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水中的采珠人(1 / 1)

探索思考

采珠人?采集珍珠吗?是的,没错。在人工养殖珍珠尚未兴起的年代,采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阅读批注

尼莫船长注定要在海上度过一生,他甚至在海底最隐秘的角落为自己和同伴准备了安静的坟墓,在那个“不会受到鲨鱼和人的侵犯”的地方,他将永远与大海为伴。

对于船长,康赛尔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尼莫船长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可惜船长像一位隐者一样,主动放弃了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而选择在海洋中追寻自己的理想。

不管怎样,我们的旅行还在继续。不久之后,我们穿过赤道,又回到了北半球。1月27日,我们驶入印度孟加拉湾入口。晚上七点左右,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呈现出乳白色的神奇光景,虽然夜空中星光灿烂,但与乳白色的海水相比,星星都显得有些暗淡。[1]站在平台上,面对这奇怪的现象,康赛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跟他解释,这种看起来像牛奶一样的海洋就叫“奶海”,在安波阿纳沿海的海岸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大面积的白色波浪出现,这些白色是由水中众多的纤毛虫导致的,它们的身体非常细,会发光。这些会发光的小动物非常多,长达几法里,看起来就像把牛奶倒入了海中一样。

当然,这一奇观也没持续多久,到了午夜时分,海水的颜色恢复了平常。

鹦鹉螺号继续向前航行,第二天,当我再次登上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测定位置后,我确认那就是锡兰岛,它就像挂在印度半岛南端的一颗珍珠,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岛屿。[2]我回忆着地理书中关于锡兰的表述。这时,尼莫船长和大副出现了。

尼莫船长摊开他的航海图,在上边仔细观察一番,然后转身对我说:“锡兰岛以采集珍珠闻名于世,教授先生,您想不想参观一下采珠场?”

“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太好了,船长。”

“参观采珠场倒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只不过,我们只会看见采珠场,看不见采珠人,因为采珠的季节还没有到来。但这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就出发。”[3]这样说着,船长对大副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船下沉到水中,加速前进。

尼莫船长继续说道:“全球很多地方都出产珍珠,孟加拉湾、印度海、日本海,还有美洲的巴拿马沿海、加利福尼亚湾,都出产珍珠。但只有在锡兰,采到的珍珠最为上乘。”

我点了点头,对船长说的话表示赞同,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采珠人的事情,地理书中只写到了锡兰的珍珠,并没有写到锡兰的采珠人。面对像尼莫船长这样的“百科全书”,我自然不能放弃机会。

“珍珠贝生活在水下,采珠人只能潜入到水中采集珍珠,不过,这些可怜的采珠人没有办法在水下待很久,他们在水下憋气,最多能持续三十多秒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会急匆匆地把能够抓到的珍珠贝放进一个网兜里。在水下憋气是一件很伤身体的事,一般来说,这些可怜的采珠人都不长寿,因为他们身上会有很多伤病。”

“是呀,这是一个悲惨的职业,它只是满足那些过着奢侈生活的权贵的虚荣心而已。”我说,“您知道每天一艘船能采到多少珍珠贝吗?”

“最多也就是四五万只吧。不过,我之前听说过,在1814年的时候,英国政府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派很多人来这里为政府采珠,潜水者在二十天内采集了七千六百万只珍珠贝。”对于这些一般人难以记住的数字,尼莫船长总是如数家珍。[4]

“这么多只!”我问,“那些辛苦的采珠人应该能得到不少报酬吧?”

“正相反,教授先生,这些采珠人的报酬少得可怜,他们每周只能挣到一美元。”

“就这么点儿钱?可怜的人们,那些雇佣他们采集珍珠贝的人都发财了,可这些可怜的采珠人却没有赚到钱!真是一个不公正的世界!”我愤怒地说道。[5]

“没错!我们往前行驶,如果能碰到提前来采集珍珠的采珠人,我们就可以观察他们是怎么干活的。”尼莫船长一边指挥着助手朝锡兰岛的方向开进,一边向我解释着采珠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这时,他想到了什么,问道:“阿洛纳克斯先生,您不怕鲨鱼吧?”

