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底森林(1 / 1)

探索思考

参观完鹦鹉螺号,阿洛纳克斯教授对海上航行充满了热情和期待。而今天,尼莫船长将邀请教授一睹海底森林的美景。

阅读批注

第二天,11月9日,我已经足足睡了十二个小时。康赛尔来到我的房间,关心地问我睡得如何;而尼德则仍然沉浸在睡梦之中,仿佛整个海洋都是他舒服的大床。[1]

我穿上了一件牡蛎足丝衣裳,它的质地不止一次地让康赛尔称奇。我告诉他,这衣服的材料是一种贝壳在岩石上吐出来的丝,这种丝非常柔软又保暖。以前,人们用这种材质可以制成袜子、手套,当然也可以制成好看的衣服,就像我现在穿的这件。[2]

我们来到客厅,大厅里面却安静得好像没有人存在一样,同样地,我们没有见到尼莫船长。

整整一天,我们都没有看见一位船员。到了第二天依然如此。此时,鹦鹉螺号的航向保持在东北偏东,航速十二海里,深度在五六十米之间。

宝贵的经历总是值得用精心写下的文字记录下来。对我来说,走进鹦鹉螺号大概算是今生最宝贵的经历,所以自这一天起,我开始写关于这场探险的日记。[3]

11月11日,一大清早,刚从梦中醒来,我就能感觉到鹦鹉螺号中充满了新鲜的空气。我知道鹦鹉螺号又回到海面补充氧气了!我登上了平台。

此时是早晨六点钟,海面上依然平静,太阳慢慢从东边升起,驱散了浓郁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闪着金光闪闪的波痕。天空中的云彩也被太阳照射得光彩四射。[4]

接下来的几天,我仍然没能见到尼莫船长,这太奇怪了![5]

到了11月16日这天,当我同尼德和康赛尔一起从平台上回到房间时,我看到桌上有一张便条。

阿洛纳克斯先生:

兹定于明天早晨在我的克雷斯波岛的森林举行狩猎仪式,特邀请您一同参加。若能携两位伙伴一同前往,将不胜荣幸。

鹦鹉螺号指挥官

尼莫船长

于鹦鹉螺号

1867年11月16日

“狩猎!”尼德兴奋地喊道。这是他擅长的活动,只不过他的猎场是在海洋之中。

“没错,狩猎!而且是在森林里!”康赛尔补充说。

“这么说,这个怪人是要回到陆地去?”尼德又说。

“我觉得这便条上说得很明白了,没错,我们要到陆地上去了。”我重读了一遍信说道。我觉得很好奇,尼莫船长一向十分讨厌陆地,现在却邀请我们到森林里打猎,这不是很矛盾吗?与此同时,我的心里也像打翻了五味瓶,有了一阵复杂的感情。[6]

可是尼德却非常开心,他有自己的盘算:“只要踏上土地,我们就可以吃新鲜的肉了,不用再吃海鲜了,而且,我就要找机会逃跑!”

“你要知道,即使尼莫船长登上陆地,”我提醒他们说,“他肯定选择荒无人烟的小岛,避免被人看到。”

这次交谈就这样在沉默中结束了。

当第二天醒来时,我感觉到鹦鹉螺号一动不动。我猜想,一定是到达了陆地,森林狩猎活动即将开始了,而且,我可以见到尼莫船长了。

果然,当我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时,尼莫船长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

一阵简短的寒暄之后,我把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船长,既然您已经和陆地断绝一切关系了,为什么您要在克雷斯波岛的森林举行狩猎仪式呢?这不是矛盾吗”我想这也是康赛尔和尼德心中的疑问。问完之后,我直勾勾地看着尼莫船长的眼睛,期待着他的回答。[7]

“教授先生,”船长回答我,“我想您误会了,这座森林是我的私人财产,那里既没有太阳发射的光和热,也没有狮子、老虎、豹子。这片森林无人知晓,因为它不是陆地森林,而是一片海底森林。”

“海底森林?”我大声说,尼莫船长的回答出乎意料,如果康赛尔和尼德知道了,一定也会像我一样大声喊出来。

“是的。”

“海底森林在哪里?走路去吗?”

“甚至连鞋都不会沾湿。”

“边走边打猎?”

