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与中国内地是分离的,但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合作趋势。
(一)香港电视事业
1958年4月6日,“丽的”映声有线电视正式开播,拉开了香港电视发展的帷幕。初期只有黑白英文台,1963年9月增设中文台。
1967年11月19日,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正式开播。该台不用线缆,不必交费,并很快开办彩色电视,迅速吸引观众,广告财源滚滚而来。1983年,无线电视台改组,成立香港电视有限公司,故又称“港视”。
竞争迫使“丽的”改为彩色无线电视台,但无论播放质量还是节目内容都无法与“无线台”媲美。1982年,改名为亚洲电视有线公司,简称亚洲电视台(ATV)。港视和亚视的收视率与广告收入比例长年保持在8∶2与7∶3之间。
1975年9月,佳艺电视台以华语节目参与竞争,推出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掀起了持续多年的香港电视界武侠热。但佳艺电视台总体经营状况不好,不到三年就倒闭了。
港视和亚视为了争夺观众,黄金时间几乎都播放娱乐节目。亚视擅长制作电视连续剧,如《大侠霍元甲》《陈真传》《武则天》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港视则以娱乐节目见长,创办于1967年的《欢乐今宵》非常受欢迎。
香港没有官方电视台,但政府为了宣传和教育,规定由官方的香港电台制作公共事务电视片,免费提供给商业电视台播放。
1991年5月15日,立足于香港的卫星电视公司开办,最初设5个频道:体育台、音乐台、中文台、新闻台、合家欢台,每天24小时播出,覆盖广大亚洲地区。除10月21日开播的中文台用普通话广播外,其余四个台都用英语播音。后来,传媒大王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完全控股卫视,并将办节目的方针定位为资讯和娱乐并重。2002年1月,卫视将中文品牌定为“星空传媒集团”。
1996年3月,香港卫视与今日亚洲有限公司、华颖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开播凤凰卫视中文台。1999年凤凰卫视在香港拥有59万户观众,中文台在中国内地拥有4178万户观众,占全国电视家庭户的13.1%。2001年初,凤凰卫视在成功开办中文台、电影台、欧洲台、美洲台之后又推出了资讯台。“9·11”事件发生后,凤凰卫视立即对它进行了长达35小时的间断性直播。凤凰卫视的迅捷反应和全方位的直播报道震惊业界。
20世纪90年代,在香港中断了20年的有线电视服务再次与观众见面。1993年10月31日,九仓有线电视开播。九仓有线初期使用微波网络传送,开设了八个频道,然后逐步使用光纤网络并陆续开通更多的频道。1998年6月,九仓有线改名为香港有线电视有限公司。2000年8月,香港有线电视大约有170万户观众。
(二)澳门电视事业
澳门电视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因为毗邻香港和珠海,澳门可以清晰地收到这两地的电视节目。1984年以前,没有本地电视台,有电视机的家庭几乎都收看香港的电视节目。
1984年5月,澳门广播电视公司经营的澳门电视台开播,主要播放葡萄牙语、英语进口影片、电视系列片和汉语影片。1989年,澳门电视台增大发射电力,开始向香港播出。
1990年10月,澳门电视台增加一个播出频道,分设中文电视台和葡文电视台,节目大部分靠买入。
1997年,澳门电视台改进节目构成,中文台大量采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广东电视台的专题报道,增加播出内地制作的电视连续剧。
1999年澳门回归,澳门电视台做了大量的采访,介绍澳门在回归前后的政治和社会民生变化。
1998年1月,政府把提供卫星电视广播服务的权利批给澳门卫星电视有限公司,简称澳门卫视。1999年12月18日,以娱乐资讯、旅游资讯为特色的澳门卫视旅游台正式开播。
2000年7月,澳门有线电视公司开始运营,并向用户提供收费电视服务。2001年初有线电视用户逾2万户。
(三)台湾电视事业
1962年2月14日,第一座教育电视实验台在台北开播,这是台湾电视事业的开端。节目内容以课堂教学与社会教育为主,虽然是黑白画面,仍然能吸引观众。发射机由交通大学制造,最初发射电力100瓦。
1962年10月10日,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视,英文TTV)在台北正式开播。台视是合资经营的官办企业,每日播出5小时,在台湾北部收视清晰,节目生动,收视率迅速超过已经存在的教育电视台。
1969年9月7日,台视开始试播彩色影片,这是台湾彩色电视的首次播出。
1969年10月,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视,英文China TV)在台北开播,改变了台视独家经营的局面,造成竞争的态势。
1969年11月19日,台视和中视第一次用卫星转播了美国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的实况。此举开辟了台湾电视用卫星转播重要新闻及体育活动的历史。
1971年10月,由台湾“国防部”和“教育部”合办的中华电视台(简称华视,英文CTS)在台北正式开播。教育电视台合并到华视。这样,台湾电视业进入台视、中视、华视三足鼎立的时期。激烈的竞争促进了各台技术、设备的改进和节目的发展。
1984年5月,台湾第四座电视台——公共电视台试播。该台负责制作没有广告的社会教育节目,以配合政策和教育的需要。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电视新闻的一大特点,是外国新闻及卫星传真新闻报道经常化。
