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和安南,以各自不同的民族建立政权,是具有主权独立的国家,王权传承有序。可是,乾隆帝仰仗盛世,不断出兵,或恫吓,或欲以武力颠覆之,吞并之,表现出大国沙文主义。
“四鬼”不归路
对于缅甸,中国明朝曾经建立朝贡关系。明亡清兴,顺治、康熙、雍正三个时代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缅之间基本上断绝了关系。至乾隆朝,乾隆十六年,云贵总督硕色上书乾隆帝,奏报缅王要求恢复缅中关系,建立朝贡制度,乾隆帝批准了缅王的这个要求,中缅关系逐步恢复。
可是,在以后的岁月里,缅甸内部不断动**,中缅边境冲突不断,回复不久的缅中关系再次中断。关键是,乾隆帝正处在雄心勃勃的盛世阶段,他洞察缅甸时局,虎视缅甸领土,四度下令大军攻缅。结果,四次出击均遭到惨败,损兵折将,劳师糜饷。最令人深思的,是他派出的四位主帅,都走上了不归之路。
第一位走上不归路的主帅是云贵总督刘藻。
刘藻本是一个文人,长于文学,文章浑厚隽永,有韩、柳之风,得到乾隆皇帝的知遇;著有《笃庆堂文集》,又主编《曹州府志》。出道后,一度任职云南巡抚,至乾隆二十九年,升至云贵总督。客观讲,以中缅边境之动**不安,总督又有调军守土之责,刘藻就不太适应在此任总督了。
果然,乾隆三十年十一月,缅甸事起,刘藻奉诏派兵组织迎击缅兵,表现出了极端不适应。比如刘藻畏敌如虎,集兵7000余人,却不敢追击小股缅兵,还找出种种借口。比如治军无方,他所管理的军士一贯“漫无纪律,涣散成溃”。比如有令不行,受制于将领,连刘藻给乾隆帝上奏折还任由总兵刘德成的摆布。更为可笑的是,刘藻毫无军事知识,奏折中居然有骑兵使用藤牌的内容,被乾隆帝一眼识破为“连篇谎言”。
这样,刘藻不仅出师不利,御敌无方,辜负了乾隆帝的托付重任;还兵败于缅甸之兵,丢了天朝大皇帝的面子。尤其是他上折粉饰,欺罔皇上,又犯欺君大罪。乾隆帝一怒之下重惩了刘藻,将其革职,留滇效力。这倒没什么,关键是乾隆帝让他赔偿靡费的军饷,刘藻实在无计可施。思来想去,没有出路,便在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三日,自刎身亡。
堂堂一品大员刘藻,因办理中缅军务不善而走上不归之路,是为第一鬼。
第二位走上不归之路的主帅是云贵总督杨应琚。
杨应琚是乾隆朝的重臣,历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大学士,入阁拜相,路人为之侧目。乾隆三十一年,刘藻负恩自尽,乾隆帝起任杨应琚为云贵总督,前往办理军务。
杨应琚与刘藻性格正好相反,他是个居功冒进之人。他上任云贵总督,便陆续上折,三次疏请乾隆帝发兵攻缅。理由是缅甸不仅内乱,不堪一击,而且屡有土司滋扰边境,极应天朝速派大军,一举攻进缅甸。这个时候的乾隆帝,居然头脑发热,相信杨应琚,并批准其发兵攻缅。
乾隆三十一年九月十二日,杨应琚调集50万大军,大炮千尊,旌旗招展,浩浩****向缅甸进发。随之,缅甸方面迅速组织大军分四路迎击,两军激战,清军遭到重创,杨应琚“痰疾骤作”。但是,杨应琚并没有认清形势,反而再次调集重兵,于是年的十一月再次攻缅,清缅双方激战数月,互有重大伤亡。可是,杨应琚的上书中,却屡屡粉饰,报告说歼敌达到万人,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乾隆帝非常精明,他通过杨应琚的奏章,发现了其中有诈,便先后派出总兵福灵安和布政使钱度秘密调查。不久,两位纷纷回复乾隆帝,杨应琚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捷,其歼敌数据根本就是谎言;相反,由于杨应琚的失误,导致清军大败,丧师弃地,不一而足。乾隆帝闻奏大怒,立即将杨应琚革职拿问,严讯之后,革去大学士,赐令自尽。
这样,杨应琚就因办理中缅军务不善,而再次走上不归之路,是为第二鬼。
第三位走上不归之路的主帅是云贵总督明瑞。
