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脱离实际
不能回答和解决社会转型后提出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当前的文学创作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出现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需要什么条件?构成伟大文学作品的要素是什么?作家的作品如何获得这些要素?伟大作家仅仅展现人民的生存状况和命运就够了吗?他们要不要通过其创作提出独特的深刻的思想?作家要不要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区别开来,显示出自己的思想个性?现在我们的社会是否仍然可以出现像屈原、陶渊明、李白、关汉卿、曹雪芹、鲁迅那样永恒的作家?作家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作家是否一定就要加入市场化的潮流?如网络文学成为一个更加庞大的文学创作群体和阅读群体,这和精英文化知识分子的创作构成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如何应对网络文学这支新军?如对于电影、电视等媒介的不断强大,文学如何自处?是加入它们的潮流,作为它们的同盟者,还是拒绝它们?文学是否可以划界独立发展?这两条出路的条件是什么?文学消费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能让那些更喜欢读图的人转向读书,包括读文学作品?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怎样的工作才是有效的?我想还可以列出许多问题。
文学活动是文学理论赖以存在的根基。但现在文学理论的现状是理论脱离实际,文学理论对这些问题或者是漠不关心,不予理睬;或者是虽然作了一些回答与解决,却显得力不从心,功效甚微。这就是危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中国20世纪90 年代社会转型所导致的。今天的社会已经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也不是80年代的社会,这是一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说熟悉是因为我们就生活其间,每天都感受到这类问题;说陌生是因为所遇到的问题是我们以前从未遭遇过的、没有认真研究过的。
(二)封闭和孤立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学科反复提到的一个提法,就是让文学回归文学自身,回归审美的家园,我们拒绝政治对文学的干预,力求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在批判了文学等同于政治后,提出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文学主体性、文学审美特性、文学的层面结构、文学的形象类型、文学语言、文学文体等问题,这在当时的“拨乱反正”时期,这样做是完全对的,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那个时代,文学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时代的先锋,是思想的尖兵,是引领风气之先的领域,文学理论的影响遍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但随着社会的变化,人文社会科学的变化,文学自身的变化,文学理论失去了昔日的风光,文学理论沉寂下来了;我们不去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自闭在文学理论自己的小屋子里。而这个时候,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蓬勃地发展起来。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传播学、影视学等更是勃勃有生气。文学理论似乎得了自闭症。这是我们的危机。这时候,文学理论界的一些中年学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引进了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引进是适时的,是力图冲破文学理论的自闭状态的,他们用文化视野来考察文学的问题,实现了视点的转换,这是有贡献的。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有两个弱点:第一,照搬的痕迹过于明显,缺少我们自身的问题意识,过于重视西方人提出的阶级、种族、性别这三个关键词及其问题。这几个关键词及其问题是针对英美社会提出来的,与中国的社会情况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社会问题主要是贫富不均、贪污腐败,环境污染,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受教育的不平等问题,高房价引起的百姓不满越来越严重,等等。我们的文化研究没有完全进入自身的问题域,而跟着西方去研究女权主义之类的问题,针对性不强。第二,一味扩大文化的概念,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把街心花园、咖啡馆、模特走步之类的问题也列为研究对象,结果所研究的问题溢出了文学活动的问题范围;更令人不解的是还有少数学者提倡眼睛的美学,为富人的时尚化、装饰化、时髦化做吹鼓手。其实这个问题威廉斯本人就意识到了,无限扩大研究对象是有问题的。他说:“对于文化这个概念我们必须不断扩大它的意义,直至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成为同义的。”既然文化与日常生活同义,那么文学理论岂不是要去研究“日常生活”本身吗?此种一味泛化的做法,引起学科意识的再度兴起,人们质疑这种文化研究是属于文学理论这个学科吗。
(三)学术研究浅表化
从80年代开始,我们在文艺学博士的论文中看到的是一个主题之下的论点“排队”,硕士论文更是这样。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连某些博导的论著也是如此。一篇论文,引文占了全篇的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五十,真正属于自己的阐述和分析很少。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相同或相似的论点被排起队来了,资料真是丰富啊,学问真是渊博啊。可是并不知道这些论点是在怎样的历史语境下产生的,为了回应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这样我们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历史化的研究,使我们只知道某些论点,对这些论点的深度就缺乏必要的理解。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大的方面说,就是“理解”。“理解”是非常困难的,要持久地关注某个观点,尤其要把它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弄清楚,要把它解决的问题弄清楚,要把它与其相似观点的区别弄清楚,要把研究它的意义弄清楚,要把它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弄清楚,要把这个观点变成自己的血和肉,变成自己的家产,而且能做到如数家珍。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论的批判性功能才能发挥出来。80年代以来,我们就看到了过多的生涩得让人看不懂的论著。这不是它的道理深奥到让人无法理解,而是作者没有真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拼凑上面,东摘一句,西凑一句,这完全是一种没有理解问题的浅表化、肤浅化的表现,不会分析问题的表现。这里并不是有什么大学问难于言传的问题。当然,我这里说的,主要不是表达问题,主要是对问题的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