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林山水甲天下(1 / 1)

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石在地面水和地下水作用下经过长期溶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在这种地貌上,有各种峰丛、峰林、孤峰和溶原、溶沟,还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奇妙的地下喀斯特世界。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神州大地上一座最美丽的城市。人们称桂林有“四绝”,即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桂林的山,平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巧青绿,东一座西一座点缀在城市中,有“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之势;桂林的水,傍城穿山,秀丽清莹,曲折回环,如玉带缭绕;桂林多异洞,奇景变幻,幽深玄妙,如神话洞府,人间仙境;桂林瑞石,绚丽缤纷,雄险诡巧,妙趣横生。桂林四绝集中体现在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七星岩、芦笛岩等景观上。

独秀峰在桂林城中“一枝独秀”,平地峭拔,直插云天,孤傲峻拔,极有气势。一早一晚,朝阳与晚霞都会使它罩上满山金光,所以又得名紫金山。清代袁枚有诗赞它:“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独秀峰之奇,主要在于它孤峰一支,耸立城中。从东面看,像一柄出鞘之宝剑,朝天刺出,锐不可当;从远处回眺,独秀峰又鹤立晴空,毫无遮拦,有一种浩然正气,令人想到伟岸的大丈夫、不屈不挠的斗士。登独秀峰远眺,桂林美景尽收眼底:普陀月牙七峰如七星北斗横卧人间;桂岭诸山南北连缀,岚霭郁结,彩云紫气缭绕于林梢峰尖;更有那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群峰,各自展现着迷人的风姿……

叠彩山是一个由不同奇观组成的大奇观。叠彩山位于四望、于越两山之间,步入叠彩门,放眼一望,即可悟出“叠彩”二字由来。这里的山石,苍黛、青灰、紫蓝、墨绿色彩各异,高低宽窄,方圆歪斜,形态各异,却层层相摞,叠出了美不胜收的石景。大自然在此显出了神力,它使偌大一块完整的岩石,随着岁月的冲刷出现一条条水纹,直至现出玲珑、通透的婀娜身姿,或平滑、圆润,或瘦硬、嶙峋,或相连、相粘,加之翠草野花相生、相伴,令人如置身仙界花园。所以,明人羽卿在此题“江山会景处”。叠彩山胜景还有叠彩和风,指木龙洞与北牖福庭两洞。木龙洞直立于明月峰东麓,北牖福庭,横卧于明月峰西腰,两洞暑天均有凉风习习,故称叠彩和风。北牖福庭俗称风洞,由北南两洞相缀而成,北牖北向似洞开窗棂,得名“北牖”,南洞面南,轩敞宽达,雕有许多摩崖佛像,所以称“福庭”。两洞相连宛然一个硕大的宝葫芦,中间连接处湫隘如拱。风洞由于高悬半天,无遮无拦,加之山林丛丛,岚气萦绕,极易生风,故终年清风送凉。风洞内还有仰止堂与石刻兰竹画。仰止堂有瞿式耜、张同敞二公遗像,他们的“浩气吟”表现出凛然正气。兰竹画作者是清代桂林邑人李秉绶。兰花是叶花并重纤细而不柔弱,竹子是新枝老竿并存,老竿骨肋屈曲硬朗,新枝细小精巧却生机盎然。我国素赞兰之高洁、竹之虚心有节,兰竹图为风洞平添了不少人文色彩。

伏波山孤峰峭竖,雄奇险峻,像一位桀骜不驯的武士把持江津。山体庞大,中流遏阻江水,一派伏波回澜之势,伏波山由此得名。山上有还珠洞,洞体从山南通向山的东北,前端横浸江心。每逢春夏涨水,波涛汹涌自北而来,浪尖撞击在坚硬的悬崖洞壁上,发出轰轰的共鸣声。以米芾的自画像、题名和诗人范成大的题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与造像艺术,以及奇石试剑石等,共同构成了“伏波胜景”。

桂林市内漓江西岸有象鼻山(如图8-19),因山峰造型活像一只伫立江边伸长鼻子汲水的大象而得名,灵秀而神奇。清人舒同曾经把象鼻山与天下名山作比,赞叹象鼻山的奇之又奇:“天下形胜之地,莫不有奇。西北之奇以重关极险,五羊、八闽之奇以水,荆襄、吴越以山水相错为奇,粤西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鼻山,则又其奇之甚焉者。”象鼻山之奇不只是因为像象,更因为它构成了象鼻山水月奇观。象鼻山位于阳江汇入漓江的接合部,伸入漓江中吸水的“象鼻”和站在阳江的两只“前腿”之间构成了一个硕大的圆形岩洞,南北通透,碧水贯流,俨然一轮银色满月跃浮于江水之上。若逢晴朗月夜,水中倒映,又生明月,形成水月奇观。象鼻山水月奇观还奇在灵动多变。春天,烟雨濛濛,大象月儿锁在雾气之中,隐隐约约,难见其真面目;夏日,江水翻腾,波涛汹涌,象戏水中,月浮江面,风情万种;秋季,一江澄清,月照水漾,象月相逗,一派静谧;严冬,水瘦山寒,大象静寂,月儿仍圆,似有不尽言语。明代孔镛的一首《象鼻山》写出了象鼻山奇景:“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图8-19 桂林象鼻山[19]

芦笛岩与七星岩齐名,是奇洞,是大自然的杰作,被称为“人间仙境”。在这两个岩洞里,满布着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千姿百态,奇巧万千,令人浮想联翩。七星岩内有古榕迎宾,芦笛岩里有雄狮送客;七星岩内有广寒宫,芦笛岩里有水晶宫;七星岩内有江山多娇,芦笛岩里有远望山城、雪山倒影;七星岩内有边塞风光,芦笛岩里有幽境听笛;七星岩内有瓜果山,芦笛岩里有丰收盛景;七星岩内有蘑菇云,芦笛岩里有蘑菇山……更有那难以尽数的森林、峡谷、飞瀑、雪人、田园、珍珠、金鱼、当归、灵芝……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然而,古诗云:“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又点出桂林山水最胜处是在阳朔,那是由桂林到阳朔间40公里水路的漓江风光。漓江别名桂江,江水碧波晶莹,河道蜿曲。漓江沿岸,山峰奇特,多姿多彩,山水相依,形成了“千峰万洞百里水,十区百景一天湖”的奇绝景观。这里的山山水水无一处不能入诗,也无一处不像画。“烟雨光影”更是漓江的著名景观。在春夏雨水之季,细雨潇潇,水雾弥漫,漓江之上,青山绿水若隐若现,别有一番诗意。雨过天晴,蓝天上白云浮动,绿野、古树、翠竹、青山一碧如洗,令人心旷神怡。

10月金秋时节游桂林,空气中还会弥漫着桂花的浓香。桂林多桂花,橙红的丹桂,银白的银桂,成片成林。桂林也由此得名。

桂林山水景区中还遍布文物古迹,仅石刻就有2 000余件。著名的西山禅林摩崖造像为中唐之前的作品,共有200多尊佛像。龙隐岩洞中的桂林碑林、石刻集中而丰富,宋刻占一半以上,有“壁无完石”之说。还有漓江岸边的木龙洞石塔,小巧玲珑,质朴古雅,为唐代所造;还有鹦鹉山中的南宋时的桂州城图,桂林市中的桂林王府等。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使得桂林山水透出深远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