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伟大的母亲(1 / 1)

阅读赏析

看过了模范夫妻和模范父亲,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昆虫界的伟大母亲。在本篇中,你将详细了解到满蟹蛛母亲是如何为幼虫付出一生的,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无私所感动。

阅读批注

蜘蛛界有一个神奇的存在,它虽然是蜘蛛,但是它不会织网,而且它的前腿比后腿更强壮,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它就是满蟹蛛。

满蟹蛛不会织网也不用织网,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力气,轻松拧断猎物的脖子,所以它只要悄悄地潜伏在花丛里等猎物自己上钩就行了。

我想亲眼看看满蟹蛛是如何捕食的,我等了会儿,正好看到一只蜜蜂飞过来了。勤劳的蜜蜂只顾着采蜜,完全不知道它的天敌正向它靠近。

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不一会儿落在一朵满是花粉的花朵上。满蟹蛛在小蜜蜂全身心工作的时候已经悄悄地来到了它身后。小蜜蜂太认真了,近乎忘我地工作,而此时,满蟹蛛已经做好了准备,它一下子抓住了小蜜蜂的脖子。[1]

虽然小蜜蜂试图反抗,用蜂针刺它,但是这简直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只一眨眼的工夫,可怜的小蜜蜂就放弃挣扎,一命呜呼了。

满蟹蛛的进食方式和蚊子差不多,我看它吸干小蜜蜂身上的血,满意地晃着身子再次躲进花丛里。[2]

我观察了它一天,亲眼看到了它是如何捕食的。一天下来,满蟹蛛收获颇丰,把自己喂得饱饱的。我还想知道它接下来会做些什么,于是偷偷地跟着它一起回了家。

满蟹蛛十分聪明,它知道怎么能让自己捕捉到更多的食物。岩蔷薇花朵大、花期短,小蜜蜂们很喜欢在它身上采集花蜜。[3]满蟹蛛便投其所好,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岩蔷薇的高枝处,这样它就可以随时随地在家门口等着猎物送上门了。

我很好奇它们是怎么在高高的岩蔷薇树枝上产卵的,我观察了几天,终于等到一只满蟹蛛要生宝宝了。

岩蔷薇高高的树枝上有一些卷起来的枯叶,满蟹蛛打算把刚生下来的小宝宝放在那里。满蟹蛛妈妈轻轻摆动身体,鼓鼓的肚子产出了许多丝。它用这些丝织出一个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小袋子,一部分露在外面,剩下的部分用树叶遮住。

满蟹蛛妈妈把刚生下来的卵装进这个袋子里。接着它又用丝织出一个盖子把袋子封起来,然后在它的旁边织出一个顶棚,盖住弯曲的叶尖。这是它的房间,它要住在这里守护它的孩子们。

生产之后满蟹蛛妈妈非常疲惫,不过此时若是有危险分子靠近它的孩子们,它会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迅速爬出房间,对付敌人。

我想印证一下这是不是真的,因此做了个实验。我用一根稻草去骚扰它的巢,满蟹蛛妈妈马上给予回击。我试图把它诱骗到别的地方去,它始终不上当,一直守在孩子们身边。尽管非常疲惫了,但现在的它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始终保持一级战斗状态。[4]

我无意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出于天性它们会拼命保护自己的幼崽,但它们分不清哪些是亲生的,哪些不是。为了印证这个有趣的现象,我故意弄了一个假的巢出来,然后悄悄把它转移过来,它果然没有一点儿反应,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的家被调包了。

五月底,满蟹蛛妈妈的产卵期结束,它们就不会再出门了。我看它那么瘦,用瓶子给它装了几只蜜蜂,但是,它好像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满蟹蛛妈妈越来越瘦,皱纹也越来越多。[5]我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真怕它就这么死了。直到几天后,我才弄明白它为什么这么做,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它一直都在等自己的孩子出生。

