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甘布士是美国一个地区的百货业巨子,他是个敢于冒险抓住机会的人。当别人问及他成功的经验时,他简直没有把他的成功当一回事。因为,在他眼中,只要抓住了机会,成功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有一次,约翰·甘布士要乘火车去纽约,但是事先没有买到火车票。因为那时候正好是圣诞前夕,去纽约度假的人很多,所以火车票很不容易买到。但是,车站经理却说:假如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带着行李去车站碰碰运气,看看是不是会有人临时退票。
车站经理还反复强调了一句话:这种机会或者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听完后,果断地做出决定:按原计划出行,就像买到了火车票一样!他夫人很关心地问:要是你到了车站但是买不到车票怎么办呢?他不以为然地答道:那没有关系,我就当拿着行李去散步!
甘布士到了车站,等了很久,还是没有退票的人出现。乘客们都急匆匆地奔向火车……
然而他并没有急着往回走,而是耐心地等待着。大约距开车还有5分钟的时候,一位女乘客匆匆来退票,因为她女儿得了很严重的病,她被迫改坐以后的车次。
于是,甘布士买下了那张票,搭上了去纽约的车。到了纽约后,他打电话给他太太时说:亲爱的,我抓住了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甘布士经常说: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重视万分之一的机会
有一段时间,但维尔地区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百货,甚至价格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当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但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材。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竞相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存货。
妻子劝他说,不要把这些钱用来购买别人廉价抛售的货物,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做子女教育储备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听过后笑着安慰她道:“三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还不能即刻兑现。
过了10多天以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区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兴。
这时,但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很多货物开始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库存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五家百货商店,业务十分发达,甘布士就这样逐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为,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者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会通过你的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不过同时也得注意,要想把握住这万分之一的机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目光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一片树叶,就认为自己已经看见了整片森林。
(2)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无济于事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经受不起考验的,否则一旦赔个底,就只有自杀的份了,绝不会想到东山再起。
假如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那么你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不过,仍要你去付诸行动。
要在商业活动中有所作为,仅靠一味地盲目蛮干是收效甚微的。看准时机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财富,才是成功人士的明智选择。
捕捉机会需要冒险与耐心
当甘布士把所有的积蓄押在囤积廉价货物时,所有的人心里都捏了一把汗。相信甘布士目睹一些工厂焚烧货物时,内心也遭受着极大的压力。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并坚持到物价上涨的那一天。在一买一卖之间,我们可以看出甘布士在机会面前的冒险与耐心。
许多人在他们攀登顶峰的路途上往往错过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他们没有及时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虽然机会就在他们眼前。每个人都应该善于把握机会。俗语说得好,机会是不会敲第二次门的。
德国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研究了美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后写了许多著作。在解释美国经验时,他说:“那些在19世纪下半叶控制美国企业的实力雄厚的资本家确实是些不寻常的人物,只是他们用以获取财富的技术手段已经改变了。”
韦伯还指出:要是当初他们不去冒险的话,这种机会很可能被别人拿去。这些实力雄厚的实业家左右着他们的时代,而时代则赋予了他们纵横驰骋的舞台。
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能在众多合作者中出人头地,是由于他们在风险之中抓住了机会,那个时期的美国是不乏机会的。而现在,机会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还有些人常常由于缺乏耐心,急着想要“得手”,结果因为急功近利而弄巧成拙,把一颗本应秋天采摘的果实在夏天采摘了。
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耐心需要特别的勇气,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然地投入了,就必须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就像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所说:“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衷心去接受你无法改变的,并且明智地判断你是否有能力改变。”因此,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愈坚定,就应该愈有耐心克服阻碍。所谓的耐心,是指动态而非静态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这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向环境屈服的一种妥协。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内心源源不尽,但必须严密地控制及引导,以一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执着,投入既定的目标。
耐心等待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但耐心等待绝不是什么也不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人士都深深地懂得它的重要性,他们都极富耐心。他们也知道,有计划的等待才会使他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毫无疑问,甘布士是一个既具有冒险精神又具有耐心的成功者,他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习性,等待着机会的出现,而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毫不犹豫,迅速地抓住它,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人生羊皮卷
我们常把机遇拟人化,误以为幸运之神真的存在,许多人就茫然地坐待机遇来敲门。可惜的是,机遇从来不会自动前来敲门。不管你等待多少年,也听不到它的敲门声。原因是,机会并非存在于外界,它在你的内心之中,你就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