“边走边打猎。”

“手里拿着枪?”

“手里拿着枪。”[8]

我紧紧盯着这位奇怪的船长,我不敢相信他所说的话,甚至觉得他的脑袋一定有问题。

显然,由于我的表情过于明显,尼莫船长看出了我内心的疑问。

“教授先生,您一定觉得我是发疯了,可是我要告诉您,我们可以依靠潜水服在水下生活,就是带着氧气设备的衣服。”

“潜水服?”

“确实,一件上等的潜水服。但是,穿上了潜水服,人的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四肢如同被捆绑起来一样,难以自由活动。所以,我们发明了一种机械装置,它将大量的空气贮存在一个瓶子当中,瓶子捆在人的背上,一条胶皮管子通到嘴里,帮助人们呼吸。”[9]

“您的想法真是好极了。”我又一次为尼莫船长的创造力惊叹。“可是,海底是没有一点儿光的,在这种漆黑的环境下,您要怎么看路呢?”

“用一种叫作路姆考夫灯的照明装置。我把钢瓶背在背上,照明灯挂在腰间,照明灯里有一组电池,可以持续供电。”

“即便如此,在水中,枪很难有杀伤力吧?”

“先生,恰恰相反,我们的枪不是火药枪,它不依靠硝石、硫黄制作的子弹。您知道,海底也没有硝石和硫黄。就地取材,我们设计了一种玻璃子弹,这些玻璃子弹表面上覆盖着一层钢套,轻轻一碰,就会爆炸。”[10]

“怎么会有这种枪呢?不会又是你的发明吧?”我越来越好奇,感觉自己进到了一个万花筒里,所有的一切都令我头晕目眩。

尼莫船长解答了我的疑惑:“我们的子弹与众不同,因为它利用电压的力量使玻璃球爆炸,只要被它打中,就会倒地身亡。这里边有很多门道,以后你会了解的。”

叫上康赛尔和尼德,我们一起来到一间屋子,这里是鹦鹉螺号的弹药库和更衣室,在屋子的墙壁上,挂着十二套潜水衣,等待着海底漫步者的穿戴。

“那里是海底森林,如果我们要在里边行走的话,必须要穿上这样的衣服。”船长向尼德和康赛尔解释道。

显然,尼德对去海底森林不感兴趣,他摇了摇头,耸了耸肩,带着抱怨地回答:“我还以为去陆地上的森林呢,我可不想去什么海底森林。”

“没有人强迫您必须去,尼德师傅。”尼莫船长说。

“康赛尔,你要去吗?”尼德皱着眉头,转向康赛尔问。

“先生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康赛尔回答。[11]

于是,船长一声招呼,两名水手过来帮我们穿上了这沉甸甸的防水服。这衣服是用橡胶做的,不是缝制的,因此能承受巨大的压力。[12]防水服是连体的,上衣和裤子连接在一起,裤腿下有一双很厚重的鞋子,鞋底镶嵌着铁板,而上衣则嵌上了层层铜片。与其说它是防水服,不如说是战士的盔甲,全身都能抵挡住水流的攻击。

费了好大劲,我们才穿好了防水服。

这时尼莫船长说道:“教授先生,我们现在是在离海底大约有十米的地方,我们这就出发。”

“可是,我们怎么从鹦鹉螺号中出去呢?”

“一会儿您就知道了。”尼莫船长眨着眼睛,神秘地说道。

尼莫船长把自己的头钻进一个圆形的帽子里,我和康赛尔也学他的样子,把圆形的帽子戴在头上。这一刻,我突然感觉我们像是牙牙学语的孩子,而尼莫船长则像是一个比我们经历更多风雨的成年人,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未知的神奇世界。[13]

在尼德“祝你们狩猎愉快”的嘲笑声中,我们走进了一个小房间。跟潜艇内的其他房间不同,这个房间有两扇大门,一个通向鹦鹉螺号,一个位于侧面的门通向大海。我们走了出来,通向鹦鹉螺号的门马上关闭了。

几分钟后,一阵尖厉的呼啸声传来,那是外面的水涌入进来的声音,我感到一阵凉意从脚底升到胸口,外面的海水把我们浸没了。这时候,鹦鹉螺号侧面的第二道门打开了,我们走了出去,海底就在我们脚下了。海底布满了沙子,那里的沙很软,也很平坦,慢慢走在上面,给人以温柔的感觉。

