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69章 她无辜?(1 / 1)

叶青沅和黄纤纤、杜盈盈、君倾城四人,就搬了张圆桌坐在大门背后,一边听着外面的热闹演出,一边群策群力地做针线。

没错,就是做针线。雪团儿自从穿过一次衣服,已经越来越臭美了,叶青沅随手做的两件衣服已经不能满足它突然爆发的虚荣系,于是叶青沅干脆把队友们都坑来给雪团儿做衣服。

别说,他们四人中,论实力叶青沅是最强的一个,论做衣服的水平,她却是最差的。君倾城反之。

谁都没想到,君倾城一个大男人,手竟然那么巧,做出来的衣服无论款式、选料还是手工,都让雪团儿恨不得当场换个主人跟他私奔。

“这俩人还挺能演的。咱们请的人不知道能不能唱过他们。”君倾城有点担忧。

“那当然,没点斤两,他们敢独自来魏国?”叶青沅早就料到有此一手。

“对了,老大,那个蓝樱公主,应该是你姑姑?她是怎么得罪你爷爷了?听上去好无辜啊。”

“她无辜?”黄纤纤眼中充血:

“就是因为她,当年我爹手下三万精兵落入圈套,惨死在魏国人手中。 还是青沅的父亲带人来救,我们才不至于战败。

也是那一战,青沅才失去了父亲。我爹爹也因为这件事,这么多年一直颓废,每次喝酒都骂自己,说为什么死的不是他。

就她这个为了自己当上魏国皇后,不惜出卖羲国的女人,还有脸装无辜,有脸来这里闹?我真恨不得掐死她!”

说到激动处,叶青沅倒没什么,黄纤纤却先趴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叶青沅静静地看着那扇朱红大门:“女子出嫁从夫,她选择站在魏国一方,我不怪她。

但她不该反过来为了魏国咬自己的亲人,她害死了我的家人,就是我叶青沅的仇人。”

“老大,你既然那么讨厌他们,为什么还要放风说你可以治那个什么三皇子的脸?要我说,干脆让他丑死。”君倾城还是不死心,对羲国情势他是最不清楚的,然而他的

内心又是最八卦的一个,什么都想知道,尤其是珍贵的内部消息。

叶青沅叹了口气,一边给雪团细心梳理刚长出来的短绒毛,一边低声如自语般回应:

“因为我心软了。”

叶青沅这次是真的心软了,因为她有所牵挂。

她可以不顾自己,可小睿是她唯一的弟弟,还有征战多年的爷爷和姑姑都是她在乎的亲人,她不能不顾虑。

若魏国皇子在广陵城毁容回去,恐怕好面子又好战的魏国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小睿小小年纪就懂得承担皇位之重压,叶青沅身为广和王府的小郡主,在享受了祖辈荣耀和特权之后,也必然会多一份顾忌和羁绊。

叶青沅不是喜欢麻烦的人,但这种亲情的羁绊,她甘之如饴。

“还因为,拍卖会要开了,我缺钱。”

“缺钱?”君倾城不解。

“你说他那张脸,能值五万两吗?”

“白银?”

“黄金。”

“你疯了吧?五万两?”

“漫天要价,坐地还款。这个任务交给你吧,我只要三万两,多要到的,归你。”叶青沅很看好君倾城的财迷属性。

“放心!我一定让他们至少吐出八万,到时候哥请你们到凌雪阁大采购!”君倾城两眼贼亮地放着狼光。

就连门外跪演得正起劲的魏国三皇子魏天统都觉得身上一阵凉意,却又找不到根源。

这时候,叶青沅请的第一波戏班也总算上场了。

没办法,人家都是姑娘家,难得出门演大戏,总要多花点时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这些姑娘,出自百花楼、醉花楼、鸳鸯阁、留香院联合剧团。

能花大手笔请下这么多姑娘的人,自然也只有叶青沅。有人即将来送银子,当然要散点零头出去。

姑娘们演技高超,却没那身份胆量把戏台搬到广和王府门口,就在人群后方开始闹起来了。

最初,只不过是两个红牌

姑娘争风吃醋的小事。

人们看累了苦情戏,看看姑娘对骂也是赏心悦目。

只是细听她们对骂和炫耀的内容,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百花楼的牡丹姑娘说了:“看什么看,我的男人也是你们这些贱人能看的?他说了,他要娶我回魏国,让我做他的侧妃。”

“一个侧妃就把你美成这样?牡丹,我看你是真的老了,拴不住男人的心了。魏三皇子可是亲口跟我说了,以后是要让我当王妃的,等他继承了魏国皇位,我就是皇后。”留香院的香香姑娘一张利嘴,满是炫耀。

“你胡说,他明明只来了我们百花楼,他说他那日在街头见到我的美貌茶饭不思,才偷偷来百花楼会我,你以为我家天统是什么女人都看得上的吗?”

“嗤,两位姐姐,你们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我的统哥哥右腿上有三颗黑痣是什么形状,你们可知道?”醉花楼的姑娘翠儿也来插一嘴。

“废话,是一条线。”

“从上到下的一条线,我服侍他的时候亲眼瞧见的。”

牡丹和香香异口同声,说的有鼻子有眼睛。

翠儿不干了,眼中满是委屈和震惊:“你们,你们怎么可能知道?天统哥哥明明说过,这是我和他两个人之间的秘密,只有我们知道。”

“是你们两个人的秘密,仅限于你的绣榻上。出了你的房,还能是我家姑娘的秘密。”牡丹的贴身丫鬟一张利嘴出生嘲笑。

这边吵得起劲,那边鸳鸯阁的莺莺姑娘却突然哭得梨花带雨:“想我莺莺琴技无双,虽出身风尘却也知自爱,从来是卖艺不卖身的,直到遇到这个负心汉,将自己清清白白的身子就给了他。

没想到,他竟然,他竟然是这等人,这叫我怎么活?也罢,也罢,是我莺莺看走了眼,唯有以死以证清白。”

周围这么多好事围观又善良纯真的百姓,自然不能真让莺莺姑娘寻死,几个大婶连声劝下,好声安慰,顺便又从莺莺姑娘这里八卦出点料,还有信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