科学的任务。“在必然的联系不起作用的地方,科学便完结了。”[10]正因为必然性不仅立足于事物的特殊本质,而且揭示出一种指向未来的必定如此的趋势,因而只有遵从必然性来指导行动,我们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1]在现代,人的主体性高度发展,人的活动已经“上天”、“入地”、“下海”,涉及广阔的领域,因此,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就成为自由的更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必须充分估计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抓住偶然事变,善于敏锐地识别机遇,从而抓住机遇,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