“鲨鱼?采珠场有鲨鱼吗?”我惊叫。

“到底怕不怕?”尼莫船长又问了一遍。

“说实在的,船长,我跟鲨鱼并不熟。”我尴尬地笑了。

“我们这些人对鲨鱼司空见惯了。您见得多了就会熟悉的。放心吧,我们会带武器,运气好的话,我们甚至可以顺手打到一条鲨鱼。”[6]

说起这一切,尼莫船长语气很从容,好像打到一条鲨鱼是家常便饭。说完,尼莫船长离开了客厅。我摸摸额头,擦掉额头上渗出的几滴冷汗。

没过多久,康赛尔和尼德走了进来,他们看起来非常开心,大概是因为尼莫船长也邀请了他们一起去参观采珠场,但很显然,他们还不知道会有鲨鱼在采珠场等着我们。

对于采珠的事情,康赛尔显得兴致勃勃,这并没有让我感到意外,康赛尔一直是一个好学的人。让我没想到的是,尼德对采珠的事也很感兴趣。

尼德若有所思地说道:“在参观采珠场之前,我们最好是先了解一下,先生,您能告诉我珍珠是什么吗?”

我思考着怎么回答他:“对不同的人来说,珍珠有不一样的含义。对诗人来说,珍珠是大海流下的眼泪;对于东方人来说,珍珠是凝固了的露珠;对于女人来说,珍珠是一件晶莹剔透的首饰,它光彩夺目;对于化学家来说,珍珠是磷酸盐和石灰碳酸盐的混合物;对于博物学家来说,珍珠只不过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分泌螺钿质器官的一种病态分泌物。”[7]

我用这样的语言回答着他的问题,但我心里想,他们根本不知道会遇到鲨鱼的事,知道的话尼德就不会这么淡定了,他一定会暴跳如雷。我没把这件事告诉他们。

夜色已深,我很早就躺下了,但却在梦里遇到了鲨鱼,长着大嘴的鲨鱼游到我身边,张开血盆大口,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我从梦中惊醒,在黑暗中坐到了椅子上。[8]

刚刚到凌晨四点,尼莫船长的助手就通知我们:要出发了,尼莫船长正在客厅等待。穿好衣服来到客厅,船长领着我走到通往平台的中央楼梯。尼德和康赛尔已经在小艇上等着我们了。

天还没亮,大块的黑色云彩背后,有点点星光闪现出来。[9]我的心里有些沉重的感觉,在微弱的星光照射下,我的眼睛顺着小艇将要驶去的方向,向前看去。

尼莫船长、康赛尔、尼德·兰德和我,一起坐在小艇后面。可以看出来,康赛尔和尼德都有些按捺不住的兴奋,但我想的是,如果我们被鲨鱼咬到,肯定小命不保,昨晚的噩梦时时回**在我的脑中。这是一趟危险的旅途。

小艇向南面划去,水手们不紧不慢,我注意到,桨吃水很深,这说明桨手们划得非常卖力。他们的动作很有节奏,每十秒钟划一次,这是军队中战船常用的划船节奏。[10]将近五点半,晨曦微露,海岸的轮廓依稀可辨。我们到达了离岸边不远的采珠场。果然,这里没有一条船,也没有一个采珠人。

半个小时后,太阳出来了。熹微的阳光驱散了黑色的云彩,光亮慢慢爬上了海面,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陆地了,上面稀稀拉拉地生长着几棵树木。尼莫船长做了个手势,锚被抛下了水,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水手递过来三件潜水服,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把厚重的潜水服穿在身上。康赛尔和尼德已经戴上了金属头盔,这时候,我们既听不到对方说了什么,也没办法主动说话。正在我犹豫要不要把有鲨鱼出没的事情告诉他们时,尼德的手里举起了一把大鱼叉,那是他在离开鹦鹉螺号之前,放在小艇里的,这让我放心了许多,我想,这大概是出于捕鲸人的敏感吧。[11]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一起跳入水中,跟着尼莫船长,我们经过一个缓坡,消失在水里。此时,太阳已经从天空中直射入水中,把水底照得足够光亮,最小的东西都看得见。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未曾见过的鱼类。海洋那么大,每种鱼类都能在海洋的某个角落找寻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它们生活在自己的领地里,安逸地在海中游动,觅食,只要人类不打扰,它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舒服地生活。