杨应琚既败,乾隆帝启用外戚(孝贤皇后之侄)、毅勇公、兵部尚书、将军明瑞为云贵总督,命其赶赴中缅前线,综理军务。
明瑞总结了杨应琚失败的教训,即迅速集兵,整装待发。乾隆三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明瑞统三万大军,兵分二路,深入缅境,在锡箔,遭遇缅军。这个时候,已经几天大雨不断,道路泥泞,士兵饥寒交迫,遭到缅军伏击的清军伤亡惨重。加之,清军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结构特殊的栅栏、设伏大象为战阵,等等。清军很难突破,又难取胜,战事胶着。交战中,明瑞右眼被枪伤,险些丧命。明瑞撤出锡箔,朝缅甸首都阿瓦进发。
可是,清军长途跋涉,连日作战,不仅人困马乏,而且弹尽粮绝,粮草供给不上,已成强弩之末。乾隆帝闻报,焦急中调集兵马,驰往救援。可是,明瑞却早已陷入缅军的跟踪、围追、堵截、伏击之中。乾隆三十三年二月初十日,在猛腊遭遇四五万缅军围击,明瑞率军奋力激战,力不能支,便撤到小猛育。至此,明瑞已是穷途末路,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明瑞翻身下马,向着京师方向叩首,再散辫割发,然后投缳于树,自尽身亡。跟随明瑞的家人搜寻树叶,裹尸而去。
这样,明瑞将军由于孤军深入,不敌缅军而命丧异域,走上不归之路,成为因缅事丧命的第三鬼。
第四位走上不归路的主帅是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
傅恒深得帝宠,乾隆帝抱以希望。乾隆帝一面为之准备了精兵良将,又为之筹备了近1500万的军饷,在财力、物力、军力、马匹等方方面面准备完毕,便升太和殿,于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十八日,举行了隆重的授印出征仪式。
傅恒来到中缅前线,雄心勃勃,准备一举攻进阿瓦,建立殊勋。可是,在接下来的军事进攻中,傅恒遭遇了两大难题:
其一、兵士不适应缅甸的恶劣环境,兵损将陨,士气低落。本来,傅恒决定于三十四年七月二十日发兵,统大军直抵阿瓦。可是,缅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阴雨连天,道路泥泞,士兵行走艰难。由于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士兵丢盔弃甲,辎重损失。更关键的是患病,气候不适应导致将士纷纷病倒,死亡过半。《清高宗实录》这样记载:
“因本年瘴疠过甚,交冬未减,原派各营兵三万名、满兵一千名,现计仅存一万三千余名,加以领队大臣亦多患病,未能分路击取,贼匪得以全力自固。”
其二、清军无法攻下缅军的营栅,攻栅难题未解。这个问题在明瑞时就曾遇到,至傅恒时仍未解决。当大军被围困于老官屯时,傅恒使用了炮轰,不克;再使用火攻,仍不克,这是清军一直未解决的军事难题。结果,攻栅不克,缅援军赶到,内外夹攻,大受其挫。
忧疾如焚的傅恒也病倒了,他身染瘴疠,腹泻不止,身形羸弱。在这种情况下,军务交由阿桂综理,征缅大军奉命逐步撤离。至三十五年七月十三日,傅恒病逝,年约50岁。
傅恒雄心未已,却以病遗憾离世,成为征缅战事中去世的第四位统帅。
至此,征缅四帅,或罹罪自尽,或奉旨自裁,或交病身亡,变成四鬼,走上不归之路。
“沙文”顿悟
对于缅甸,乾隆皇帝产生的沙文主义思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他的心路历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幻想的产生。乾隆帝最早对缅甸领土产生想法的时间是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和杨应琚交流时,这样说道:“其(缅甸)在明季,商隶入版图。”乾隆帝自然想到,连明代都纳入版图的地方,我大清为何要放弃呢?
