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出味道好、营养高的蔬菜,需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先洗后切,切后即烹
蔬菜在烹调前,必须清洗,但先洗后切与切后再洗,其营养价值差别很大。因为,蔬菜中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素都能溶于水,它们存在于蔬菜组织或汁液中,受到纤维等组织的保护。如组织不破损就处于稳定状态,因而在洗涤时不至于损失营养。
蔬菜切成一定形状后,因原有组织受到破坏,汁液失去保护而开始溢出,水溶性营养成分随着汁液一起流失。这时,再经水洗、水漂,水溶性营养成分便大量溶解于水中,蔬菜加工得越细小,与水接触时间越长,营养成分也流失得越多。如以新鲜绿叶蔬菜为例,在洗切后马上测定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0~1%;切后浸泡10分钟的损失率为16%~18.5%,切后浸泡30分钟的损失率可达30%以上。其他各类营养成分,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实验证明,蔬菜先切后洗,是造成营养素流失的原因之一。因此,蔬菜漂洗必须整棵进行(尤其是叶菜类),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流失。
蔬菜经刀工处理后,组织受到破坏,与空气接触和受光面积增大,一些易被氧化和光解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会受到损失,存放时间越长,营养成分损失也就越大。所以,应尽可能缩短切配与烹调之间的时间,应现切即烹。另外,茎叶类蔬菜不宜切得过于细小,以减少营养素的流失。
2.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应先焯水后烹制
在蔬菜中,一般都含有草酸,尤其是菠菜、苋菜,空心菜(蕹菜)和茭白等,除含有较多的钙外,还含有大量的草酸。
大量食用草酸过多的蔬菜,不仅不能给机体提供钙,还会出现缺钙现象,如100克菠菜中,含有钙102毫克。同时还含有606毫克的草酸,其中草酸与钙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草酸钙外,剩下的草酸,进入人体后,还可与体内167毫克的钙形成不溶性草酸钙,不能被小肠黏膜吸收,引起体内缺钙现象。同时,草酸还会妨碍小肠黏膜对铁的吸收;草酸呈酸性,会腐蚀胃肠黏膜。因此,在烹调此类蔬菜前必须把过多的草酸除掉,以免影响人体健康。
草酸易溶于水中,尤其是在100℃的水中,蔬菜组织中的草酸易扩散到水中。因此,烹调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应先用沸水焯一下,使草酸尽量溶于水中,这样还可除去蔬菜的苦味、涩味,使其成为味道、营养俱佳的菜肴。
为了保持蔬菜色泽,或除掉异味、涩味和草酸等,某些蔬菜烹调前必须进行焯水。但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焯水可增加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损失,如小白菜在100 ℃C的水中烫两分钟,维生素C损失率高达65%;烫10分钟以上,维生素C几乎损失殆尽。因此,焯水应采用适当方法,尽量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采用沸水多水量、短时间焯水处理,可减少营养素的热损耗。因为蔬菜细胞组织中存在氧化酶,它能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尤其是在60℃~80℃的水温中,活性最高。在沸水中,氧化酶对热不稳定,很快失去活性,同时沸水中几乎不含氧,因而减少了维生素C因热氧化而造成的损失。
在焯水中加入1%的食盐,使蔬菜处在生理食盐水溶液中,可使蔬菜内可溶性营养成分扩散到水中的速度减慢。
焯水前尽可能保持蔬菜完整形态,使受热和触水面积减少。在原料较多情况下,应分批投料,以保证原料处于较高水温中。
焯水后的蔬菜温度比较高,它在离水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产生热氧作用,这是营养素流失的继续。所以,焯水后的蔬菜应及时冷却降温。常用的方法是用多量冷水或冷风进行降温散热。前者因为蔬菜置于水中,由于水的作用,使可溶性营养成分损失;后者因没有这种因素存在,效果更好。
据分析,蔬菜经焯水处理后,维生素C的平均保存率为84.7%。
3.炒蔬菜前必须把蔬菜表面的水沥尽
蔬菜经水洗涤或焯水后,在烹调前,必须把蔬菜表面的水沥尽控干,尤其是叶菜类。若将原料从水中捞出后,就迅速投入油锅中旺火快炒,不仅“炸锅”溅油,影响安全,而且会越炒,水溢出越多,使蔬菜中可溶性营养成分大量随汁液扩散到汤汁中,不仅影响成菜的营养价值,也影响成菜的口感和风味。
4.绿叶类蔬菜适用于急火快炒的烹调方法
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应采用急火快炒,即加热温度为200℃ 250℃,加热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样可以防止维生素和可溶性营养成分的流失。
旺火速炒,锅内温度高,可使蔬菜组织内的氧化酶迅速变性失活,防止维生素C因酶促氧化而损失。据测定,叶类蔬菜用旺火速炒的方法可使维生素C保存率达60%~80%;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可保留76%~94%。而用煮、炖、焖等方法烹制蔬菜,维生素C损失较大,如大白菜切块煮15分钟,维生素C损失可达45%。
旺火速炒,由于温度高,翻动勤,受热均匀,成菜时间短,可防止蔬菜细胞组织失水过多,避免可溶性营养成分的损失;同时叶绿素破坏少,原果胶物质分解少,从而既可保持蔬菜质地脆嫩,色泽翠绿,又可保持蔬菜的营养成分。
5.用旺火速炒蔬菜不宜过早加盐
适用旺火速炒的蔬菜,一般含水量都较多,质地鲜嫩,易于成熟。如烹制时加盐过早,会使渗透压增大,造成水分和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溢出,从而失去蔬菜脆嫩质感,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影响菜肴的风味和质量。
故用旺火速炒蔬菜时,为了使成菜脆嫩爽口,最大限度地保持蔬菜中可溶性营养成分,应尽量避免菜肴产生过多的汤汁。因此,加盐不宜过早,出锅前加盐即可,并且用量不宜多。
6.蔬菜合炒可以营养互补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等。但是不同的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一般人炒蔬菜习惯于单一地炒,其实将多种蔬菜合在一起炒会更合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维生素C在深绿色蔬菜中最为丰富,而黄豆芽富含维生素B2,若将黄豆芽炒菠菜,则两种维生素均可获得。柿子椒中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中富含胡萝卜素,土豆中淀粉富含热能,若将三者合炒,则可达到营养互补。
红色、绿色菜肴可促进食欲。若将莴苣片放入胡萝卜片、鲜红辣椒片中炒,色泽鲜艳;若再放少许香菜,不仅可以增进食物色香味,还可以促进食欲。
7.炒好的蔬菜应一顿吃完,不宜反复加热食用
新鲜蔬菜,一次不要烹调太多,烹调后即食,一餐吃完。不要反复加热接着食用,这种食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蔬菜中除含丰富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还有相当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特别是韭菜、芹菜、萝卜、莴苣等,这些蔬菜在新鲜的及刚炒热时,硝酸盐以本身形式存在;但当蔬菜过夜或重新加热时,硝酸盐可以被细菌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当大量亚硝酸盐摄入体内,进入血液中,可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或亚硝基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人体呈缺氧状态。
其次,蔬菜经过反复加热,维生素损失殆尽,失去蔬菜的营养价值。
因此,蔬菜最好现炒现吃,不要吃隔夜的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