在这里,我发现了爪哇鳗,它们长得很像蛇类,细长的身体,肚子上的皮是苍白色的,太阳照在它们身上,如果不仔细看,会觉得它们是一条正在游动的发光的线。[12]

大约七点钟,我们顺着海流游到了珠母沙洲,珠母沙洲是珍珠的重要产地,数以百万计的珠母在这里生长和繁殖,出产珍贵的珍珠。不一会儿,尼莫船长突然停了下来,他招呼着我们游到他的身边,伸出一只手指向了水里的一个亮点。

我以为船长看到了大鲨鱼,不由得紧张起来,但仔细看后,我辨认出来,那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正在采珠的印度人。这个可怜的采珠人,他没有等到采珠的季节,就提前赶到了这里。我注意到,他的小船就在他头上方几英尺的地方停泊着。从船上跳入水中,他提着袋子,在水中采集牡蛎。在水中待不了多久,他就游回到水面,将袋子里的牡蛎倒进船里,然后又潜入到海水中,把摸到的牡蛎放入袋子。[13]如此重复几次,他在水中的时间,每次只有三十秒钟。[14]

看得出来他是个“老手”——动作熟练又认真,工作起来有条不紊,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打扰到他。当然,他也没有发现我们。

我直勾勾地盯着他,在确认他的周围没有危险时,意外却突然发生了。只见这位采珠人停顿了一下,然后受到惊吓似的从海中起身,猛地往上冲到了海面上。[15]

一个巨大的黑影在采珠人旁边出现,那是一条体形巨大的鲨鱼,它直直地朝采珠人冲过去。为了躲避这条凶猛的鲨鱼,采珠人沉入了水下。

看到这个令人恐怖的场景,我吓得一动不动,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凶猛的鲨鱼甩动着它有力的尾鳍,然后掉转头来,转眼间,翻了个身,它张开了嘴巴,眼看采珠人马上要被鲨鱼吞入腹中。[16]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旁的尼莫船长站了起来。我至今都记得尼莫船长英姿勃发的样子,他手握匕首,径直朝着那个庞然大物直扑过去,准备与它展开近身肉搏。这时,正准备咬住采珠人的鲨鱼也注意到了来势汹汹的尼莫船长,它晃动着身体,快速地朝船长游来。鲨鱼扑过去,就在要咬住船长的丝毫之间,尼莫船长敏捷地往边上一闪,灵巧地躲开了。大家都注意到,在躲开鲨鱼的瞬间,他将匕首直接插入鲨鱼的腹部。这场激烈的人鲨大战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匕首并没有插入鲨鱼的心脏,当鲨鱼转身回来时,鲜血从它的腹部喷涌而出,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它怒吼着,疯狂地搅动海水,冲过去,把船长压倒在身下。[17]我本想跑过去帮助尼莫船长,但我被面前的景象震慑住了,一动都不敢动。

这时候,尼德准备好了,正当鲨鱼张着血盆大口准备撕咬船长的时候,尼德手握捕鲸叉,如闪电般急速冲向鲨鱼。身为出色的捕鲸手,尼德果然名不虚传,他一击即中,直接将鱼叉插入了鲨鱼的要害,海水中的红色更深了,鲨鱼在海中挣扎了一会儿,开始抽搐,掀起的波浪把我们都掀翻了。过了好一会儿,它才完全死去。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船长救了可怜的采珠人,而勇敢的尼德又救出了船长。幸运的是,大家都没受伤。[18]

