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阶段(1 / 1)

父母离异后,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见表3-1)。父母离异初期(0~2年),儿童心理各方面均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处于巨变期;父母离异一段时间后(2~5年),在多方(父母、自身、同伴、亲戚等)的努力和帮助下,儿童接受并逐渐适应父母离异后的生活,处于适应期;父母离异5年以上,儿童基本适应了父母离异后的生活,发展出一些独特的心理特征,处于定型期。

表3-1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

在整个过程中,面对父母离异这一重大事件,儿童最先受到影响并产生巨大变化的是情绪情感,紧接着学习、社会性发展、生活适应出现变化,最后,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变化,导致儿童的性格产生了变化。当然,这些变化不一定都是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在经历家庭重大变故以后,很多儿童能正确对待父母离异这一事情,他们在多方面的努力和帮助下,能发展很多完整家庭儿童所不具有的良好品质,比如,自立、成熟,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懂得为别人着想,会体谅别人,尤其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更是明显比完整家庭儿童强许多。

(一)巨变期(父母离异0~2年)

面对父母离异这一重大事件,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业、社会性发展和生活适应等方面发生了暴风骤雨般的变化,并可能出现一些应激心理和行为。

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情绪情感:情绪波动大,悲观、抑郁、愤怒等消极情感占优势

父母离异初期,儿童容易表现出十分烦躁、易怒、爱哭等,情绪极不稳定、波动大。在本次调查中,所有的老师均报告离异家庭儿童脾气暴躁或者行为退缩,21%的儿童报告有情绪波动大或易怒的情况。

离异家庭儿童在其父母离异初期一般都比较沮丧、痛苦,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任何东西都提不起他们的精神。他们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整天闷闷不乐。在我们访谈的29名儿童中,45%的儿童提到,在父母离异初期,他们对生活感到悲观、意志消沉。

父母离婚、家庭解体,刚开始的时候,离异家庭儿童都认为父母是因为不再爱他了,所以离婚了。陡然之间,他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感到很伤心、惊恐不安的同时,对父母或父母的一方很愤怒,并可能迁怒其他人。在我们的访谈中,70%的老师报告父母离异初期,离异家庭儿童有敌意;25%的家长报告儿童有不安全感;14%的儿童报告有不幸福感,10%的儿童报告有不安全感和愤怒情绪,14%的儿童报告“恨父母或父母的一方”。

2.学业发展: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本次访谈中,所有儿童(29名)、所有老师(10名)都报告在父母离异初期,儿童学习积极性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溜号(走神)……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某小学六年级老师报告了一个极端案例。

“几年前,我们班有个男生,成绩挺好……父母离婚后,他就突然不来上学了。后来……小男孩又来学校了,但是心根本不在这里,老发呆,你都不知道他想些什么……那年春节过后,他就干脆再也不来学校了……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真的很可惜!”

3.社会性发展:封闭自我,但有一两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在父母离异初期,大部分儿童都极力回避所有可能触及父母的话题,

“一谈到父母就眼圈红红的。”

他们害怕同学问他家里的事情,不主动参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流,心事很重。

“课后总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像思考一些问题的样子……你叫他出去玩,他也不去。”

在我们的访谈中,只有一个女孩例外,老师反映:

“还是和原来一样,整天嘻嘻哈哈的,没什么变化。”

在父母离异初期,大部分儿童都与父母或与父母的一方处于冲突状态,轻则减少与父母交流的次数和深度,重则断绝与父母的联系,连电话也不接。超过半数的离异家庭儿童认为:

“如果他们(父母)仍然是爱我的,那他们就应该在一起……他们都不要我了……既然他们不爱我了,我还和他们联系干什么?!”

在这个阶段,离异家庭儿童一般都有一两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这些知心朋友是他们在这个阶段的精神支柱。

“我什么事情都和她说,她也能帮我解开很多心中的疙瘩。”

这对于离异家庭儿童排解心中寂寞、寻找爱的归属是很重要的。

4.生活适应:生活适应较差

父母离婚对其子女造成的心理伤害都是巨大的,离异家庭儿童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克服,他们的适应性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访谈发现,对于父母离异初期的儿童,所有老师都反映他们生活缺少照顾,50%的老师反映他们衣着不整洁、三餐不能保证(特别是午餐,经常吃泡面)、有不良生活习惯。69%的离异家庭儿童报告家庭气氛比以前冷清、寂寞,不适应。

(二)适应期(父母离异2~5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正面理解父母离异这个事情,同时,老师、父母、亲戚等尽可能关心、照顾他们,因此,这些儿童进入适应期、逐渐走上生活的正轨:情绪情感逐渐恢复正常,学习动机增强、成绩好转,社会性发展良好,逐渐适应父母离异后的生活状态。

1.情绪情感:消极情绪逐渐平复,积极情感发展

儿童的情绪情感能否朝健康方向发展,积极情感能否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对父母离异原因的正确认识是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基础。虽然在父母离异初期,绝大多数儿童都认为父母是因为不再爱他了才离婚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理解父母的决定。在我们的访谈中,30%的儿童认为:

“父母离异是因为他们在一起不合适,并不是不爱我了;如果分开以后,他们能过得更好,我支持他们分开。”

父母或实际监护人的爱是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父母离异是既成事实,对儿童造成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父母或实际监护人对儿童真心付出爱,对儿童的伤害可以减到最低。34%的被访儿童报告,父母离异一段时间后,和主要监护人的关系均有明显改善,甚至很亲密。

