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要简要地说明,文学中的审美评价活动,与其他的艺术审美活动相比,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我们之前讲过,这里再做一些补充。
审美活动是到处都存在的。人们的衣食住行中都存在审美。人的活动中无处不存在审美。而各种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是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那么作为艺术之一种的文学,与其他艺术中的审美活动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呢?
(一)文学审美活动具有广阔的包容性
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有巨大的功能。词语可以与世界上一切事物发生广阔的联系。世界上一切人物、事件、场景、色彩、声音、气味、感觉、知觉、想象、情感、心态……无一不可以用词语符号表示出来,并间接地刺激人的感官。只要作家创作需要,那么大至无边的宇宙,小至一个人一刹那的细微的心理变化,都可以用词语加以描写、表现。凭借语言符号来把握世界的文学,其描写具有无比的广阔性和丰富性。黑格尔说:
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远为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由诗加以形象化。[1]
黑格尔在对比中凸显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征,这是符合实际的。例如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描写生活的广阔程度是任何艺术都无法达到的。人们称它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称它为全景小说,是毫不夸张的。王希廉(号护花主人)评《红楼梦》时,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扁(匾)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畜养禽鸟,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物则方正阴邪,贞**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外洋诗人,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倡(娼)妓优伶,黠奴豪仆,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皆有。事迹则繁华筵宴,奢纵**,操守贪廉,宫闱仪制,庆吊盛衰,判狱靖寇;以及讽经设坛,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寿终夭折,暴病亡故,丹戕药误,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并吞金服毒,撞阶脱精等事,亦件件俱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遗。[2]
像《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其反映生活的丰富广阔,不要说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特别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艺术难以表现,就是一百集电视连续剧也无法再现。不但文学描写生活的广度别的艺术无法相比,而且文学描写的细致入微、深入曲折的程度也是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例如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春之声》写主人公岳之峰从国外归来之后坐闷罐子车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度春节的内心感受。故事十分简单,可对主人公心态的描写的细致、深入、微妙是惊人的。王蒙在解释自己这篇小说时曾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放出去都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年春节前夕里的闷罐子车里的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3]《红楼梦》之所以能把生活展现得如此丰富宽阔,《春之声》之所以能把生活描写得如此细致入微,这不能不归功于语言的神力。文学如果不是借助语言,就不可能如此宽广如此细致地反映生活。
文学的这一特点充分地映现在文学审美活动上面。审美活动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审美可以融化生活的一切内容。所以文学的审美最为辽阔丰富。文学的审美对象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有崇高,也有卑下……就是说在文学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情感或拥抱或排斥或喜爱或憎恨一切,生活里的一切都可以被当作审美观照的对象,都可以成为作家和读者的诗意的过滤。文学审美活动所具有的包容性,是别的艺术所不可企及的。
(二)文学审美活动具有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比其他艺术更深刻。因为词语并非物质性材料,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词义是一种精神性表象,这样,“语言在唤起一种具体图景时,并非用感官去感知一种眼前外在事物,而永远是在心领神会”[4],人们的这种心领神会直接趋向认知、思考,便于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深入的把握。所以,我们不能不说文学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思想性的艺术,甚至可以直接称其为思想的艺术。一幅画,让我们看到一些构图、色彩;一首乐曲,让我们听到一连串声音;一段舞,让我们看到一些人体的姿态、动作……这些都可以给我们情绪以感染,也能给我们一些思想的启迪。但文学则除了给我们情绪的感染之外,还能给我们以大量的、强烈的、深刻的、理性的认识。马克思在谈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时说:“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5]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时也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到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的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多。”[6]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这两段话,不仅是在充分肯定英国和法国一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认识价值,而且也说明了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思想认识的深刻性特点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为什么巴尔扎克敢于宣称自己要做“法国社会的书记”,就因为他手里拿的笔不是画笔,而是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出蕴含深刻思想的语言文字的笔。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比其他艺术更能蕴含深刻的思想性,突出地表现在语言最为凝练的诗里。诗最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最具有哲学的深度。如“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这些诗句都有鲜明的形象,可形象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文学所蕴含的思想的深刻性在文学审美活动中同样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学的审美活动的一个特点,是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充分活跃起来。因为人面对的文学是一个言—象—意的结构,在审美活动中就不会停留在对作品表面的语言的阅读和形象的感受上面,而必然深入到“意”这个层面。换句话说,文学的审美评价活动必然要深入到文学的最深层的内容中。例如在文学审美评价活动中必然要追问这句话这个形象有何意味,这个悲剧是怎样酿成的,那个卑下的人物与社会的关系,等等。正是这种审美追问和随后的审美判断使思想的深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也因此,我们所说的文学中的审美评价,从来不是纯审美,不是什么审美主义。我们始终认为,文学中的审美具有一种溶解力,它可以把历史、道德、伦理、政治、民俗等一切都溶解于审美中。我一直使用一个比喻,审美就是水,而历史、道德、伦理、政治、民俗等就是盐,盐溶解于水中,体匿性存,无痕有味。但是现在有些批评我的人,就拿这个比喻做文章,说,你看,你不是把一切都让“水”冲掉了吗?这不是“唯审美论”是什么?我请这些人不要曲解我的比喻,我的意思是文学作为审美的形态,不能把它当成时代精神的简单的传声筒,要让思想倾向在审美的形态中自然而然展现出来,思想倾向不要特别标志出来,不要特别喊出来。表面看的确是审美形态,可“盐”——历史、道德、伦理、政治、民俗等——仍然在其中,只是它“无痕有味”而已。请问,“味”在不就是“盐”在吗?
[1]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页。
[2] 引文见曾祖荫等选注:《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29页。
[3] 引文见《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4]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页。
[5] [德]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86页。
[6] [德]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2-4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