我们跟着尼莫船长来到采珠人身旁。当已经被吓晕了的采珠人睁开眼睛,我们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倒映在他眼珠中的四个奇怪的脑袋——穿着潜水服的脑袋。没有说任何话,尼莫船长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了他的手里。采珠人颤抖着双手接了过去,他的眼神里闪过了一丝好奇和感恩,无疑,对他来说,这一小袋珍珠就是他的救命钱,而我们,好像从天而降的神仙一样。

不一会儿,我们游回到了鹦鹉螺号上。

“谢谢,尼德师傅。”尼莫船长一边脱着潜水服,一边用真挚的语气对尼德说。

“不客气,这算是我对您的报答。”尼德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点点头说道。

阅读赏析

本章主要讲述了尼莫船长带着教授等人参观采珠场的故事。作者在开篇就铺垫了采珠行动十分辛苦和危险,行文中又不断埋下此行会遭遇鲨鱼攻击的伏笔。

在非采珠季节的采珠场,他们果然见到了一个前来采珠的印度人,他辛苦劳作却差点儿被鲨鱼吞入腹中,好在尼莫船长和捕鲸高手尼德接连上阵,最终杀死了鲨鱼。

本章里,尼莫船长一反对人类憎恶的态度,在看到采珠人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这说明他并非像自己说的那样冷酷无情,反而十分善良并同情劳苦大众。作者对尼莫船长的刻画从来不是刻板的,他集各种性格特质于一身,有血有肉,个性十足。

阅读延伸

1.你如何总结尼莫船长的性格特征?

2.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阿洛纳克斯教授一直不告知他的同伴,他们此行可能遭遇鲨鱼呢?

[1] 景物描写、对比 使用对比手法突出“奶海”的耀眼与独特。

[2] 比喻 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选择“珍珠”作为喻体,十分恰当。

[3] 伏笔 很明显他们会遇到采珠人,这是一处伏笔。

[4] 前后照应 照应前文中教授将尼莫船长视作“百科全书”的说法。

[5] 对话 这段对话表达了阿洛纳克斯教授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6] 对话、伏笔 尼莫船长只要观察一下阿洛纳克斯教授的反应就知道他害怕鲨鱼,还故意追问这个问题,这其实不是为了嘲笑教授的胆小,恰恰相反,是为了安抚教授,也暗含一点儿揶揄的成分。当然,这段话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鲨鱼的出现埋下伏笔。

[7] 语言描写 教授关于珍珠的回答暗含作者两个用意:一是表达教授的博学多才,二是阐述教授对待生命的价值观,珍珠在他眼中只是一种病态分泌物,但是很多采珠人却为此丢掉了性命。

[8] 渲染 用梦境渲染恐怖气氛,暗示此次冒险将遭到鲨鱼的攻击。

[9] 景物描写 黑色云朵渲染了今日之行有乌云笼罩的不安气氛,但是黑暗中又闪现点点星光,说明黑暗总会过去。

[10] 细节描写 作者将船员们划船动作的细节描写融入场面描写,暗示了尼德船长和船员的来历与军队脱不开关系。

[11] 心理描写、铺垫 关于即将遭遇鲨鱼的伏笔已有几处,此处的伏笔不免让我们猜测,捕鲸大王终于要一展身手了。

[12] 景物描写、比喻 前一句运用比喻手法便于读者了解爪哇鳗的特点,后一句暗示了水下暗藏许多不易察觉的危险。

[13] 细节描写 对采珠人采珠动作的细节描写,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让人不自觉对可怜的采珠人产生同情。

[14] 前后照应 照应前文中尼莫船长提到的采珠人每次在水中只能憋气三十秒。

[15] 动作描写 采珠人是发现了教授等人,还是发现了鲨鱼?

[16] 动作描写 一系列动作描写营造了千钧一发的紧张气氛。

[17] 场面描写 作者一气呵成,将尼莫船长与鲨鱼的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整个过程险象环生。

[18] 叙述 前文对于鲨鱼的出现埋下了很多伏笔,没想到最后的过程是鲨鱼先攻击采珠人,转而攻击尼莫船长,最后是英勇的“捕鲸大王”尼德将鲨鱼刺死。作者将遭遇鲨鱼并与之搏斗的过程写得一环扣一环,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