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遇到的各种**更多,处理的人情世故更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原则,该为的不为,不该为的乱为,则结果可想而知。另外,如果一个人没有原则,则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到头来,除了勉强自己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之外,还无法博取对方的好感。相反,那些始终坚守原则的人,除了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别人之外,还可以为自己赢得持久的声誉。
1986年,哈佛大学举行建校350周年的庆典,打算邀请里根总统发表演讲。能获得哈佛大学的邀请,里根总统自然十分高兴,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哈佛大学能够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总统的这个附带要求让校长很头疼,便将此事提交大学董事会进行讨论。
董事会很快就此事做出了决定,并给里根总统写了一封信,说道:
“尊敬的总统先生,很抱歉,我们不能答应你的要求。我校的学术称号只能授予那些在学术上获得非凡成就的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既不是障碍也不是台阶,作为哈佛大学董事会的成员,我们只有维护本校学术声誉尊严的权利。”
看到这封信后,里根很失望,也很尴尬,自然没有脸面去参加校庆了。这本来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却一时间传为佳话,让哈佛大学的名誉更响。在众人看来,哈佛大学有原则,不因对方的身份而放弃自我的尊严,从而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总统的要求。
哈佛大学能够在成立380年后,依然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学府的顶端,和它对自己原则的严格坚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立校如此,做人更该如此。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仅对自身的独立性大有帮助,而且对拒绝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一旦坚守原则成为你做人的标签之后,别人就会知道什么事可以找你帮忙,什么事即便找你也没用。以前人们常讲“人红是非多”,其实,当你的原则性很强时,很多是非、烦琐之事也就会离你越远。
有原则的人就像是长在土里的参天大树,没有原则的人就好像随风倒的墙头草。有的人会以变通为借口来强调灵活性的价值,从而不停地改变自己的行事法则,去迎合他人的要求,实际上只是内心怯懦罢了。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原则和行事标准,主要差别在于,有的人会极力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有的人则会见风使舵,随意改变自己的原则。客观来讲,坚守原则和灵活处世虽然各有各的优势,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将两者做泾渭分明的区分,而且也不是说有原则就不可以灵活变通。其实,真正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两种人的混合体。他们既善于灵活变通,又能够做到不违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