这时是上午十点钟,阳光斜照在海面上。令人惊奇的是,不管身在何处,都能看到照在地球上的阳光,它们的穿透力足以照亮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让人感觉到强大的光亮。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海水产生了颜色的变化,绿色、黄色、橙色、紫色、靛蓝色、蓝色,五彩斑斓,犹如一场色彩的盛宴,真是令人大饱眼福![14]

从外面看鹦鹉螺号的艇体,活像一块长长的礁石。而眼前的沙地上,亮闪闪的细碎贝壳布满了海底。斑驳的叉形虫、孤独的角形虫、蘑菇状的复眼珊瑚、依靠吸盘吸附在地上的银莲花,它们构成了一座海底花坛。仔细看时,散布在沙上的还有海星、瘤状的海盘车,就像仙女刺绣的精细花边。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即使从一个博物学家的角度来说,那盖满在地上的,也是成千上万软体动物的绝佳标本,踩在上面真是心疼。[15]

大海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包容了所有的可能性,比如,地球上最大的植物和最小的植物都生长在大海中。在我们面前,一条据说长达五百米的海带从眼前穿过;一个五平方毫米的方寸之地,又可以生长四万多条肉眼看不见的微生植物。它们神奇异常,你只能感叹这是上帝创造的奇迹。[16]

快到中午了,我们离开鹦鹉螺号已经有一个半小时左右,阳光开始变换角度,从天空中直射下来,不再折射,色彩也都随之消失了。我们步伐均匀地走着,动静很大,在海底,轻微的声响都会传得很快,所以我们还要尝试让耳朵适应这种声音。这时,尼莫船长停住了脚步。“这就是海底森林!”他的手指向前方。

我们顺着尼莫船长的手指看去——这片森林由巨大的乔木组成,树叶奇形怪状地排列在树间,我们从这些乔木形成的拱顶中钻进去。地面上寸草不生,只是长满了灌木,灌木的每一根枝条都向着海面伸展,就像脑袋上竖立起来的头发,根根朝向天空。而墨角藻和藤本植物受到海水密度的控制,都挺拔起来,垂直地向上生长——这里简直是垂直线的王国。这些植物在海底自生自灭,它们所赖以生存的元素都存在于广阔的海水中。[17]

没过多久,我们就习惯了这些奇奇怪怪的生物,也对周边黑暗的环境感到释然了。地上有很多尖利的石块,想要躲开它们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便踮着脚尖,小心地在海底走着。

将近一点钟时,尼莫船长示意休息。我们在一处由大水草搭起的华盖下休息,因为我们已经走了很长时间,所以这样的休息时刻让人感觉很惬意,唯一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开口说话。

当人不能交流的时候,时间就显得特别漫长。兴奋的感觉慢慢消退,我们已经走了四个小时,却没有感到饥饿,相反地,我却感到了一阵难以克服的睡意,不一会儿,我的眼皮就撑不住了,上眼皮和下眼皮马上要相聚在一起了。于是,尼莫船长示意我们在这里睡一会儿。

我们很快在海底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仿佛做了一个很长的梦,醒来时,海里已经看不到阳光了。“太阳已经落山了吧。”我脑中出现这个念头。

我伸出胳膊,准备舒服地伸下懒腰。突然发现,几步以外,一只一米高的巨型海蜘蛛站在我面前,它斜着眼睛盯着我,好像在盯着一只猎物,我感觉它随时都可能向我扑来。

我完全被吓住了,当你面对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时,常常有这种恐怖的感觉。愣在那里,我止不住地颤抖。

只听“砰”的一声响起,是尼莫船长的同伴开出一枪,这个庞然大物瞬间倒在了地上,它的大爪子在剧烈地抽搐。[18]

惊魂未定,我们继续着海底的旅行。

再往前走,海底的地面开始往下倾斜,慢慢地,坡度越来越明显,终于把我们引向了海底更深的地方。

差不多三点的时候,我们来到一个峡谷,这个峡谷在海底一百五十米处,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这时候,睁开眼睛,已经没有了阳光的痕迹,海底的黑暗也变得更深邃了,十步开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那是一种纯粹的黑暗,不掺杂任何杂质,仿佛人的身体和世界融为一体,一起消失了。[19]

