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栏目分类(1 / 1)

(一)电视栏目分类概述

因为社会环境和电视制作本身的不断发展,电视栏目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随着电视频道的细分和专业化,电视栏目的发展因为有了广阔的播出平台更是成倍地增长;尤其是数字电视的推行和普及,栏目类型的细化和数量的膨胀将会进一步加剧。

电视栏目的分类纷繁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从栏目形态出发可以分为谈话类栏目、真人秀栏目……

从栏目内容出发可以分为新闻类栏目、体育类栏目、财经类栏目、娱乐类栏目、服务类栏目、音乐类栏目……

从栏目服务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少儿类、老年类、妇女类、青年类和聋哑类……

以上的栏目划分只是从概念和理论上的简单划分,实际上因为栏目的多重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交叉,很难把所有栏目用一种简单的概念划分涵盖清楚。即使是同一层面意义上的栏目类型之间,也不是绝对区分的,比如在新闻、娱乐、生活服务等栏目中往往出现相互融合的节目类型,只是人们在认知它的时候往往取其重要的一面,《天气预报》就包含了新闻和服务两种类型,《中国娱乐报道》就既有新闻类栏目的元素,又有娱乐类栏目的特点,而《一站到底》既是一个精彩的益智类栏目,也是一个让观众增长知识的教育类栏目。

在同一类栏目中,通过播出时段、结构形态和受众定位等方面的区分,每一栏目类型之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如新闻类又可分为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及子夜新闻,或是分为简讯、深度报道等;娱乐类又可分为综艺游戏、综艺晚会、益智博彩、真人秀及其他娱乐节目;服务类依据内容的不同又分为饮食、服装、家政、健康、股票等多种类型,或是根据目标受众的不同而分为老年节目、妇女节目、儿童节目等类型;音乐类又可以分为MTV、音乐演出……

在电视的发展史上,受到欢迎的栏目类群是一直潮起潮落的,只有几类栏目生命力一直比较旺盛,新闻和体育栏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节目开始栏目化,到20世纪90年代栏目化基本成熟。中国电视中的栏目先后经历了文艺晚会、新闻纪实、综艺娱乐、益智竞猜、真人秀等栏目的流行变化。各类栏目的观众收视此消彼长,每类栏目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形态的起伏变化,比如中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娱乐类栏目,形成收视**的是《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型娱乐栏目。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则是《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21世纪以后,娱乐类栏目的收视重心转移到信息类娱乐栏目,全国以娱乐信息为节目内容的电视栏目数不胜数,北京电视台有《每日文娱播报》,而中央电视台则有《中国电影报道》(CCTV-6)、《影视同期声》(CCTV-8)等,其他地方台比较知名的有《娱乐无极限》等。2010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其因年轻人在婚恋观念方面的率真自我和节目形式的新颖而迅速蹿红。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也带来了音乐选秀栏目的热潮,而成熟歌手竞技的《我是歌手》《全能星战》等使当下卫视的收视率之争异常激烈。这些栏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从海外购得的版权,而且严格按照原版的模式录制。

(二)代表性的电视栏目

电视栏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致的分类描述,将导致繁多的种类,因此对每类栏目进行介绍将是浩大的工程,但这种分类描述必要性也不强。所以本书只选了几个具代表性的电视栏目进行介绍,它们是谈话类电视栏目、真人秀电视栏目、益智类电视栏目。需要说明的是它们并不是属于平行概念的分类,但它们都是最近在中国电视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栏目,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栏目类型,引进的时间都不太长。

1.谈话类电视栏目

谈话类电视栏目是一种在国内外广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一般是指以主持人或者嘉宾的谈话内容为节目主体形态的电视节目。英文名为“Talk Show”,港台翻译为“脱口秀”,很得谈话节目的神韵。经过多年的发展,内地也开始接受这一名词,比如2012年,东方卫视开办了《今晚80后脱口秀》这一谈话栏目。

电视最初是从广播谈话节目中借鉴而来的。谈话类节目因为以人物访谈为主体,所以在制作层面比较简单,操作起来有固定的套路,外拍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经济投入上比较节省,非常适合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一方面,谈话能够对问题非常深入和全面,能够在现场对某些话题甚至个体的私人情感都有直接的触及;另一方面这类栏目制作能够非常及时,演播室或者随便一个谈话地点摄录,经过简单的编辑就能送播出线播出。所以很多电视台都有针对新闻热点的谈话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它们都能及时却深入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

电视谈话栏目的内容五花八门,涉及新闻、经济、体育、文艺、娱乐等各个方面。但考虑到电视是一个大众媒介,谈话节目的内容还是会因为播出的时间而有很大的区别。从美国来看,谈话栏目一般分为日间谈话栏目、晚间谈话栏目和深夜谈话栏目。日间谈话栏目的观众对象一般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妇女,所以制作者会更多地选择大众化、情感化的话题;晚间谈话栏目的对象一般是职业男性,所以制作者会更多地选择时事、新闻、经济方面的话题;而深夜谈话栏目一般是成人话题、情感隐私等。在我国,日间谈话栏目、晚间谈话栏目的对象性也有越来越明显分野的趋势。

电视谈话栏目的形式比较固定,主要依靠主持人和嘉宾的面对面交谈来进行,如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名人面对面》,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看见》。有些栏目除了主持人和嘉宾外,还会设置现场观众,一方面烘托现场气氛,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加入到对话的行列,和嘉宾形成互动交流,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对话》。谈话栏目的形态特点,决定了主持人是谈话栏目的灵魂人物。尽管大多数谈话栏目在前期都有非常详尽的策划,但在实际拍摄时的即兴交流充满了不可预定性,面对现场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主持人是现场唯一能够掌控节目走向的人。谈话现场的主持人担负着三个重要的功能:组织并参与谈话、传播信息、调节现场气氛。谈话栏目主持人既要做到让观众和嘉宾畅所欲言,更要能够掌握话题的走向,不偏离栏目主旨,使场上的气氛不至于太松散,也不至于太紧张。

