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持不下的僵局是谈判中最有力的一种战略。没有比它更能试探出对方的决心和实力的了。虽然如此,大部分的人仍不希望有僵局发生。
许多事实可以证明,每当陷人僵局时,人们往往会有受挫的感觉。
有一位精神病医师曾把僵局比喻为精神错乱的现象。他指出,一个人最怕的乃是孤立,人们常常竭力地避免使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破裂,人们宁愿歪曲事实,也不愿和朋友搞僵。
无数次谈判经验使人们体验到,一旦开始谈判,就希望能顺利和对方达成协议,完成交易。因此,每当谈判陷入僵局时,自然而然地会感到气馁而失掉信心;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扪心自问:“假若我不曾这么说或这么做的话,情况是:否会不同呢?”、“假如我的上司知道了这种情况,会怎么样呢?”、“我应该接受对方最后一次的出价吗?”、“这个僵局对我们的声誉有没有影响呢?”这些问题往往会缠绕着谈判者。
也难怪谈判者怕僵局,特别是当他们在一个大公司服务时,一个坏的合约总比破裂的谈判更易于向上司交差。更糟的是,当别的竞争者只要再做点让步,就可能抢走生意时,僵局的压力就变得愈大了。而此时,谈判者不要忘记可以用僵局来缓和对方的态度,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僵局如同其他战略一样,有时是值得考虑采用的。当然没有任何战略是永远适用的。在没有上司支持的情况下,即使这种战略有效,谈判者也往往不愿冒险而使谈判失败。
上级应该如何才能帮助他的属下使用这种战略呢?他必须改变职员视僵局即为失败的观念,接着要鼓励他们视僵局为全盘计划中的一种战术而善加运用它,并且和他耐心地合作,最后就能够打破僵局而获胜。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保证僵局并不等于失败,告诉谈判者应该具有不怕因僵局而引起别人怀疑他们商业判断力的勇气。
这种战略是对双方实力和决心的严格考验。在打破僵局后,买主和卖主的态度一定会变得和缓些,如果双方仍想维持面子的话,那就更容易达成协议了。所以那些愿意尝试这种战略的人,往往都能够达成更有利的交易,不过大家都晓得,这是个带有高度风险的战略,有时候僵局会就此僵住了,以致永远无法达到和解,使双方感情的破裂。
所以,间接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谈判者在不碍情面的情形下,悄悄地放弃原先的目标。
而某些需要更改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这种半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加以修正。以下所列就是用间接的沟通方式,来补充正式会谈不足的几个方法。
·有礼貌地结束每一次的谈判。
·在正式谈判之外,另外再找地方秘密讨论。
·以价格变动为由来探测对方的意见,或者故意放出谣言。
·故意遗失备忘录、便条和有关文件,让对方拾取而加以研究。
请第三者做中间人或见证人。
组成委员会来研究、报告和分析。
·通过报纸、刊物或广播的媒介传达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