我摸索着向前走,突然,一道非常强烈的白光冲进眼睛——那是尼莫船长刚刚打开了电灯。我们想起了腰间的电灯,也相继打开了,在二十五米的范围内,海水被我们照得通亮。

海底森林的深处有什么?一边走,我一边观察。

我发现,在海底深处,植物消失得比动物快,在这样的深度,土地贫瘠,氧含量稀薄,深海植物已经放弃了这块居住地,就像人类从来不会在冰山中定居一样,而多得惊人的动物,却还在这里大量繁殖——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它们像在比赛一样,竞相生长。

最后,一堵壮观的墙挡在我们面前,尼莫船长告诉我们:在这上面,就是陆地了。海洋的尽头是陆地,就这样,这次神奇的旅行结束了。[20]

返程的路上,我们看到的是已经熟悉了的场景,所以走起来显得十分漫长。可是,这种漫长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声枪响打破了——我看到船长迅速举起枪,瞄准灌木丛中一个正在走动的东西,一瞬间,枪口快速地射出一颗子弹,一阵轻微的喊叫声传入耳朵,一只动物瞬间倒在地上。这是一次漂亮的狩猎,一位出色的猎人,瞬间完成了狩猎动作,干净利落,尼德真的应该看一看。

我们走近倒在地上的猎物,这是一只漂亮的海獭。

我们都知道,海獭的皮很值钱,这只海獭的皮是褐色与银白色相间的,可以制成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尼莫船长把它扛到肩上,大家重新上路。[21]

意外接二连三地发生。当尼莫船长走在前边,我们走在离他大约有二十步的地方时,我看到尼莫船长突然转过身,向我跑过来,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把我按倒在地,与此同时,他的同伴也把康赛尔按倒在地上。[22]

在我被船长按到地上的瞬间,我产生了很多猜测,我甚至猜想他会不会把我们埋葬在海底。可是当我看到船长和他的同伴也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时,才放心下来。我们躺在地上,一丛海藻在身子上面挡住了我们。我微微地抬起头,看到几个庞然大物正游过来,它身子闪着磷光,呼啦啦地大声经过。

我吓坏了,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我辨认出来,这是一群可怕的角鲨,它们是鲨鱼中最可怕的一种,尾巴极大,眼珠像玻璃一样。没有人想成为鲨鱼的盘中餐,所以大家一动都不敢动。好在不一会儿,它们就游走了。

一场海底惊魂,好在我们没有发生意外。不过,经历了这件事,我对尼莫船长的能力更加佩服,很显然,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还是一位勇敢的冒险家。

在电灯光的指引下,半小时之后,我们回到了鹦鹉螺号里。脱下了潜水服,我感觉累极了,身子里像灌了铅一样,回到了自己房间,虽然又饿又困,但我却对海底狩猎感到满足。

阅读赏析

本章主要描写了阿洛纳克斯教授和仆人康赛尔跟随尼莫船长一起去海底森林狩猎的经过。透过阿洛纳克斯教授的第一叙事视角,我们一起领略了神奇的海底风光,见识了众多垂直向上生长的墨角藻和藤本植物,见到了竞相生长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欣赏美景的同时,船长和同伴们也拿着枪警戒。果然,一只巨型蜘蛛突然袭来,好在船长和船员狩猎经验丰富,瞬间将其击毙,而后又猎到了一只漂亮的海獭。这次海底狩猎还是收获颇丰的。

结束了海底探险,阿洛纳克斯教授满足地睡着了,想必美丽的海洋生物会像小精灵一样在他梦中闪现吧。不过,这次狩猎仅仅是海底两万里探险的一个开端。

阅读延伸

1.还记得尼莫船长用什么方式邀请教授一行人进行海底狩猎吗?

2.在海底狩猎中,教授带领我们领略了哪些奇妙的见闻?最终让你惊讶的是哪些景色或动植物?