1993年台湾有线电视进入合法化时代。到1998年年底,台湾有线电视共130家,用户达370万,入户率达80%。
1997年6月,隶属于民进党的全民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视)开播,覆盖全岛。
1999年11月15日,台湾首家直播卫星电视台——太平洋卫视(DTH)正式开播,以平价进军有线电视市场,除了提供有线电视的精选频道和卫星频道外,还提供影院刚刚放映过的,甚至是和影院同步播映的付费电影。
2000年2月9日,由台湾相关主管部门筹建的“宏观卫视”举行了签约仪式。“宏观卫视”的宗旨是服务于全球3000万华人同胞,开播初期,每天制播6小时节目,轮播4次,以24小时全频道方式向海外各地华人地区播出。
[基本概念]
有线电视 高清电视 直播卫星电视 数字电视
[本章摘要]
1.在电视的发明过程中,凝聚了众多科学家的心血,推动电视发明的直接动力和重要因素是对硒元素光电作用的发现和扫描技术、传真技术的发明。
2.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3.美国是世界电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电视业在许多方面成为世界电视业中执牛耳的角色。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垄断了世界电视节目市场。英国同样是世界上电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广播公司(BBC)一直是英国电视事业的中坚,以高品种的电视服务而著称。在亚洲,发达的电视国家代表是日本。日本于1953年先后开放公营电视NHK(日本广播协会)节目和商业电视。公营的NHK和私营的日本电视台、东京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的竞争激烈。进入世纪之交,电视事业越来越受到政治经济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制约。“数字化革命”,技术浪潮的冲击,新媒介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国际媒介业和其它行业的整合兼并浪潮,都为电视事业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卫星—有线电视结合的媒介发展和直播卫星频道的出现,都使得电视和高科技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诱发了整个电视产业链条的深刻变革。全球电视节目统一市场正在形成之中,但从总的趋势看,电视节目多从发达国家销往发展中国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影响着其它国家电视节目的样式、风格。
4.1958年5月1日19时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播。早期电视节目基本按照苏联和东欧的模式规划。电视新闻节目非常简单,《图片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的最初形态。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试播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试播彩色电视。至1975年初,北京电视台向外地传送的节目已由彩色、黑白交替播出改为全部彩色。1978年元旦正式播出《新闻联播》,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条电视商品广告《参桂补酒》。80年代中国实施了“四级办电视”,制作了一批著名的电视系列片,《春节联欢晚会》在1983年亮相。90年代传播领域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卫星电视、有线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图文电视、数字电视等纷纷从实验室步入社会生活,迅速地更新着人们对于电视的认识;同时中国电视大步进入市场,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着中国电视事业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面对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和国内外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国电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当下,电视业开始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
[本章思考]
1.请以电视史的角度来分析科技进步对电视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哪几次重大的技术进步?
2.请简要描述一下美国早期电视节目形态。在20世纪60-80年代,哪些事件促进了美国观众的收视行为?
3.中国早期的电视节目有哪些?为什么是这些形态?
4.以国内具体的电视台,分析它21世纪进行了哪些重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