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1 / 1)

戴安娜·冯·菲尔斯滕贝格是美国时尚产品设计师。1972年以设计简练的针织紧身衣打入时装界,开创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时尚品牌:DVF。她的DVF工作室不仅设计时装、配饰,还出品香水、化妆品和美容书籍。1986年获得纽约市长颁发的自由勋章。20世纪90年代末出版了个人回忆录,入选美国时装设计师理事会和美国网络公司董事会。

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虽然童年完美无缺,我却并不满意,我希望能成为一个成年人,控制自己的生活。所以,当我13岁时母亲建议送我去瑞士寄宿学校,我欣喜若狂。我终于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了,可以独立于家庭。而且,如果幸运的话,也许我还能遇到什么激动人心的事。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到达位于瑞士洛桑的潘兴·库歇学校。接下来的3年我将在这里度过。放下行李说再见之前,母亲带我到莱芒湖(即日内瓦湖)边的欧奇小镇去饮茶。她谈到生活和爱情,并开始谈论更严肃的事,例如我不久将成为女人而不再是女孩了,她试图谈论性的问题。

我觉得和母亲谈论这类事情很尴尬,但我立即说:“别担忧,我什么都懂。”我母亲笑着说了一段我永远也忘不了,而且后来我还多次重复的话:“请你记住,我们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工作,我们吃饭,我们哭泣……不同的是你怎样去做。”

我感谢她,为了她说的这番话,为了她对我的信任,为了她告诉我,重要的是我必须对自己负起责任。如果这样做了,我的生活就会高于我所做的事,生活取决于我做事的方式。

最近我和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相约吃了一顿饭。他是我所崇拜的人物之一,多年前移民来到美国,后来成了一位重要的学者。他曾是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和布朗大学校长,现在是卡内基基金会的主席。我们在一起很愉快,席间我问到他的青年时期。

他告诉我,6岁时他母亲就去世了,住在伊朗山区的大不里士的祖母将他带大。由于战争和疾病,他祖母失去了其他所有的孩子,年迈的她独自将瓦尔坦抚养成人。她告诉瓦尔坦:“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牢记。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你可以失去你的健康,你可以失去你的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它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的。”

我母亲嘱咐我的,和瓦尔坦的祖母告诉他的,都是同一件事:

“你的性格、你如何度过你的生活以及你是怎样的人,这比起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要重要得多。归根到底,这也是如何让自己的命运超越凡人。”

重要的是做自己

不管无意或有心,每个人都有掩饰自己的时候。尤其当我们在公共场合或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时,我们那“表演”的痕迹就愈加明显。一切看似都十分“完满”“合乎规范”,但个性完全被淹没了。

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得到了家人及社会的关怀与关注,拥有了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从开始受教育起,没有人要求我们对这些恩赐进行回报,或者是对家人、对社会尽什么义务。但是,我们不可能只知尽情享用,当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时,必须对家人、对社会尽一定的责任。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寻找在这个社会中的立足点,选择奋斗方向,明确奋斗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奋斗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可预知或不可预知的事情,解决这些问题,在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的同时,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以本色天性,坦然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所谓个性就是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当贝蒂·福特成为美国第一夫人时,她即以坦白率直闻名。当那些紧追不舍又唯恐天下不乱的新闻记者问到她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时,她总是直率而坦白地给予回答。她也从不隐瞒有关她早期精神崩溃及服用药物、酒精等不怎么光彩的过去。福特夫人这种坦诚的个性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爱戴。

教皇保罗八世之所以处处受欢迎,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不会掩饰自己。他身材很肥胖,而且出身于贫苦的农家,但他从不掩饰外貌的缺陷与出身。在当上教皇后,有一次去探视罗马的一所大监狱,在他祝福那些犯人时,他坦诚地说这一次到监狱是为了探望他的侄子。很多人认为他是耶稣的化身,除了他知道怎样分享别人的苦乐外,另一个原则就是他从不戴着面具生活。

保持个性就是接受我们现在的样子,包括一切过失、缺点、短处、毛病以及我们的资产与力量,做到自己承受、自己拯救自己。认清那些否定面是属于我们,而不是等于我们,这样的自我接受、自我拯救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很多人坚决地认为这些否定面等于错误,因而缺乏正确的自我接受的态度。或许会犯错误,但这并不是说等于错误。你或许不能适当而充分地表达自己,但这并不说明你就不好了。

接受真实的自己

我们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赢得大奖,如金马奖、诺贝尔奖或金球奖等,大奖总是保留给那些少数的精英分子。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有当领袖的机会,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缺乏当领袖的条件。不过我们都有机会得到生活中的小奖。如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封示爱的信件,或者只是一个大门口的停车位。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小的喜悦,也许只有一杯冰茶,一碗热汤,或是一轮美丽的落日。更大的乐趣与奖项虽然精彩,但生活中小小的自由喜悦也够我们感激一生的了。这许许多多的小趣味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咀嚼。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快乐,让我们的生命更可亲,更眷恋。

如果生命的大奖落到自己头上,务必心怀感恩。如果与自己失之交臂,也无须嗟叹。尽情去享受生活的小奖吧!

所以,这需要脱下面具生活。我们为何经常要躲在面具的后面?我们踌躇于表现自己和保护自己的冲突之间,我们也长久地在追求功名、保持隐私之间挣扎与徘徊。

我们是否曾有过和某人一见面,便不由得心情愉悦,并有和他进一步交谈的愿望呢?有些人对他人的交际广泛,感到很不可思议。其实博得人缘的秘密,除了实力这个因素外,还在于一个人有吸引他人的魅力。

个人魅力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营造而成,它是由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但最重要的是用体谅别人的心去学习成长,如此必能得到众人的欢迎。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先决条件就是摘掉面具,保持个性。

莎士比亚曾说:“你是独一无二的。”这对一个生命本身来说是最高的赞美了。人活在世,应能以本色天性面世,展现最真实自然的自己,不去刻意掩饰什么,保持自己的个性特征,做最真实的自己。

人生羊皮卷

历史上凡是有思想的人都是个性十分鲜明,没有个性便没有创造力、没有主见、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不会有深邃的思想。每个人的个性都会有所不同,但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正确地认识、分析自己,扬长避短,将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那样将有助于事业的发展。个性是与生俱有的。它虽然在后天可以得到优化和改造,但其内在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