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既明确了心上人对自己的心意,又通过徐七爷买到了万千水指定要买的专人特制的造船零件,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了。
转眼间就到了冬月初六寿姐儿的十四岁生辰,小孩子的生辰,颜秋霜根本不想操办,就准备自家给女儿买套头面,晚膳加几道菜,自己亲手做个生日蛋糕给女儿就行了。
不过国公府的长辈们以及姻亲们也都记得这个日子,有些前一天就送来了生辰礼。宫里的皇后贵妃每年到这天都会有赏赐下来,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太子求娶寿姐儿不成,只能将她当做亲妹子来宠,妹子的生辰,太子哪能不送东西。东宫的礼物太子妃一早就叫人送来了。
不知道是卫贵妃的提点还是端王的意思,新进门的端王妃,光禄寺卿赵大人之女赵氏也派了个体面的婆子来送了一对儿翡翠镯子给寿姐儿庆生。
然后是马家尤家康郡王府这些平日里走动得极频繁的人家,不过今年也有些意外,那就是武平侯丁家,卫国公家,还有魏王府都遣了婆子来送礼。
颜秋霜先是意外,转而又了然。晚上和丈夫说起这事,夏荣摸着下巴,严肃地道:“他们几家倒是有眼光,都在打咱们家寿姐儿的主意,不过那几个小子我还得仔细观察观察。”
颜秋霜却发愁了,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可这一下子三家的儿郎都看上了自家闺女,而且那三家都是有分量的那人家,女儿只有一个,无论选谁家势必都要得罪人。
还有就是是不是自己平日里对女儿看得太严了,这世界的小姑娘们普遍早熟,十二三岁开始春心萌动再正常不过,可自家的寿姐儿却似乎懵里懵懂地。
跟她说到卫家小八枪术不错,她说他家是武将世家,人家当然厉害了。
跟她说魏王府的四郎虽然是皇上的亲侄子,可人家身上却没有骄横之气,她就说不是都说魏王当初可是和谋逆的晋王走得近,皇上登基他家一直诚惶诚恐夹紧尾巴做人。
说到丁家的嫡长孙待齐哥儿和云哥儿倒是细心大家能玩到一起,她就说齐哥儿性子好云哥儿跳脱,很容易跟外人相处好的。
到最后弄得颜秋霜都没了脾气。她可是拥有现代灵魂的人,虽然这世界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她还是希望孩子们的另一半是他们自己觉得情投意合的人。
如今闺女这样的不在状态,对谁都没厌恶但对谁也没特别的感觉,真是愁死人了。有时候真想问问这熊孩子,你理想的夫婿是怎样的。
可是一想到这孩子年纪还小,做娘的问这个貌似有些“为老不尊”,她又悻悻然打消了念头。
竹海来信,颜秋果派人去竹海接孟氏去自己那里去住两年,正好大楚有颜秋果相熟的商人要带着商队去黎国,孟氏终于动心答应了。而那个和颜秋果相熟的大楚商人就是徐二郎。
“哈哈,真是太巧了。徐二郎稳重细心,有他一路帮着照
护,你们外祖母就不会觉得闷。”颜秋霜看书信抚掌大笑。陈瑞这家伙还真是厉害,居然真的叫他说动了外祖母。
寿姐儿心里高兴,嘴上附和道:“是啊,二舅舅派来接外祖母的都是些黎国人,大家语言不通的,有徐二郎这个通译在身边,确实方便许多。”
女儿太出色也烦恼,过年就在颜秋霜这隐秘的轻愁当中过去了。然后元宵节前一天,她收到了颜秋果通过官方渠道从黎国捎来的书信,知道孟氏已经平安到达黎国京都,而且没有什么水土不服。
弟弟的几个孩子都很喜欢这个大楚的祖母,纳良王妃和颜秋果的妻子见天儿地带着孟氏在黎国各大风景名胜之地转悠。
颜秋果还特地在信中夸奖了一通徐二郎,说孟氏对这孩子是赞不绝口,直说人家细心体贴大方,做事情有章法稳重得胜过几十岁的人。
颜秋霜念到这里的时候,全家人都不觉得意外,齐哥儿云哥儿不用说,夏荣也赞扬了一通陈瑞。
唯独寿姐儿不做声,只是在一旁听着,最后才细声细气地说了一句:“那人不是小小年纪就走南闯北,异国他乡都去过好多回,又是西南人,从竹海到黎国这一段路对他来说可算是轻车熟路了,安排好有什么稀奇。”
颜秋霜正色道:“话虽如此,可也要人家肯耐心地一路关照你外祖母啊。徐二郎这孩子就是仁义。”
寿姐儿微微地笑,心道这不是应该的嘛。照那家伙的话来说,那是他未来媳妇的外祖母,能不上赶着巴结讨好吗?不过情郎能得到家里人的一致赞扬,她还是高兴了好几天。
因为安南王夫妇一早就放言,自家的闺女要在家里多留几年,而且不及笄不考虑婚事,所以那打算求娶的三户人家都巴巴地望着等寿姐儿及笄了就请媒人上门。
