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儿童的情绪问题
前面分析表明,离异家庭儿童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上与正常家庭儿童都存在显著差异,离异家庭儿童具有相对较少的积极情绪,并表现出较多的消极情绪。父母离异后,离异家庭儿童所能获得的父母的关爱相对减少,家庭情感资源的降低必然会对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带来重要影响。那么,离异家庭儿童的情绪情感状况到底如何呢?是否是该群体中的突出问题?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我们通过访谈发现,父母离异后,儿童在情绪方面经历了重大的起伏变化。首先,父母离异初期,儿童容易表现出十分烦躁、易怒、爱哭等情绪反映,情绪极不稳定、波动大。在调查中,所有的老师均报告离异家庭儿童脾气暴躁或者行为退缩,21%的儿童报告有情绪波动或易怒的情况。有一个小学班主任说:
“情绪就是变得挺暴躁的,说发脾气就发脾气……我感觉他的情绪反复特别大。”
受访儿童,男,16岁,初三,其父母离婚将近1年。“在那个事情(父母离异)完了以后,现在觉得呢,好像比较容易生气……就觉得好像比以前暴躁多了,就是能忍就忍,不能忍的话,好像比以前冲动暴躁多了。一旦忍不住就没完了。”
离异家庭儿童在其父母离异初期一般都比较沮丧、痛苦,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任何东西都提不起他们的精神。他们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整天闷闷不乐。在我们访谈的29名儿童中,45%的儿童提到,在父母离异初期,他们对生活感到悲观、意志消沉。80%的老师报告离异家庭儿童情绪抑郁。
受访儿童,女,15岁,初二,外表看上去退缩、胆小,郁郁寡欢,寡言少语,对生活、未来感到信心不足、悲观有余。当我们问她是否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时,她回答说:“没参加过”,“对自己没有信心。感觉参加了也没有用,也不会好的。”问她对未来有什么计划时,她回答说:“没想过。那太遥远了。”
父母离婚、家庭解体,刚开始的时候,离异家庭儿童都认为父母是因为不再爱他了,所以离婚了。陡然之间,他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感到很伤心、惊恐不安的同时,对父母或父母的一方很愤怒,并可能迁怒其他人。在我们的访谈中,70%的老师报告父母离异初期,离异家庭儿童有敌意;25%的家长报告儿童有不安全感;14%的儿童报告有不幸福感,10%的儿童报告有不安全感和愤怒情绪,14%的儿童报告“恨父母或父母的一方”。
受访儿童,女,15岁,初二,外表比较忧郁。“挺恨我爸那一家人”,“他们嫌我是女孩所以才会离婚的”。这个女孩对其父亲特别痛恨,和父亲基本没什么来往。
随着父母离异时间的增加,儿童逐渐进入适应期,这时候,离异家庭儿童的消极情绪开始慢慢平衡,一些积极情绪情感开始发展起来。当然,这个时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能否朝健康方向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例如,对父母离异原因的正确认识,父母或实际监护人的爱,以及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等等。
度过了适应期后,离异家庭儿童的情绪开始出现分化现象,一些儿童的情绪逐渐向两极发展,要么变得非常懂事、成熟,要么对生活特别悲观、失望。
总之,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情绪问题确实是离异家庭儿童面临的重要心理问题,尤其是在父母离异的较短时间内,情绪问题更为突出。如果不对离异家庭儿童的情绪问题进行及时的关注和干预,很可能会最终导致这些儿童在性格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