可是,缅甸毕竟是一个具有独立政权和主权的国家,乾隆帝究竟要实现怎样的目的呢?乾隆三十二年七月初九日的一份谕旨《清高宗实录》这样记载:
“自当犁其巢穴,翦彼鲸鲵,以彰天朝威远服叛之典。而既经剿灭,其土地人民,皆我幅陨赤子,亦不可不为抚靖,俾共享太平之福。”
乾隆帝明确了他的进军目标:征服缅甸全境,攻进首都阿瓦,将缅王在内的所有军政要员尽行杀戮,消灭缅甸国,将缅甸全境纳入大清版图。为此,乾隆帝开始了他的梦幻之旅。
究竟是谁给了乾隆帝这样的勇气呢?两个因素:
一是盛世的到来。经过康雍时代的积累,清王朝国土面积最大,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至乾隆二十九年,清朝人口已达到“二万五百五十九万一千一十七口”;国家最富裕,乾隆年间,国家一年的全部收入约5000万两白银、1300万石粮食…国家进入了全盛时代。
二是朝臣的蛊惑。先是云贵总督刘藻,捏造战功;接着是大学士杨应琚三次挑动,一再鼓动乾隆帝下旨出兵缅甸,鼓吹以天朝威力,缅甸唾手可得。加之,杨应琚为了建立不世之功,过高估计了清朝的能力,低估了缅甸的实力。
这样,乾隆帝开始膨胀了,他跃跃欲试,定要实现这个梦想。他狂妄地做出这样的决定:
1、不许缅王投降,定要踏平缅甸。当杨应琚感觉征服缅甸已经不可能之时,便想方设法要缅甸受降,给大清一个面子。乾隆帝得报后,大加申斥,绝不允许。当缅甸国王遣人拿着“乞降文书”前来议和的时候,乾隆帝坚决拒绝。
2、不听朝臣劝阻,信誓旦旦。当明瑞自尽之后,清军战败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个时候,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反战情绪,要求乾隆帝从缅甸撤军。尤其是参赞大臣、陕甘总督舒赫德、云贵总督额宁联合上奏乾隆帝,要求停兵息战,允许缅甸投降。两位大臣列举了大量数字,提出清兵不适宜缅甸环境,患病伤亡人数巨大,不适宜再进军;三万满汉官兵,进入缅甸作战,需要马匹近6万匹,实难做到;三万将士加上6万马匹的粮饷,数额巨大,很难筹集,等等,建议从缅甸撤军。乾隆帝大加申斥,并大骂两位大臣“甚署乖张,可鄙可笑。”
可是,乾隆帝遭遇了巨大困难,他的梦想变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清军屡吃败仗,对缅军的独特战阵毫无办法,损兵折将,节节败退。统帅屡次更迭,纷纷获罪遭遣,刘藻、明瑞自尽,杨应琚赐令自尽,傅恒以羸弱之躯,行将就木,最终遗憾离世。清政府的巨大投入,更是让王朝喘不过气来。战事以来,前后投入兵力达到10万之众;而靡费的军饷达到了1500万两之巨。这样的战争,还能取得胜利吗?乾隆帝的目标能够实现吗?