[1] 比喻句 想象一下,以平稳的大海为床,真是舒服又惬意。好的比喻句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2] 景物描写 这里的景物描写指的是风物描写。物,自然是指牡蛎足丝衣裳。这种想象中的衣裳该如何描述呢?作者先用康赛尔的旁观视角来加深印象,再具体阐述它的构成,最后的总结句,仿若人们真的曾用过牡蛎壳的丝来做成衣服等物品,增加了真实性。

[3] 总起句 作者从开篇以来一直按时间顺序来叙事。时间顺序法,也就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来写,是最常用的写作方法。大海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忘记时间,撰写航海日记是个记录行程的好办法。

[4] 景物描写 早晨六点钟在海上看日出是一件多美妙的事情,我们可以将这句话背诵下来。

[5] 悬念 神秘的尼莫船长去哪儿了?文中的悬念一个接一个铺排。

[6] 悬念、心理描写 与世隔绝的尼莫船长为什么选择去森林里打猎?此为悬念。教授的心理描写源自他看不透尼莫船长,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多。

[7]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语言可以修饰,但眼神骗不了人,所以教授直视尼莫船长的眼睛,希望听到真实的答案,并据此揣测尼莫船长深藏的秘密。

[8] 对话、想象 海底森林这样神奇的设定,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凡尔纳的想象力。科幻小说的想象一般基于科学基础,其他小说也一样,写作需要我们打开思路,大胆想象,但不全是漫无目的的想象。哪怕你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人类社会的新世界,也总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

[9] 对话、想象 文中提到的呼吸装置是不是类似于现代的氧气瓶?不得不说,凡尔纳的想象和创新意识十分超前。

[10] 对话 作者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借阿洛纳克斯教授之口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鹦鹉螺号的构造和杀伤力。

[11] 对话 对话最能反映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对于作者来说,写对话就要依照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征来写,这是对写作者的基本要求。

[12] 叙述 现代潜水服就是用橡胶制成的,而凡尔纳所在的19世纪的确有人发明了潜水服,但大多使用的是厚厚的防水皮革、重金属头盔和厚重的靴子。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之于读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学价值,更在于他超前的科学构想,他也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13] 比喻、对比 比喻很形象,对比十分鲜明,这句话又暗含着阿洛纳克斯教授对尼莫船长的敬佩之心。

[14] 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可根据描写需要更换不同的描写角度,常用的方法有视觉、听觉描写、味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等,画线句使用的主要是触觉描写和视觉描写。

[15] 景物描写、比喻句 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角度描写海底沙地景色。用比喻句加深宛如仙境一般的美感。

[16] 景物描写 作者通过列数字和对比手法,将海洋植物容纳在限定空间之中,让眼前的景物描写更具象化,给人以真实感。

[17] 景物描写 作者由整体到局部,结合比喻和夸张的修辞,让海底森林近在读者眼前。科幻小说的美妙之处在于它的海阔天空,不受拘束。凡尔纳创造的海底世界让人心生向往。

[18] 叙事节奏 如何调整叙事节奏、调动读者情绪呢?前一秒钟我们仿佛跟教授一起睡着了,转眼,一只一米高的巨型海蜘蛛站在你面前,把你当作猎物,是不是瞬间吓醒了?故事节奏加快的一个方法是:略写。正惊吓至极、不知所措之际,同伴一枪将可怕的生物击倒在地。此时,教授和读者的状态都开始紧张起来,这场森林狩猎还会遇到什么可怕的生物?

[19] 景物描写、比喻句 作者以时间为序,从七彩阳光写到纯粹的黑暗,气氛骤冷。“那是一种纯粹的黑暗,不掺杂任何杂质,仿佛人的身体和世界融为一体,一起消失了”这句话值得背诵。

[20] 叙述 是不是有些意犹未尽?别急,还有返程。

[21] 叙述 《海底两万里》成书之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点燃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欲望,人类通过各种手段想要征服大自然,同时也缺乏环境保护的概念。因而,深处那个时代的凡尔纳也将这种探险精神和猎杀动物的内容写进了故事。

[22] 叙事节奏 紧张的气氛再次袭来。船长和同伴是突然起了杀心,还是遇到了未知的危险?谈叙事节奏之前,先要了解节奏的基本构成是“段落”。结合眼前,画线段落讲教授和仆人处于危险,下一段如果情节有推进,节奏即可称之为快。反之,段落之间情节推进少,节奏就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