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信(1 / 1)

前面我讲的放松、脱敏和暗示,说穿了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是暂时地消除或者缓解一下那种过度紧张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考试焦虑的问题。心理调节的治本之道是增强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他就不会过度紧张,就可以临阵不慌,沉着应战。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一个自信的人不会自卑,不会悲观绝望,他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有适当的成就动机;同时他也不会狂妄自大,吹牛皮、说大话的人本质上是缺乏自信,是自卑的表现,老怕别人看不起他,因而装腔作势,虚张声势。自信的人既不怕别人嫉妒,也不会嫉妒别人,心态总是很平和,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人际关系好,工作效率高,所以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那我们如何来增强自信心呢?我讲放松的时候讲了五种方法,增强自信则讲三种策略。

一是多想有利的。

凡事往好处去想,多想积极的方面。要经常想想自己的优点、长处,自己的优势,比如,想想从小人家都说我不笨,都夸我挺聪明的,我的学习基础打得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年没有虚度光阴。也可以想一想客观的优势,我们老师的水平都很高,很有教学经验,尤其是带毕业班的老师都是最强的;我们学校的软件、硬件都不错,每年的升学率也不低。还可以想想家里爸爸妈妈对我也很关心、很支持,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可能有同学会问:我学习不好,读的既不是重点中学也不是重点班,成绩又落在后面,我能有什么优势和有利条件?我会反问他为什么学习不好,他们的回答通常是小时候淘气贪玩不用功,所以没学好。我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是:你的第一个优势是身体素质好,经得起折腾,关键时刻冲刺拼搏一下,身体不会垮;第二个优势是心理素质好,经得起挫折失败,更重要的是你很聪明,从小淘气贪玩的孩子都不笨,因为你在玩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体质,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丰富多彩的刺激和大量信息,激活了更多脑细胞,使你的大脑建立了发达的互联网,从而开发了大脑潜能,只要努力拼搏,把这个互联网用到学习上,你的潜力大、后劲足,一定会后来居上,取得高考成功。

最后还可以想想,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考大学越来越容易,等等,你多这样想想,你的心里就踏实,心情就会好。

二是多说积极的。

光想还不行,还得要说出来。说出来比只是想起的作用更大。要多想有利的事,多说积极的话。比如,晴天你就说阳光灿烂,正好来个日光浴,不要说火辣辣的太阳热死个人,那样你会越说越热;阴天你就说凉快,不要说阴沉沉的,越说你会越压抑;下雨了就说好清爽,冲刷得干干净净;下雪了,可以说瑞雪兆丰年;刮风了,还可以说风调雨顺。老师批评你,你就说这是对我负责;爸爸妈妈唠叨,你就说这是爱我,关心我;同学嫉妒你,你就说这是看得起我,变相地恭维我。若有人问你感觉怎么样,你要说感觉很好,学习效率挺高,上大学没有问题,高考一定能成功!经常说这种积极的话,你的心情就好,就会有阳光心态。

三是多做成功的。

光想、光说还不够,还得要做。只是想和说,不做,你的信心永远增强不了。人的信心从哪里来?通过不断做事取得成功,不但自己有成就感,还会受到别人的赞赏,他人评价慢慢会转化成自我评价,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增强。你看一个小孩子啊,看这鼠标挺好玩,他就去爬呀,够呀,一下够不到再爬,再够,爬来够去,终于把它抓到手了,那就很有成就感,抱到嘴里边啃一啃,味道好极了,小孩子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自信心便油然而生,这样一点一点地进步,自信心就慢慢增强了。

有人可能会问,我也很用功啊,怎么越学越没有自信心了?那和你的方法不对头有关。我们不但要努力做,还要善于做才能成功。比方有的同学死记硬背,不但很累,而且效率极低,因此越学越没信心。所以我们前面讲复习方法时强调,要理解而不是下笨功夫,只靠加班加点,晚上熬夜不睡觉,搞得头昏脑涨,上课打瞌睡,整天精神萎靡不振,怎么能学好呢?所以不要搞那种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应该有劳有逸,只有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才能让你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大脑处于清醒状态。

这里要提醒我们的老师,对不同的同学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要千篇一律搞一刀切,不能对一个年级、一个班总是布置一样的作业,考一样的试卷。老师当然是好心,收集了很多参考书和模拟卷,希望给同学们加大点难度,让他们看到差距,免得骄傲。所以就把一些很难的题目发给大家,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这当然是可以的,因为他们对教材已经掌握得很牢靠、很扎实,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扩大视野,做出来一道难题很有成就感,信心会不断增强。但是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习成绩不大好的学生,如果你给他也做同样的题目,一个晚上焦头烂额,没做出几道,就会非常挫折、失落,就会很沮丧,最后会觉得自己太笨,没有希望了,不但信心更加丧失,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就是说,我们学习比较差的同学要从基础抓起,从教材学起,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老师给你布置的作业,你要量力而行,容易的会了再逐步加大难度,不是说老师给你布置的一定都要做,做不完就不睡觉,那样第二天学习效率就更低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总是遭到挫折失败,会使人的成就动机降低,甚至会放弃目标。心理学家把跳蚤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边,上边有一个玻璃盖子。跳蚤本能地往上跳,一下就撞到玻璃上了,再跳又撞回来了,跳几次后它就不跳那么高了,它知道跳也跳不出去,后来把那个玻璃盖子拿掉了,它也不跳那么高了。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老是打击一个人,老让他受挫折,就会使一些人自甘落后,放弃目标。

总之,多想有利的,多说积极的,多做成功的,自信心就能不断增强。

话外音

由此我们知道,良好的心态和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是考试成功的关键。那么,在高考前的心理辅导中,郑日昌教授还用什么方法激励考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