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择合适材料(1 / 1)

领导演讲纵横 肖胜平 491 字 5个月前

材料运来了,像个小山一样堆在你面前。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哪些更合适,哪些不够好?

选材料是一个技巧活。会选的沙里淘金,不会选的买珠还椟。总的来说,选材有几大原则:真实可靠、有说服力、材料宜新,有典型性。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1.真实可靠

用一个虚假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支持自己的主张,会让你的演讲变得不可信。在你的材料的真实性上不要想当然,也不要怀侥幸心理,更不要把听众当傻瓜愚弄。网络时代的虚假信息、小道消息更加泛滥,如何鉴别是一种本领。例如不久前有国内媒体指责韩国某媒体,其“罪行”是韩国媒体称孙中山是韩国人。这则新闻引来不少媒体的跟进。结果,几天之后,真相大白——这是一则假新闻,那家韩国媒体根本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样的假新闻,要证伪其实不难,但还是有很多有名的媒体“想当然”地轻信了,这个错误对于媒体本身的可信度是一个打击。如果你引用类似的假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无疑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在你选取材料时,一定要尽量确保材料真实可靠。如一时无法证实真伪,就应该忍痛割爱。

2.有说服力

我们前面说过:演讲属于主题先行。因此,你在材料的取舍上首先要看它能否有力地支持主题或为主题服务。凡是更能突出、烘托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否则就放弃。

3.材料宜新

老掉牙的材料不如新材料。日新月异的今天,过去的经验、理论、数据今天不一定适用。一些著名的演讲大师尤其注重在“新”上做文章,他们的材料里,有“昨天发生的事”,甚至有些是在演讲前几分钟从报刊或网络上的传来的信息。有一家公司正在为上市而作前期准备,公司董事长在召开中上层领导会议时这样说:“在我赶来这里的路上,从电脑里得到一个消息:X公司的上市计划受挫。他们之所以受挫,是因为……”这样的讲话,比分析N年前的案例要吸引人得多,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你的演讲稿写好后,临登场前的那几天,还应该留意一下报纸与网络,如果有相关的材料,要及时补充或替换进稿子里。

4.有典型性

所谓有典型性,就是具有代表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对于偶然的、个别的、表面的东西,应该坚决摈弃。

以上所列的四点,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有时也会彼此产生冲突。具体如何权衡把握,要因事而变。但不管如何,真实性是排在第一位的,对材料的取舍有“一票否决”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