老师、同学的关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由于家庭解体、父母离异,离异家庭儿童比完整家庭的儿童更加敏感,他们需要外界更多的呵护。访谈发现,一些情绪情感发展良好的儿童报告:

“老师对我挺好的;知道这个事情(父母离异)后,对我更关心了。”

“同学对我挺不错的,有什么心里话,我都和玩得最好的几个说……有什么困难,他们都帮着我一起解决。”

2.学业发展:部分儿童学习动机增强,成绩好转

父母离异后,经过了最初的急剧动**期,儿童的情绪情感逐渐恢复正常,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学习上,学习动机增强,成绩好转。

访谈发现,离异家庭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两种: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为自己谋出路。这两种学习动机的出现,与离异家庭儿童的现实处境有关。86%的离异家庭儿童报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或一般,只有14%的儿童报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这就迫使他们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另外,部分家长离异后,父母又各自结婚,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同时,经历父母离异这一事件后,儿童成熟了很多,考虑事情更周全,他们意识到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所以,他们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谋出路。

3.社会性发展:逐渐正常,但容易出现早恋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正面理解父母离异的事情。同时,父母离异后,父母双方或一方仍对儿童关爱有加,即使部分父母不能亲自照看儿童,但也委托了固定的看护人,离异家庭儿童仍能感受到浓浓亲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抚平了他们心中的伤痕。所有的离异家庭家长都报告“亲子关系改善”,1/3的被访离异家庭儿童报告“和父母的关系明显变好”。

随着亲子关系的正常化,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逐渐改善。他们重新融入集体中,和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也不那么畏惧提到“家庭、父母”这方面的问题了。93%的被访离异家庭儿童反映“同学关系很好啊,没什么的”。

但是,通过对老师的访谈发现,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此阶段的离异家庭儿童容易出现早恋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离异家庭儿童得到的爱是残缺的,不是缺少了父爱就是缺了母爱,于是,他们希望从别处得到补偿。同时,父母离异使得他们更早成熟,更早思考两性之间的问题。

4.生活适应:逐渐适应,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增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离异家庭儿童逐渐成熟,逐渐适应父母离异后的生活状态。一半以上的家长报告,父母离异后,孩子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务、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新的生活环境对这些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使得离异家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访谈发现,97%的离异家庭儿童报告自理能力增强,70%的老师报告这些儿童的自理能力比完整家庭的儿童强。

(三)定型期(父母离异5年以上)

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多年后,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反应模式和生活习惯,对父母离异后的生活基本适应,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往两极方向发展,学习普遍不如父母离异前好。同时,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导致离异家庭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业、社会性发展和生活适应方面出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变化影响了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情绪情感:向两极发展

虽然绝大多数儿童都报告说他们和周围完整家庭儿童没什么区别,但是分析其言谈举止并结合对其班主任的访谈发现,父母离异时间比较长的儿童,他们的情绪情感往两极方向发展。父母离异时间在5年以上的,我们一共访谈了8名儿童,其中一个对生活特别悲观、失望,而一个特别懂事、很成熟,对未来充满希望。

受访儿童,女,初二,父母在其几个月大的时候离婚了,胆小退缩,很敏感,说话声音特别小,对自己没有一点自信。她基本上不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和任何比赛,校运会也不参加;学习比较糟糕,“就凑合事儿吧”;她能感觉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说(我)一些什么,反正挺难听的……(比如)他们家里头都离婚了,离她远点。”

受访儿童,女,小学六年级,父母在其3岁的时候离婚了,比较大方、随意,说话特别有逻辑,很成熟。她情绪比较稳定,“高兴的时候比较多……觉得自己比较外向。”积极参加班级里的各种活动,“能上就上,不能上就下,没什么的……我一般都参加画画,因为我擅长画画,我也喜欢画画。”对未来充满希望,“妈妈很伟大……我现在就希望我和妈妈能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过幸福的日子就可以了。”

2.学业发展:成绩参差不齐,但普遍不如父母离异前好

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离异家庭儿童从此失去了完整的家的港湾。25%的儿童受此打击,从此消沉,对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在及格边缘徘徊、甚至更差。令人欣慰的是,有12.5%的儿童尽管身处逆境,但他们能化压力为动力,把落下的学习迎头赶上,成绩处于班级前列(前5名)。大部分离异家庭儿童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

但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报告,大部分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成绩不稳定;原来成绩好的也补不回来,成绩普遍不如以前好。这充分说明,父母离异对其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不是局部的、有限的、短期的,而是全面的、广泛的、长期的。

3.社会性发展:向两极发展

在亲子关系上,和主要抚养人的关系明显改善,34%的被访离异家庭儿童报告“和妈妈/爸爸的冲突少了,我们关系很好”,部分儿童甚至与妈妈相互支持、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同时,也有的家庭由于父母的另一方拒付抚养费、很少探望等多方面的原因,儿童与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怨恨他们。当然,也有7%的儿童报告其与父母双方的关系都很好,并且经常能见到父母,有时父母能带他一起吃饭。

在同伴关系上,所有的被访离异家庭儿童都报告说很好或一般,没有报告同伴关系不良的。但是,访谈的10个老师都反映男孩子有打架、说脏话等行为,问题行为多,10%的老师反映离异家庭儿童同伴关系不良。

4.生活适应:基本适应

父母离异多年的儿童,他们都已适应了这种生活状态,没有儿童报告有不适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