当然彼此之间提早较劲那是免不了的,不过安南王夫妇却一直很淡定。那些人的家眷就将主意打到了寿姐儿的身上,打算独辟蹊径先让自家的小子占据了姑娘的芳心再说。
可惜寿姐儿比较高冷,或者说比较单纯,对各方的各种暗示愣是不懂没反应,真是叫人暗自着急。
大人们哪里知道寿姐儿已经心有所属,陈瑞的书信每隔两个月来一次,寿姐儿靠着情郎的这些书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那家伙在最近的一次来信中,特地提到了冬月初六寿姐儿就及笄了,而自己在那一天也满十八岁了。又说自己给寿姐儿精心准备了及笄礼,到时候一定送到她手里。还说依照自己的安排,寿姐儿和他应该很快就能见面。
安排,安排,不知道这家伙有什么安排,每回都说的那么笃定,寿姐儿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相信这家伙了。一想到自己及笄后将面临的问题,寿姐儿就发愁,然后每次又给自己打气,说服自己相信陈瑞那家伙。
正当大家一心期望着冬月初六这一天馨宁郡主及笄的日子快点来的时候,平静了
许多年的大楚西南方发生了动乱。
事情的起因是和黎国临近的西越国和黎国打了起来,双方都有商船渡海往西边各国做买卖。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双方相互打劫对方的海上商船。
本来这是他们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跟大楚无关。但一些西越国人却因为大楚和黎国交好而时不时地抢劫大楚的船只。
因为大楚西南一带海上贸易不大成气候,都只是少数商户之间的小打小闹,大家各自为政没有结成强大的商队,所以西越国人屡屡得手。
大楚这些出海经商的商户大多是私自行动,没有向官府交过一文钱的税,所以吃了亏也就不敢向官府报告。当然就是报告了官府也不见得会管。而且人家都是在海上作恶,西南那一带又不是泉州那样的大港,官府就是想管也没有战船去歼灭对方。
一来二去地,那些西越国人越发觉得大楚人好欺,而且又发现大楚很富庶。久而久之不满足于只是在海上抢劫大楚人了,摸清了大楚西南各州的官府没有海上战船之后,那些西越国人索性驾着大船来大楚沿海的庆元府和湛茂州抢劫。
庆元知府楚行知虽然责令当地官员派人警戒,但收效甚微。当地的卫所也派人驻守,无奈海岸线太长,那些西越人又是从海上来的,神出鬼没地,卫所将士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楚行知觉得庆元府那么大,沿海的人家那点损失根本不放在心上,再加上自己在西南这偏僻之地呆得够久了,早就想挪挪窝最好是调进京都,而今年他正面临着考评的关键时刻,才不想因为这件事惊动上面影响自己的考评呢,所以一直按着不上报。
与庆元州临近的湛茂州行政级别比庆元府低一个级别,防御力量更低,受到的损失也就越大。其知州王季衡却是个强悍的,亲自去沿海督战,但因为没有战船,好多次明明要追上敌人了,却叫人家撤回海上安然逃窜。王季衡忍无可忍,上报了兵部,向朝廷求救。
王季衡的求救文书不光只是求助,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大楚应该加强和黎国的合作,帮助黎国彻底将西越打服,迫使西越约束自己国家的人,让他们不敢再抢劫大楚的商船。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大楚西南沿海其实有些很大的海岛,岛上有山有水完全可以住人。但这些明明离大楚不远的海岛却叫黎国或者西越的海盗们占据了,大楚应该派人派船赶走这些人,然后移民到这些海岛永久地占据这些海岛。
兵部接到这份加急文书,连夜上奏了朝廷,朝廷着人询问了那一带卫所千户的看法,还派人去实地查看。将各方情况归拢来之后,最终同意了王季衡的建议。
只是要跟黎国加强合作,得派个人出使黎国才行。关于使者人选,大家讨论了好一通,最终决定让安南王做正使,去年才调入京都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聂丰年和新上任的京卫指挥使指挥佥事吕大人做副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