满蟹蛛的小袋子外面裹了一层树叶,袋子不会自己裂开。而刚刚出生不久的小满蟹蛛身体瘦弱没有力量从里面钻出来。所以,满蟹蛛妈妈要负责把它的孩子们从这个小袋子里救出来。满蟹蛛妈妈不会让自己轻易死去,它会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等它的孩子们,直到确定它们安全了,才会安心地闭上眼睛。[6]

七月,小家伙们出生了。

我把它们放在一张桌子上,桌子上摆满了树枝。不一会儿,小家伙们爬到树枝上开始不停地向外吐丝,做成了一条长长的缆绳。接着,我看到它们抓着缆绳往上爬。它们爬得正起劲,忽然来了一阵风,把它们全都吹了起来。它们随风飘**,像一个个光点般被吹到附近的一片墨绿色的柏树林里。[7]

有的小蜘蛛抓不住被吹了下去,剩下的一些还在拼命地坚持。我看着它们一个个消失,颇有感慨,哎,如果想要再见到它们,大概要等明年春天了。到时,它们已经长大,可以自己捉蜜蜂了。

阅读赏析

昆虫界并不缺少伟大的角色。从前面几篇文章里,我们认识了齐心协力的夫妻、勤劳的父亲,本篇文章中,用毕生精力抚育幼虫的满蟹蛛母亲则让我们再次被感动。

不同于人类,动植物和昆虫并不具有复杂的思想,也很难用个性划分,它们的很多行为往往出于生存繁衍的本能,并不具有复杂的动机。因此,在描写它们的行为时,往往需要作者进行解读,在符合它们本性的同时,赋予它们人类的思想、语言和情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写物(包括物体、动植物等)时十分常用,这也是让文章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的诀窍。需要注意的是,拟人不能脱离和违反所拟物原本的特点,也不能违反事物原本的规律。在《昆虫记》中,你还会看到更多拟人手法的成功运用,让我们继续阅读,逐渐体会拟人写法的妙处吧!

阅读延伸

1.作者从哪些角度证明了满蟹蛛是“伟大的母亲”?

2.文中有多处对满蟹蛛建造巢穴的细节描写,试分析这些写法的作用。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分析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

[1] 动作描写 满蟹蛛的逼近让整段叙述充满了紧张感,对满蟹蛛潜伏和捕猎的动作描写将它塑造成一名优秀的猎手,它熟练的捕猎动作也解释了“满蟹蛛不用织网”的原因。

[2]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满意”和“晃”生动地展现了满蟹蛛饱餐后得意的样子,也进一步印证了满蟹蛛作为捕食者的威力。

[3] 环境描写 岩蔷薇是蜜蜂的食物来源,也是满蟹蛛的猎场。这一段环境描写交代满蟹蛛捕猎的环境,也引出下文对满蟹蛛如何产卵的描写。

[4]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作者写满蟹蛛妈妈在面对威胁时始终保持警觉的样子,生动刻画了它尽职尽责的形象,紧扣标题“伟大的母亲”,让读者对满蟹蛛妈妈的“伟大”产生更具体的认知。

[5] 拟人 “皱纹”本是人类老化的特征,此处用来形容昆虫,其实是作者用写人的手法写昆虫,极尽生动地呈现出满蟹蛛妈妈生产后日渐苍老的颓态。

[6] 拟人 满蟹蛛妈妈在生命的最后依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虽然满蟹蛛可能不会有人类的思想,但作者却让我们相信了它出于本能的伟大母爱。拟人手法的运用,成功地赋予了满蟹蛛人类的感情,也让读者深深地被它感动。

[7] 比喻 作者将新生的小满蟹蛛比作光点,体现了它们又轻又小的特征,这些尚且弱小的新生命就这样跟着风离开家,想必作者也在为它们担心吧!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佛将它们随风而去的场景再现在我们眼前,看到小满蟹蛛即将开始未知的一生,读者也真切地体会到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