很明显,乾隆帝的征缅、灭缅之策失败了。乾隆帝会甘心于失败吗?他居然想出了一个很猥琐的办法。乾隆三十五年五月,他给云贵总督彰宝下旨:“乘其不备,袭击而进,掩杀贼众,以申我威稜,虽于事无甚大益,亦庶几稍纾愤懑。”说白了,就是偷偷袭击。乾隆帝认为,既然灭不了缅甸,那就袭击你,所谓“**其地,剿戮其人”,让缅甸人民不得安宁。
这不是乾隆帝的风格,这也不是一个天朝大国应该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帝的内心实际上很痛苦,也很纠结。他渴望着缅王提出解决办法,“投降纳贡”。可是,缅甸方面并不买账,也不给乾隆帝台阶下,双方陷入僵局。
乾隆帝毕竟是一代英主。面对这样焦灼的局势,乾隆帝醒悟了,他要放下架子,争取主动。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十七日,他发出谕旨说:“朕意又不欲用兵”,释放缅甸停战的信号。可是,朝中却出现了两个声音。云贵总督富纲再次上书,说缅甸内乱,群龙无主,怂恿乾隆帝出兵,一举灭掉缅甸。乾隆帝此时头脑非常冷静和清醒,乾隆四十七年六月,乾隆帝下谕驳斥富纲。《清高宗实录》记载:
“彼时因缅地瘴疠,我兵疾疫频仍,不能久驻,又值该酋等畏罪哀恳,朕体上天好生之德,许其罢兵,已历有年所。今该酋等并不敢侵扰边关,若遽因其争立内讧,兴问罪之师,不特师出无名…”
乾隆帝的醒悟,是个关键。对于缅甸来说,当然乐于清朝停兵,建立朝贡关系。另外,缅甸也希望清朝与之开放边界贸易,使两国人民共享太平之乐。乾隆帝当然顺水推舟,答应了缅王的请求。
乾隆五十五年,缅王派出使者,在云贵总督的护送下,进京朝贡。乾隆帝非常高兴,于六月十三日,下旨敕封,表达一个大国英主的至高风范。《清高宗实录》这样记载:
“今封尔阿瓦缅甸国王,赐之敕印,王其勉修政事,慎简官僚,敦辑睦于邻封,垂敉宁于边境,永受无疆之庆,流及子孙,益坚不贰之诚,保其宗社。钦哉,毋替朕命!”
安南三部曲
对于安南,这个与清朝毗邻的南部小国,乾隆帝的态度几经变化,前后并不一样,可谓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悍然出兵”。
毕竟是一个国家,乾隆帝何故要出兵安南呢?原来,安南发生了内乱。乾隆五十三年,安南大乱,权臣阮惠发动政变,黎姓国王避乱潜逃。广西巡抚孙永清、两广总督孙士毅纷纷上折,请示乾隆帝。乾隆帝闻奏,立即下达指示,《清高宗实录》这样记载:
“安南臣服本朝,最为恭顺,兹被强臣篡夺,款关吁投,若其置之不理,殊非字小存亡之道,自当厚集兵力,声罪致讨矣!”
乾隆帝殊不讲理,严重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他认为,应该趁安南内乱之际,出大兵占领,两广总督孙士毅也是积极活动,居然毛遂自荐,自请带兵前往安南。他想借此有一番大作为,加官进爵,荣光耀祖。
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孙士毅统兵一万,嚣张地向安南首都黎城进发。同时,广西兵、广东兵连同“义勇军”强力汇合,规模空前,加之孙士毅的先遣军,号称“十万大军”,浩浩****,向黎城杀去。
孙士毅大军可谓势如破竹,连破寿昌江、市球江、富良江天堑,阮惠军大败,退出黎城。孙士毅大军很快兵临城下。至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清军占领黎城,并扶持黎维祁复位。乾隆帝大喜,对孙士毅加官进爵,晋封其为一等谋勇公,赏戴红宝石帽顶。
第一部曲完成,清军大胜,乾隆帝和孙士毅均如愿以偿。
第二部曲是“损兵折将”。
孙士毅获得大捷之后,得到乾隆帝晋封爵位并嘉奖,便飘飘然,立即上书,要求领兵前往广南,继续追捕脱逃的阮惠。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乾隆帝居然给他泼了一瓢冷水,反对他继续出兵。不仅如此,乾隆帝竟然一反常态,要求孙士毅见好就收,撤兵回国。《清高宗实录》这样写道:
