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是某些疾病的患者,更须慎重。
1.营养不良、贫血的病人不宜饮食
茶会影响人体的蛋白质、铁的吸收。茶中鞣质与蛋白质结合而成鞣质蛋白,胃肠道就不能吸收;鞣质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加重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不宜饮茶
饮茶会引起胃酸分泌量明显上升,比饮热水高56%。这一结果表明,茶是一种有效的胃酸分泌刺激剂,而胃酸分泌过多是溃疡病形成或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溃疡病或有溃疡病倾向的人,宜少饮或不饮茶,更不宜饮浓茶,从而使胃黏膜免受胃酸的刺激。
3.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饮浓茶
饮浓茶能使血压升高,还会使心跳加快,甚至可能出现心律不齐,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浓茶喝多了,易产生便秘,更易加重高血压等病。
4.尿结石患者不宜饮茶 因为茶叶中的草酸较多,尿结石患者大量饮茶,形成较多的草酸钙,会加重病情。
5.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都不宜饮茶,特别是不宜饮浓茶
妇女经期的血液含有较多高铁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血红素等成分,都是含铁蛋白质,易与茶中含量较高的茶多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使铁离子减少,同时也减少肠黏膜对铁的吸收,造成缺铁性贫血。妇女怀孕期若饮浓茶,体内的咖啡碱累积较多,会使心跳加快,尿多,加重心、肾的负担,易造成妊娠中毒症。妇女产期饮茶会兴奋、失眠。妇女哺乳期也不宜饮浓茶,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有收敛作用,使乳汁分泌受到抑制,乳量减少。
6.儿童不宜饮茶
茶内含有少量草酸,与体内钙质结合后,钙质不易被机体吸收,而钙是儿童发育不可缺乏的物质。
7.癫瘸病人、焦虑之人、易失眠者不宜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具有直接兴奋大脑皮层的作用,对癫痫者治疗不利,甚至可以诱发癫痫的发作,而且使焦虑者更加不安定。睡前饮茶易导致失眠。因此,有睡眠障碍者及老年人尤应避免睡前饮茶。
8.发热、心动过速病人不宜饮茶 茶叶中的茶碱可使心跳加快,代谢增加。所以,发热病人饮茶不仅对降低体温不利,而且茶叶本身也可降低解热镇痛药的疗效。对冠心病伴有心动过速的患者,茶碱可使心跳加快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9.大便燥结的人不宜多饮茶
经常大便燥结的人不宜多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有收敛作用,影响肠道的蠕动,从而加重大便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