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12日,汉普顿到达华盛顿。为保密起见,英国大使建议他既不要去英国大使馆,也不要与大使馆的任何人联系,而是直接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李海家中会见李海。在那儿汉普顿和英国驻美海军武官、海军上校柯曾-豪(L.C.A.Curzon-Howe)一起,与李海和美国海军战争计划局长罗伯特·戈姆利少将进行了第一次会谈。
会谈一开始,汉普顿便首先说明了英国战略安排方面发生的变化。他表示,自英格索尔—菲利普斯会谈以后的1年半的时间里,欧洲与远东的形势变化已如此之大,以致英国海军部现在必须把战略优先次序放在首先对付德国和意大利的威胁上,即使“日本进行威胁,英国人也不能派一支如同在与海军少将英格索尔的会谈中所计划的那样一支部队去远东”[166]。
他进一步说明,英国的战略是“把他们的一部分舰队保持在国内水域,而其余的部分,除了中国的分舰队和自治领的海军外,全部留在东地中海”;在一旦发生日本介入战争的情况下,英国将集中对付意大利这个设想中的薄弱环节,一旦打败意大利,就立即派海军增援部队去远东。换句话说,如果英国进入与德、意、日的战争,英国不可能决定把军舰派往远东的数量以及它们被派遣的时间。同时,汉普顿还告诉李海,英国海军部的官员们倾向于认为,与18个月前相比,日本更不大可能与德国和意大利联合起来。
李海表示他很愿意了解英国的态度,但他不能使美国海军对任何明确的协定承担义务,因为他不知道一旦发生麻烦,国会将采取什么行动;而且他也不能讨论除了“平行行动”以外的任何行动。李海在说明必须以美国中立作为讨论的前提条件后谈道,由于美国的中立地位,他认为当战争爆发时总统会派一支舰队到夏威夷,这支舰队能够从珍珠港威胁日本的任何南进行动。至于大西洋,李海说明总统打算在加勒比海和沿南美洲的东海岸线建立某种形式的海军巡逻,这种巡逻旨在保卫中立国的船只,但可能把包括德国活动的情报发给英国海军。但李海不打算更多地谈论任何有关海军结盟的问题,而是对保密工作给以极大关注,他要求不得保留有关这次会谈的任何文字记录,汉普顿表示同意。
但是英国的代表试图再次与李海讨论“在战争中合作”的问题。
6月14日,汉普顿和李海进行了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谈。会谈首先讨论了有关分配密码、信号通信手册、数字密码等问题,双方很快就同意,应该制定对所有美国和英国海军部队分配密码的办法,以便使最起码的联络成为可能。然后汉普顿提出了关键性问题,即在一旦与德意日进行的战争中,李海对2支舰队(英国和美国)合作的看法是什么?
李海首先强调,他的发言只是个人看法,而不是任何“已经确定的战争计划”的一部分。当这个请求被接受后,李海才说道,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美国将警戒太平洋,而同盟国家的海军将控制欧洲水域、地中海和大西洋,任何在大西洋的美国部队都将留在那儿并将与英国人合作。在太平洋方面,他认为美国舰队“应当以足够的力量运动到新加坡,这支力量将能牵制并打败在运动中遇到的任何日本舰队”。他反对把任何虚弱的部队派到新加坡,并提出至少也需要10艘主力舰。但是李海强调,除非英国派出一支“足够象征性的部队”去与美国的部队合作,否则美国将不会派军舰去那里。他并未规定多大的一支英国舰队是“足够的”,但表示将需要一些主力舰。
在会谈过程中,双方没有完成舰队运动到新加坡的计划,只是说明,如果救援这个要塞取决于美国部队的到达,那么防御工事将至少需要120天才能准备好。然而,李海明确表示他并不准备对太平洋的合作问题进行详细讨论。至于大西洋方面,李海的态度也同样如此,他仅表示如果美国进入战争,它将像1917—1918年那样在组织和援助护航方面与英国进行合作。
最后李海对菲律宾问题作了一个简短的评论。他承认美国对于菲律宾将是难于救援的,因此在那儿才会有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基地。另外还进行了一些有关技术交流的讨论。于是会谈结束。[167]
6月16日汉普顿悄悄离开华盛顿,10天后回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