“安南地方,向多瘴疠,倘内地官兵不服水土,致生疾病,尤为不值。若此时必欲穷追深入,而贼巢险远,万一稍有阻滞,一时不能迅速擒渠,转致欲罢不能。办理大事之人,必须通盘筹画,计出万全,不可知进而不知退。孙士毅当遵前旨,撤兵回粤。”
从这道谕旨中,看出了乾隆帝的政治智慧,大兵深入,环境不适,极有可能出现问题。尤其是阮惠,狡诈多端,为何不战而退?是不是保存实力,伺机再战呢?乾隆帝担忧之余,命令孙士毅迅速回兵,免遭损失。
果然,乾隆帝的预见不幸被应验。乾隆五十三年年底,阮惠率大军卷土重来,攻城略地,将孙士毅兵重重包围在黎城之内。孙士毅此时后悔晚矣,他听不进乾隆帝的忠告,屯兵黎城,迟迟不回兵。当阮惠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才如梦方醒,率兵仓促应战。孙士毅全线溃败,带领士兵杀出重围,狼狈逃窜。清军中大部分将领或被杀死,或下落不明,征安南大军大部分战殁。阮军来势凶猛,一路追杀,很快占领黎城。
乾隆帝闻报,大怒。他先是下谕要再次发大兵,征讨阮惠,接着,乾隆帝冷静下来,做了两件事儿,先惩戒孙士毅,将其撤去爵位,大加申斥;接着,乾隆帝着重说明不出兵的理由,决定暂不出兵安南。
至此,第二部曲完成,清军大败,孙士毅弄巧成拙。
第三部曲是乾隆帝体面地“走下台阶”。
安南之战,清兵损兵折将,颜面大失。乾隆帝以天朝大国自居,这次真的丢了面子。可是,安南的阮惠却正在秣马厉兵,等待迎接来犯之敌。乾隆帝要怎么办呢?战吧,中缅之战就是前车之鉴;不战吧,会遭到安南小国的耻笑,授人以话柄。局面僵在了这里。
乾隆帝此次表现了出奇地冷静。他的决定是不再出兵,就此熄灭战火。大家倍感意外,这也不是乾隆帝的风格啊?他是害怕了吗?看看乾隆帝自己是怎么解释的,《清高宗实录》这样记载:
“方今国家全盛,帑藏充盈,原不难统兵进剿。现在带兵大员,谙练军务、久历戎行者,亦尚有人。帑项现存贮六千余万,即费至三千万,亦断不稍有靳惜。且朕办理庶务,惟日孜孜,亦非老而畏事。惟念安南地方,水土恶劣,向多瘴疠,实不欲以天朝兵马钱粮,徒糜费于炎荒无用之地,揆之事理,实不值复行大办。”
在这里,乾隆帝明确表示,天朝大国对付安南小国,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方面面都没问题。可是,就怕八旗兵不适应安南的气候,一旦染病,就会不攻自败。所以,乾隆帝决定息兵安南。同时,乾隆帝接到了福康安的奏章,谈及黎氏已经没落,在安南没有了市场;而阮惠在安南收买人心,多施仁政,越来越受欢迎。看来,应该弃旧迎新了。
关键是,阮惠也是个聪明人,他看透了乾隆帝的心思,便主动传递信号,表达求和的欲望:
1、情愿投诚纳贡。阮惠多次派人,前来乞降,并表示要与清朝建立朝贡关系。
2、派亲侄子前来乞降。乾隆五十四年初,阮惠派出重量级的人物前来乞降,这就是他的亲侄子阮光显,并呈上乞降表文和贡物。
乾隆帝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与之解冻关系。同时,乾隆帝令两广总督福康安和广西巡抚孙永清告之阮惠,命阮惠于乾隆五十五年八月,皇帝八旬万寿之时,前来祝寿,即可承认阮惠政权,并册封其为安南国王。阮惠欣喜若狂,当即允诺。
乾隆帝趁热打铁,决定再提前一个时段,当即表示可提前册封阮惠为国王,不必等到来年万寿节。乾隆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乾隆帝颁旨给阮惠:敕谕安南阮光平(阮惠)知悉…朕顺天而行…赏给王爵…锡之封号…封尔为安南国王…赐为尔国世宝。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十一日,乾隆帝在避暑山庄召见了安南国王阮惠,赐宴,畅谈,赏珍玩,乾隆帝并作御制诗一首,以志其事:
羸藩入祝值时巡,初见浑如旧识亲。
伊古未闻来象国,胜朝往事鄙金人。
九经柔远祗重译,嘉会于今勉体仁。
武偃文修顺天道,大清祚永万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