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退避三舍(1 / 1)

退避是明慎之人走出困境的妙招。即使身陷绝境,他们也能以一个雅致的玩笑脱离最复杂的环境。所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位甚为伟大的队长,其勇气就是来源于此。拒绝他人有一种很好的方式,那就是变换话题,而最巧妙的就是假称话中所指不是你,而是另外一人。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21

当被强大的势力逼迫至陷阱边缘而又无法直接回绝时,小心的退避或者巧妙的转换话题都是明智之举,有时候这种方法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中世纪时,埃及接连打败信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国家,由于连年征战,国库亏空,国家运转难以为继,国王为此大伤脑筋,后来他开始打富翁麦启士德的主意,但又不好直接开口,于是,他巧妙的设了一个陷阱,本来胜券在握,可结果却令其大失所望。

国王以请客名义请来麦启士德,中途开始执行他的陷阱计划:“麦启士德先生,久闻您才高八斗,机智过人,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麦启士德赔笑说:“大王过奖,我不过酒囊饭袋而已。”国王继续说:“听说你对宗教深有研究,那么,请你说说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哪一个才是正宗?”麦启士德沉默了一会儿,知道其中有诈,不管怎么回答,可能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他灵机一动,计上心头:“请您听我讲一个故事,就会有答案。”国王点头答应。

从前,有个财主,腰缠万贯,钟鸣鼎食,但是他唯独钟爱一枚戒指。临终前对儿子们说:“谁得到戒指谁就是一家之长,继承家业。”几代过去了,这枚戒指成了传家宝。当戒指传到第六代时,此人有三个儿子,个个正直优秀,他无从选择,于是,私下里找能工巧匠又打了两枚一样的戒指,并分别传给了三个儿子。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讲完故事后,国王若有所思。麦启士德笑着说:“三种宗教就像这三枚戒指,人们当然各自以自己的信仰为正宗了。”一时间国王无言以对。

麦启士德巧妙地回答了国王的问题,既逃脱了国王的陷阱,又不至于得罪权威,真可谓一箭双雕。当年赫鲁晓夫面对记者不怀好意的刁难,他机智幽默的回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苏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了批判、揭露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报告,引起一片哗然。由于赫鲁晓夫曾是斯大林最器重的部下,人们认为他早就应该当面指出斯大林的错误,而不是在他死后,于是在党代会上,有人当众递上一个纸条:“那时候你在哪里?”面对这样的问题,赫鲁晓夫一脸尴尬,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当众念字条上的内容,然后对台下大声喊道:“谁写的这张纸条,请站起来。”人们开始害怕,尤其是写纸条的那个人,害怕被报复,全场一片寂静,于是他又重复了一遍,现场仍然毫无反应。又过了几分钟,赫鲁晓夫突然说:“好,我告诉你,当时我就在你在的那个位置。”

面对尖锐的非难,赫鲁晓夫做了高明而诚实的回答,既不失面子,又没有辩解之嫌,同时,为自己赢得了机智幽默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