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拒绝他人很难呢?其主要原因无外乎感觉不好意思。如果说熟人之间的不好意思还情有可原,那么在拒绝陌生人的时候,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来自何处呢?当然,与那些大大咧咧的人相比,适度的不好意思会彰显你的矜持,突出你的气质。不过,当不好意思的心理大肆蔓延,已经达到了你无法控制的地步时,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还不够成熟。唯有成熟的人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拒绝正是人们拥有的权利之一。
西方国家有专门研究拒绝艺术的机构,他们强调,现代人应该培养这样一种意识:“你不必为拒绝他人而不好意思,你有说‘No’的权利,这是你的自由。”在拒绝的时候,你大可以举止坦然、态度明朗,这样做也可以避免他人的误解或猜疑。有时候,因为不好意思,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表达上不清不楚,这样很容易让对方产生反感。越是这样,越会刺激人的紧张心理,结果也就越不好意思。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有时候,就算对方对你的拒绝不理解,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但只要你的态度够坦率,语言够明朗,那么对方也会受到感染,开始反思,进而弱化自己不愉快的心理。但如果你在拒绝时像做贼一样感到心虚,对方便会变本加厉,从而也加剧了你拒绝的不合理性。也就是说,当你拒绝了对方之后,你的拒绝是否合理并没有形成最终的定论。如果你问心无愧,并坦然地表现出来,合理性的天平就会往你这边倾斜;如果你心中有愧,并以一种尴尬的表情呈现出来,合理性的天平就会向对方那边倾斜。
程言刚谈了一个女朋友,周末约好和对方一起吃饭、看电影。结果,饭刚吃到一半,老板突然打来电话,让他去公司修改一个急用的方案。虽然他向女朋友做了解释,但对方因为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甚至有好几次打电话,女朋友都不接。其实那个方案的主要负责人并不是程言,只因为他平时比较热心,而且拿着公司的钥匙,所以大家遇到什么事都喜欢找他帮忙。不过,自从上次因为工作上的事影响了和女朋友的关系之后,程言就暗下决心,以后老板再让自己在周末加班时,一定要果断拒绝。果然,没过两个星期,老板又因为方案的事情,让程言去公司。这次,程言虽然没有特别的安排,但还是拒绝了。结果,第二天到公司的时候,他被老板大骂了一顿。程言很委屈,心情很差劲,当天晚上和女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没忍住,冲她发了脾气。最后,女朋友饭也没吃,摔门而出。
我们仔细分析程言的故事会发现,拒绝作为人的权利要经常使用才会发挥作用,如果你总是不用,偶尔用一次,则非但得不到他人的体谅,还会引发他人的指责。这就好比你总是帮室友扔垃圾,可是有一天你心情不好,或者忘了,没扔垃圾,结果室友还责怪你变懒了。通常,不懂拒绝的人的内心一般都较为敏感,此时再遇到他人蛮不讲理的指责,就会难受。所以说,我们要将拒绝作为自己的权利,但也要学会合理驾驭它。如果你以前压根就不知道拒绝为何物,在运用拒绝这个权利时就要一步一步来,不能一说拒绝,就立马对所有人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