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是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
比如说,对方是医生,而你对于医学完全是门外汉,你就可以用“问”的方法来打开局面。
“近来脑炎好像又开始流行,你们大概又忙于替人打预防针了吧?”一句和时令或新闻有关的问题,同时又贴近对方的工作,是最得体的问题,这样一来,对方的口便开了。你可顺势谈下去,从脑炎谈到环境卫生、谈到DDT、谈到免疫、谈到成药……只要他不厌烦,你可以一直引他谈下去。
碰到房地产经纪人,你可以问他近来地价的起落;碰到电器业的人,则可请教他国产电器和日本电器的比较;碰到教师则问他学校的情形。总之,问话是一个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
1.问话要注意什么
对于问话,必须注意的是:问对方所知道的,问对方最内行的。如果你不确知对方能否回答,那么还是以不问为好。例如问一个医生“去年本省患甲肝的病人有多少”,这是不容易回答的。要是对方的答语是“不大清楚”,不仅使答者有伤体面,而且双方都感到没趣,这并非说话的艺术。
其次,对宗教及政治的观点,除非你的对手是一个专家或权威人物,因为普通人对宗教与政治的看法,各有各的立场和见解,他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用意,也不知道你有无成见,聪明的人大抵不会开诚布公地答复这种问题,所以不问为好。
有些问题,你得不到圆满的答复时,是可以再继续问下去,但有些问题问过以后就不宜再问。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如果他说“在朝阳区”或者说“在海淀区”,那么你就不宜再问在某街某号。如果他高兴让你知道的,他一定会主动详细说出,而且最后还会补上请你光临的客气话。举一反三,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一样,适可而止,以免误事。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还要注意:不可问别人东西的价钱、不可问女士的年龄、不可问别人的收入多少、不可详问别人的家庭情况、不可问别人用钱的方法、不可问别人工作上的秘密如化学用品的制造方法等。
凡对方不知道或不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发问。问话的目的是引起两方的兴趣,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要是能使答者感兴趣,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识,那便是问话的最高境界。
有一位西方的学者说:“倘若我们不能在任何一个见面的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我们沟通的失败。”这话非常发人深省,因为虚怀若谷的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记着,问话不仅打开了谈话局面,而且可以从对方的话里学会许多你不知道的学问。
2.发问的技巧
下面来谈谈发问的技巧:
问话是表示虚心,表示谦逊,同时也是表示尊重对方的意思。“帮我把信寄了”就远不如说“能不能帮忙寄信”使人听了觉得舒服些。
同样,对某件事情不明白,就不妨请教别人,自作聪明是最吃亏的。一个坦白的求教于人的问话,最能博取别人的欢心。
可是怎样问呢?这问题也值得研究。问话的方法有很多种,收效各有高低。高明的问法使人心中喜悦,而愚蠢的问话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问一个女子:“你喜欢男人吗?”这真是一个蠢到无以复加的问题。
“这蛋糕新鲜吗?”你是不是也曾经向食品店的店员问过这样的话,而且也问过很多次。其实,这也是最蠢的问话之一,等于问你的爱人“你没有欺骗我吗”一样可笑。这种问话,不但得不到真实的回答,还会使对方心里觉得好笑。
你跑到海鲜酒楼里,点菜时问服务员:“今天的龙虾好不好?”这等于白说,因为他一定会说好,除非你是一个熟客。倘若你另用一种方法:“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会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好吃的海鲜了。
为什么说话的效果会不同呢?我们试做心理上的分析,以此作为其他问话的参考。“今天的龙虾好不好”和“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两种问法,引起心理上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你所问的不过是一种东西,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为顾全饭店招牌,他不能说“不好”,而且一样东西好不好的标准是很难说的。标准既不易定,则他觉得说了个“好”字并不能说是欺骗你,即使今天的龙虾并不是很好。其次,你问的只是龙虾,似乎心中除了龙虾别的不爱吃,那么为了讨好你,他更觉得对你说“好”是他的责任。这情形发生的结果,吃亏的只有你,他不过说说,吃下去真的好不好,他并无多大的责任,如上面所说,好坏没一定标准。
至于第二种问题便不同了。第一,你开始便问“今天有什么好吃的海鲜”,表示胸无成见,不管什么海鲜,只要好便行。第二,这表示你自己谦虚且不自作聪明而请教于他。第三,这问话的定义很广泛,不是“今天的海鲜好不好”,却是“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答者甚至可以说:“今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但今天的红烧鸡又肥又嫩,值得一试。”所以他回答的范围是可以很广的。
说到那被问者呢?第一,他见你首先请教于他,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心中非常愉悦。其次“海鲜”的范围很广,他只要把各种海鲜比较一下,把当天最好的介绍给你便行,这个问题较容易回答。第三,你既然全部请教他,他不敢不负责,自然会把最好的介绍给你。
由此看来,问话看似简单的小事是值得研究的。美国有些冰果店因为一些客人喜欢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服务员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鸡蛋”。某心理学家应邀到一家冰果店里去研究如何提高业绩时,关于问鸡蛋一事,他就说不应问“要不要加鸡蛋”,而要问“要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样一来,多做一个鸡蛋的生意是绝对有把握的。
问话时最重要的是语气要温和,态度要谦恭。有些问话不可自己先存有成见,与其问“你很讨厌他吗”或“你很喜欢他吗”,不如问“你对他的印象怎样”。比如对一个40岁的女人问“你今年总有30岁了吧”,比问“你今年芳龄几许”要好得多。
问话的奥妙,千变万化。这里我们只略举几个例子,其余还待你自己去揣摩,因人、因地、因事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