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具有超强的说服力(1 / 1)

领导演讲纵横 肖胜平 592 字 5个月前

恰当的引用数据不仅能够使演讲形象生动,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演讲本身的说服力。在人们的意识中,富含精确的统计数字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定量的说明比定性的描述更具可信性。演讲者应当抓住听众的此种心理,恰当地引用精确的数据来增强事实的可信度。

数字本身就是理性的,再无知的人、倔犟的人、狡辩的人,在数字理性的光辉下也只能服气。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世界里,我们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用的一切,几乎没有不涉及数字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数字或多或少会产生麻木或厌烦的感觉。这种感觉客观存在。所以,除非必要,我们不要老是背书似的说出数字。一长串的冷冰冰的数字,让别人听了感觉缺少了人情味。

在运用数字时,领导者应该尽量给数字注入生命与活力,让其不那么僵硬。著名的民营企业家鲁冠球在记者问到万向集团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时,这样陈述:“搞企业,阿拉伯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万向集团30多年持续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奋斗10年添个‘零’。上世纪70年代,企业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的最高年收入为l万元;80年代,企业日创利润10万元,员工的最高年收入为10万元;90年代,企业日创利润100万元,员工的最高年收入超过了100万元。2001年,企业日创利润300万元,员工的最高年收入为303万元。如今万向的发展正处于二次创业攻坚战的第一阶段,下一个奋斗10年添个‘零’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日创利润1000万元,员工最高收入1000万元。”

鲁冠球的话,比我们常见的一些企业家喜欢用的诸如“艰难”、“挑战”、“奋起”、“自强”、“展望”之类的空话,要实在得多。既有条理,又有内容,一目了然。他所列的数字,也因为有了“奋斗10年添个‘零’”这条主线,而不再那么枯燥僵硬。

让数字与你所面对的对象的联系更加密切,也是让数字“活”起来的一个方法。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如你在会议上提出一个优化方案,开场白为这样的:“如果公司采纳我的这项提议,则每个月可以为公司节省开支35万元。”开场白是这样的:“如果公司采纳我的这项提议,则每个月可以为公司节省开支35万元,这笔钱若用在改善福利上,即使是只用50%,每月我们人均也可以增加800元。”前后两个对比,无疑后者更令人感到有吸引力,不枯燥。

我们前面说过:事实胜于雄辩。而精确的数字,其实就是铁的事实。值得在此提醒读者的是:数字的说服力建立在真实与准确上。虚构、编造的数字,或许也可以满足你一时的说服,但信用一旦破产,恐怕以后说什么也没人相信了。而模糊的数字,什么“大约是”、“我估计达到”之类的数字,其说服力要弱得多。因此,平常你不妨留心一些可能会用得着的一些数字,或者在与人谈论某件重要的事情前先搜集一些相关数字作为准备。这些数字来源越权威越好,你最好同时记住数字的来源,以便引用起来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