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丘吉尔游说艾森豪威尔(1 / 1)

比起卡萨布兰卡会议来,会前准备充分的美方基本实现了预期的与会目标,对会议的结果更是满意,尽管也不得不考虑在地中海作战行动方面对英方作出让步。

另一方面,在英方看来,“华盛顿达成的决定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妥协,因为它们没有制订地中海战役的确切计划”[82]。会议报告只是同意考虑在意大利的进一步行动,明确提到“各种具体作战行动应批准及之后实施哪一个,将留待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决定”。事实上,到了7月西西里登陆作战使意大利呈现崩溃之势后,才最终决定对意大利本土发起攻击。丘吉尔进军巴尔干的行动倡议也遭到了美方的拒绝,美方提出要干就让英方自己单独去干。[83]加上报告规定“哈斯基”行动结束之后,要将4个美国师和3个英国师调往英国本土准备跨海作战,导致丘吉尔在24日一度试图推翻双方达成的共同方案,阿兰布鲁克在日记中提道:

他最初完全赞成我们讨论中的文件,并和罗斯福一起向我们表示祝贺,但11个钟头后他打算否决其中的一半内容……在以后的会上,他一直担心我们与美国参谋长们暗中联起手来反对他……这是他把我逼入绝望的时刻。[84]

经过劝说后,丘吉尔暂时作出了让步。

会后,丘吉尔征得罗斯福的同意,拉上马歇尔前往阿尔及尔(北非盟军司令部所在地),试图向艾森豪威尔兜售他的未来作战计划,并希望艾森豪威尔能够影响马歇尔改弦易辙。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提道:

丘吉尔先生滔滔不绝地描绘了一幅在西西里攻占后他设想会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光明前景。……他担心我们会片面地解释我们的任务,以致不管形势好坏,在攻占西西里后突然停步不前。

……他当时真正关心的是迅速占领意大利南部,就我所知,仅此而已。[85]

此时,艾森豪威尔正在为夺取西西里岛以后的下一步行动感到左右为难。作为马歇尔的代表他准备立即着手进行跨海峡作战;而作为获胜一方的司令官,他是接受首相的继续进攻意大利的论点的。[86]

然而,阿兰布鲁克私下向艾森豪威尔表示:

他乐于重新考虑渡峡方案,甚至乐于把那个大胆的想法从已被采纳的盟军战略中去掉。

……他说他赞成这样一种策略:用我们的海军和空军封锁德国,摧毁它的工业,但避免在主要战线上进行大规模的地面战。他认为,在一个大战场进行地面战争,对我们极为不利,而且会蒙受毫无意义的巨大损失。除了维持意大利战线外,他不主张开辟更多的战线。[87]

艾森豪威尔对阿兰布鲁克的提议断然予以了拒绝,并向丘吉尔解释道:“他可以利用的机会是有限的,因为参谋长已经给他附加了条件,即他的军队中将有7个师要在11月份运到英国去。”马歇尔则出言谨慎,对经过意大利本土,既不反对,也不表示赞同,“他宁愿等待,直到攻入西西里以后再作出决定”。这样,丘吉尔的愿望并未实现。当马歇尔回到华盛顿后,他表示:“他完全保住了那些在三叉戟会议上取得的成果。”[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