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新闻发展阶段(1 / 1)

电视新闻是伴随电视的诞生而诞生的。在电视的初期发展阶段没有录像设备,因此电视都是直播,但它的辐射范围比较小,直播的内容也简单,而且操作困难,容易出错。1938年9月30日,BBC的伦敦电视台播出了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慕尼黑谈判归来的新闻事件,这次直播由三台摄像机拍摄,由电缆传回亚历山大宫,实况播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况转播的新闻事件。随着电视技术设备的发展与更新,先后借助电影媒介、电视屏幕摄影机、磁带录像,电视素材才得以储存,然后到电视台播放,这时的电视新闻也就进入录播阶段。有了录像设备,记者便可以自如地进入新闻现场。而随着ENG和SNG的出现,以及借助微波和卫星技术,电视新闻发展到了全球直播。

电视新闻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口播新闻阶段

1936年电视产生之初,到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电子产品并播放罗斯福总统在博览会上的讲话之前,电视新闻基本上都是口播新闻。美国在1940年采用分割式播放,每五分钟播报一新闻段落,出播音员图像进行口播新闻,人们把这种方式叫为“lip read”,即“撕下来念”。

(二)影片新闻阶段

1947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先后与电影厂商合作,生产专门供电视新闻用的16毫米摄影机和胶片,从此开始了电视新闻以形象画面为特点的传播历史。

我国电视新闻于1958年随电视事业的诞生而起步,早期电视新闻多为影片新闻和口播新闻,内容多为中央会议和文件、国家领导人活动以及工农业建设状况等,第一批电视记者来自广播电台和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利用电影设备拍摄的新闻素材,回来之后还得经过洗印和剪辑,费时费力。因此当ENG出现之后,很快便淘汰了电影设备采取新闻的方式。

(三)电子新闻摄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率先使用ENG制作电视新闻,随后ENG技术很快普及到欧洲、日本等。ENG最大的特点是摄录同步,并且轻巧方便,不用经过繁琐的洗印等工序,便能够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展示在观众面前,把采访的“过程”展示到屏幕。

1978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ENG,20世纪80年代初,省级以上的电视台基本是ENG和摄影机并用,然后逐步向录像化过渡。

(四)卫星传播阶段

在进入卫星传播之前,电视的信号传输一般依靠微波和电缆。微波因为是直线传输没法越过曲面的地球,而电缆传输却铺设工程浩大,且长距离铺设也不现实。因此当卫星出现时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1958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开始用通信卫星传送节目。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专门用于传送电视节目的卫星“电星一号”,开始卫星传送电视的时代。1964年4月,“国际卫星通信联合组织”成立,次年该组织将第一颗国际商用通信卫星“晨鸟”送入大西洋上空轨道,从此世界各国开始租用卫星传送节目。

卫星传输使得电视信号辐射面广,整个地球只要三个卫星便能全面覆盖,因此电视新闻也便影响广泛。更重要的是卫星传播能够使电视新闻做到全球直播。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即卫星新闻采访车)等设备的出现,使得在地球上这些设备能够到达的任何地方都能够做全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