要做好电视谈话栏目,必须做好许多细致的工作,如话题的挑选、有关数据的准备、记者前期调查、嘉宾的选择与搭配、谈话层次设计、主持人的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策略、大屏幕使用、灯光设计、现场多机摄录、乐队的使用和后期编辑等,各环节的有机协调非常重要。在这些环节中,话题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谈话栏目可以像《对话》那样选取一个热点人物或热点事件进行主题讨论,也可以像《锵锵三人行》一样为了营造一种生活式的谈话气氛而不断转换主题。一般来说,话题的选择要符合栏目的定位,能够引起栏目观众对象的兴趣,话题的方向和范围应该符合重要性、普遍性和热点性的原则,具备具体性、贴近性和可操作性。好的话题在可操作性上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方面普通人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发表见解,另一方面足以进行深层面的意义延伸和相关信息的延展,也就是同时具有深度和广度。

一般的谈话栏目设有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但随着节目形态的演变,谈话栏目出现了只有一个嘉宾(主持人)对着镜头和观众说话的节目形态,如此前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和此前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现已改变形态)。这些“说”者其实已经让主持人和嘉宾的功能合二为一了,吸引观众往往只能靠“说”者精彩的话题和他的个人魅力。

2.真人秀电视栏目

真人秀电视栏目是以普通人参加由电视制作单位制定规则的竞赛游戏的电视栏目。英文名称“Reality TV”,也有译成“真实电视”。

真人秀栏目最早起源于美国,而后蔓延全球,如今在中国也得到快速发展。世界上比较知名的真人秀栏目有《老大哥》(Big Brother),它起源于荷兰,如今已经有包括澳大利亚、丹麦、德国、美国等18个国家效仿和改装。此外有美国CBS的《生存者》(Survivor)、福克斯电视公司的《**岛》(Temptation Island),法国的《阁楼故事》(Loft Story),德国的《硬汉》(Tough Guy),等等。中国真人秀节电视栏目,先后有《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梦想成真》《峡谷生存营》《非常6+1》《星光大道》《爸爸去哪儿》等。

真人秀电视栏目一般都得由制作部门设立一定的游戏规则来推动节目的进程,在野外或室内的一定场所进行,整个过程都在制作方摄像机的监控下,除去法律禁止和公共伦理不能容许的内容,其他一切都会通过电视展示给观众欣赏。真人秀栏目强调真实感的实录,整个节目会在制作方的调控和设置下呈现一定的节奏起伏,很多情景都是制作方设计的因而具有虚构性,并具有故事性,而在一些栏目中悬念和大奖是必不可少的。

3.益智类电视栏目

益智类电视栏目是以参加节目的选手回答问题的多少来赢得最终胜利和奖品的电视栏目,也称竞猜类电视栏目(Game Show)。

益智类栏目的发祥地也在美国,是从电台智力竞赛节目转化而来的,1955年开始现身于电视屏幕。此后,英国《一本万利》《任你选择》和美国《6.4万美元问答》等益智类电视栏目逐渐兴起。而真正将益智类电视栏目推向**的是1998年英国戴维·布里格斯策划的《百万富翁》和2000年罗宾逊首创的《最弱一环》,这两个栏目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出现了数十个高收视率的改装版本。在台湾地区,华视的《LOGO》、台视的《超级大富豪》和《百万大挑战》、中视的《超级金头脑》等益智类栏目,巧妙通过主持人、嘉宾以及题目本身的设置注入搞笑元素,在紧张而轻松的氛围中一路提升收视率。香港地区壹周刊举办的“壹电视大奖2002”评奖中,亚视《百万富翁》与无线《一笔OUT消》双双进入“十大电视节目”,《一笔OUT消》主持人郑裕玲更是勇夺十大艺人第一位,这标志着益智类栏目成为香港电视节目大赢家。内地益智类节目发端于十多年前的《正大综艺》,但真正展现益智栏目英雄本色的,还得数曾经火爆荧屏的中央电视台两档栏目,即从英国引进的《幸运52》以及仿效《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开设的栏目《开心辞典》。江苏卫视2011年推出的《非常了得》和2012年推出的《一站到底》是新近的代表栏目。

益智类电视栏目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对普通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性。主要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1)益智类电视栏目比赛规则的设置比较合理有效,往往在节目环节、比赛进阶的关口、甚至每一关所占用的时间上都会做出精确的规定和精心的计算,保证了节目的节奏张弛有度,制造出紧张气氛;(2)高额奖金或精美奖品的**性非常大,比如英国《百万富翁》选手只要正确回答15道多项选择题就可获得最高达100万英镑的奖金,江苏卫视2013年推出的《芝麻开门》最后一关的奖品便十分丰厚。这种**无论现场参与者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难以抵挡;(3)栏目定位亲民特点明显,参赛者多为普通市民,观众可以轻松成为自己喜爱的栏目的主人公,在情感上自然有亲近感,同时适应了现代社会独立当家的社会潮流;(4)栏目张力把握到位,参赛者不仅要接受主考官的“发难”,而且要面对参赛对手的竞争,场面紧张而又悬念重重,但同时主持人又能带动起娱乐调侃的轻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