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魏天统被彻底打上了风流成性的标签,立刻就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
哦还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这样整天混迹在青楼里连风尘女子都要骗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妄想娶我们羲国郡主?他是失心疯吗?还要不要脸?
若非叶蓝樱不断拉着,魏天统早就发作了。
他现在在扮演被欺负的负荆请罪的可怜人博同情,若为了几个青楼女子出手,那他们的计划就彻底白费了,之前吃的苦更是白吃了,他的脸也不可能得到治疗。
魏天统毕竟是城府深沉的人,好,他忍!
这笔账,他自会算在叶青沅手上,只要把叶青沅娶回魏国,搓扁捏圆,还不是他说了算?
眼看着青楼联合剧院的姑娘们精彩的演出告一段落,几个姑娘撕扯的撕扯,哭泣的哭泣,闹哄哄一场逢人就倒苦水的苦情戏也终于结束了。
魏天统已然没力气再喊什么了,若非百姓们还顾及可怜的曾经牺牲自己为羲国带来过和平的蓝樱公主,估计什么破烂都砸过来了。
即便如此,有些准头好的大叔大婶,还是丢了些烂番茄、臭豆腐在魏天统身上。
魏天统是不成了,叶蓝樱只能自己继续演苦情戏,一口一个叔叔,一口一个青沅侄女喊得亲切又哀怨。
“我受不了这个贱人了,让我出去教训她!我不是也被封了公主吗?”黄纤纤受不了了,撸起袖管就要冲出去。
叶青沅利落地手起针落。
黄纤纤张着嘴,却说不出话也动弹不得,眼泪却是直流下来。
叶青沅知道她也是为了自己,忍不住摇头:“第三场戏,才轮到我们,你若出去早了,只能便宜了贱人。”
叶青沅话音刚落,门外,一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颤巍巍地提着一壶茶水走向蓝樱公主。
“谁家姑娘啊,在这跪着挺累的,来,奶奶给你倒杯茶。你是王府的姑娘吗?我咋没见过你呢?”老奶奶一边拿出篮子里的茶杯,一边准备着给叶蓝樱倒茶。
看到有人问她,叶蓝樱自然来劲了,她就差这么个契机,既然有人送上
来,怎会不赶紧抓住?
现在是关键时刻,只要演好苦情戏,只要民心所向,广和王府的门她就进得!
“奶奶。”叶蓝樱话未开声先咽,满声委屈的一声奶奶,比喊自己亲奶奶都亲。
“哎呦,大姑娘长得这么好看,咋就哭了呢?你有啥伤心事说给奶奶听,奶奶给你做主。”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人却硬朗得很。
配合很完美,真是天作之和。
叶蓝樱并不擦去脸上的两滴泪水,依然用她那委屈到哽咽却能咬字清晰响亮的声音说道:
“奶奶您有所不知,我叫叶蓝樱,曾经是羲国的蓝樱公主,为了两国和平被嫁去魏国和亲,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回来省亲,谁知父皇驾崩、皇兄重病不醒,唯一的亲叔叔也不肯见我。”
叶蓝樱自认她这段说辞配上她的表情、声音,堪称完美的演技。一定能感染所有人。
是的,她成功了。
她已经听到身后的百姓们对广和王议论纷纷,说辞不一。
叶蓝樱脸上,不自觉地浮起一丝笑容。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的笑容面对的是那扇朱红大门,百姓们根本看不到。
然而正当她得意之时,一阵凉意从上至下。
叶蓝樱都有点傻了,怔怔地看着那给位她喊了奶奶的老太太。
她竟然,一壶凉茶给她当头倒下来,还不忘把茶壶往她头上砸。
若非魏天统反应够快替她挡了一下,这一茶壶下去,她的脑袋就开花了。
还好不是热水,否则,她的脸也完了。
浇了叶蓝樱一脸水的老太却一屁股坐到旁边嚎啕大哭起来。
原本,她的戏里没有砸水壶,原本她还有台词。
可她说不出了,她只想哭,也顾不得什么王府大门,就坐在王府门槛上,任由水壶散乱第倒在一旁,她只一边哭还一边嚎着:
“我的儿啊,我可怜的儿啊。”
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家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大家都懵了。
好在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奶奶,我们回去吧。”一少年上前扶住老人家,用血红的双眼恨恨地盯着蓝樱公主。
“这不是东街的吴老太太和小柳吗?你们怎么上这来了?”人群里,一年长的大爷忍不住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奶奶说,我爷爷和我爹爹就是这个女人害死的。”少年恨恨地盯着蓝樱公主。
吴老太太终于心情稍平,颤巍巍地指着蓝樱公主:
“你这个数典忘祖的贱人啊,坑了我羲国三万将士,更害死了我们的廷元大将军。老天爷啊,你怎么不开开眼,为什么还让她活着。”
寥寥几语,却勾起一段陈年旧事。
十年前,图关之战。
羲国三万精瑞被魏国伏杀,年轻有为的忠勇大将军叶廷元战死。他手下十位武王副将,无一幸免。
也是这一战,彻底伤了羲国的元气,让羲国这些年在对魏国的战事上,始终保持着只守不攻的姿态,因为他们攻不起。
关于此战的说法,民间百姓不得而知,只有寥寥数语的传闻,是出了奸细,具体如何,这么多年过去,谁又能说得清楚?
“老太太,你不要被奸人蒙蔽了,战场之事,与我们娘娘一个妇道人家有什么关系?
她是羲国公主,独自远嫁本就不易,你们怎么可以收了某些人的好处,故意给我们娘娘泼脏水?”蓝樱公主的侍女挡在还在狡辩,但却切中要害。
此地是羲国,这里是广和王府门口。
这老太太来的动机,自然让人心生疑惑。
叫小柳的少年却不干了,随手就抖出一枚勋章和一方血渍安雅发黑的手帕:
“我爷爷叫吴长孝,武王修为,在廷元大将军帐下任副将,这是爷爷留下的勋章和血书,我爷爷的名字至今还刻在忠烈祠里,又怎么会有假?”
少年抖出血书,站得笔直,开始念遗书:
“公主传来消息,引黄副将去关外伏击魏军。将军闻之,恐图关兵力虚弱中敌奸计,吾等必将追随将军,死守图关。后辈子孙见信,当日夜习武,精忠报国,虽死不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