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于寻找、放大孩子的缺点,习惯于拿孩子的缺点同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较,常常夸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优秀。而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唉声叹气,认为一他们无是处;还有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教育是训导与惩罚,对孩子的优点、长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动声色,而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动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其实,他们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认识到,没有肯定和赏识,孩子就会在抱怨与批评中丧失自尊与自信,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可能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教授曾这样说:“成功家长与失败家长的区别是,前者将孩子对的东西挑出来,把他的优点挑出来,而不明智的家长,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同样,有一位学者呼吁:“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家长的都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她不懂英语,根本看不懂儿子的作业,可是每次儿子把作业拿回来让她看,她都说:“棒极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挂在客厅的墙壁上。客人来了,她总要很自豪地炫耀:“瞧,我儿子写得多棒!我相信他会写得更好!”其实儿子写得并不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和:“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儿子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还要比今天写得更好!”他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
诚然,人有所长则必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同时每个人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有的家长往往过于看重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并试图让孩子克服所有缺点,弥补所有不足。一个人有缺点和不足固然需要克服和弥补,但如果让孩子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克服缺点和弥补不足上,那么,孩子就可能因此丧失自己的优势。
所以说,家长要做生活的细心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家长善于发掘并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就能有效促进孩子认知自身的潜力,以不断发展各种能力。而当孩子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时,就不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对生活充满**。
家长善于发掘并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就是让孩子确信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是靠自己努力的结果。
家长善于发掘并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实则上是给孩子一股无穷的力量,它催人奋进,能开阔失败者前进的空间,能激励胜利者不断昂扬的斗志。
那么,家长应如何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呢?
第一,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善于赏识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善于赏识孩子的家长总是着眼于孩子的优点和每一个进步,他们能够客观评价孩子的微小的努力和点滴的进步,并能够不断地鼓励孩子充满信心,继续努力,同时,对于孩子出现的失误,赏识型家长能够以宽容、理解的心情对待,并提醒孩子减少失误,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不与其他孩子做比较。家长不能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较,这种比较会使家长看不到孩子的长处,而且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第三,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常言道,在废墟中发掘瓦砾谁都能做到,但是能在废墟中发掘金子却需要有一双慧眼。要识别孩子的优点和成绩,首先要学会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就。世界上没有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或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人,孩子也不例外。家长找不到孩子优点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家长衡量孩子行为的标准太高了,如果用成年人成熟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做标准,衡量思维还没有发育成熟,知识、经验和能力都还很匮乏的孩子,孩子的行为肯定不会符合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家长也就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成绩。
第四,全方位审视。发掘孩子的优点要从小事、琐事上着眼,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学习成绩上,用成绩上的不足否定孩子的一切长处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只要家长去掉了一些顽固障目的“树叶”,就能及时发掘孩子的优点和孩子的每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