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后天努力弥补“交流恐惧”(1 / 1)

你是否有过不想与人交流或者害怕当众讲话的时刻?你是否觉得只有自己是这样的?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心理倾向,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卡耐基曾经对自己的学员以及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其中80%~90%的人都产生过不敢当众说话的恐惧感和与人交流的畏难情绪。从某种程度上讲,“交流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仍有那么多的人能够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思维逻辑从不混乱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能够在舞台上妙语连珠,从外表上看不到一丝慌张呢?很简单,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这种不足,从而弱化在交流时的恐惧与紧张。

那么,怎样才能够克服当众讲话的恐惧与紧张呢?下面便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

1.找到恐惧的根源

俗话说:“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要想克服当众交流的恐惧,首先应该知道恐惧的根源在什么地方。虽然心理学家认为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且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地存在,但每个人对不同事物的恐惧的诱因是有差别的。有些人的恐惧可能来源于幼年时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而产生的心理阴影,有些人的恐惧可能来源于对未来的担忧,还有一些人的恐惧可能只是出于性格上的自卑。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恐惧原因属于哪一种,然后再有意识地消除这些恐惧根源。

2.做些简单的动作

有研究表明,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在与人交流时的紧张情绪,比如人们最常说的也最常用的深呼吸。做这个动作很简单。首先用鼻子深吸气,让气体慢慢地流经你的腹部,然后到你的胸部,等腹、胸部膨胀到极限,屏气几秒钟,再慢慢地从鼻孔呼出这些气体,并轻轻地说声“放松”,只要几秒钟,你的情绪就能放松下来。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通过散步、运动、放松肌肉等来缓解紧张。这些动作做起来都很简单,对场地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大家紧张时不妨一试。事实上,很多当众讲话的高手在开始讲话之前,都经常会做一些这样的动作来放松自己。

3.事前做好准备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演说简短有力,非常有艺术性和感召力。曾经有朋友问他做一次演讲需要准备多长时间,他说:“这要看情形而定。如果只讲10分钟,要提前一星期做准备;如果讲15分钟,需要提前3天做准备;如果讲半小时,需要提前1天做准备;如果讲1小时的话,那么,马上可以开讲。”

很多人会纳闷,威尔逊的言外之意究竟是什么,是想说准备工作重要呢,还是说准备工作可有可无?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的话:如果你想做一个高水准的演讲,就要多做准备;如果你只想像和大众拉家常一样地聊聊天,那么随时都可以开始。事实上,即便是那些最顶尖的演说家,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上台演讲也难免会心慌。那么,他们为什么依然能出色地完成演讲呢?很显然,是经验在起作用。但话又说回来,经验难道不是他们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吗?所以说,想克服当众讲话的恐惧和紧张,准备工作不可或缺。

4.平时勤于练习

任何能力都是培养或训练出来的,当众讲话自然也不例外。虽然站在舞台上对大众讲话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但与一般大众交流是社交的基本功。此时,不管听众人多人少,你都要把它当作自己练习口才、磨炼心智的试验场。如果对方谈论的话题你不擅长,那就先缓一缓。一旦大众谈论的话题是你比较擅长的,那就果断一点儿,把自己当作东道主,可主动地发起话题,大声地发表你的观点。如果这次你能够把自己擅长的话题讲开了,那么下次即便面对你不擅长的话题,你也敢讲,而且能够讲得头头是道。

除了在社交场合练习之外,你也可以下载一些录音软件,把你私下练习的内容录下来,然后通过重播发现问题。你也可以把这些录音发给朋友,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时候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出丑,因为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当众交流达人或演说家们曾经经历过的。

5.直面你的恐惧

一般情况下,避免恐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远离让你恐惧的事物,另一种是直面你的恐惧。在恐惧面前,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如果你不采取热诚主动的态度去与周围的人交往,恐惧就会像洪水猛兽一般侵蚀你的心灵,让你的肌肉因过度**而无法控制。因此,我们应直面恐惧。如果当众讲话会让你紧张,那就别怕失败,多试几次;如果在舞台上讲话让你恐惧,那就私下营造氛围,多练习几次。当你习惯于直面恐惧的时候,恐惧就会悄无声息地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