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家里的光的问题了。是什么样的理由,使家庭里必须要寻求新的光明呢?
收集萤火虫和雪的民间故事的存在,是因为过去普通人家是不具备阅读书籍所需的光的。
现在很多山村仍然保留着被称为“hide钵(bachi)”的照明器具。在凿出洼陷的圆形石碟,又或者是破损的旧锅等里面,放上劈得细细的松木,之后将其点燃,这就是以前的世代的灯火。
此外还有在小小的碎木板上抹上黏土充作hide钵的。如此质朴的工具如今仍然存在,但是人们却从某一代开始用起了灯笼、马灯,煤油灯也从三分芯发展到圆玻璃罩,如今终于变成了电灯。
家里变得明亮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且不仅仅是在晚上。自从纸障子可以随意使用以来,窗户不用做成又高又小,预先把房门做好的必要性也不存在了。今天,玻璃的恩惠则更是延展到了农村。
家因此而不再是单纯用于休息的隐身之所。就像在明亮的家里不得不把每个角落都收拾干净一样,人们不在外面劳动的剩余时间就自然地被整理和利用起来,并且各具意义,这些都是家里的光亮的功劳。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青少年的学习由此变得自由起来。因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人们都可以根据其本人的意愿去利用时间了。
过去称学习为“勉强”,也就是说为了某个目的,被迫努力着忍耐着去学习,其中多数是为了获得新的职业。各家各户的灯火变得明亮起来以后,没有这种目的的人,也可以轻松地说为了世间,或是为了所爱的人,把安静的时间花在读书上了。
人为了对自己来说有用的学问,勉强去修得的过程中,是无法预见人类社会的整体将由此获得改良的。哪怕只有一点时间和精力的人,都必须怀着帮助他人之心去阅读书籍或者思考,才能为以后的世代带来幸福。
大多数家庭的男主人,都因维持生活的工作而非常繁忙。世间已经走入困境,不再是放任不顾也能够自然发展起来那样充满希望。正确的学问确实能够救国,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谁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人们就是这样为了各自的奋斗目标而疲惫不堪。
所幸他们的家庭还有剩余的力量和时间,有体贴和爱。还有照亮这些明亮美丽的家的光明。无论如何,今后的学问也必须进入家庭。
或许是由于各家各户的条件不同,也可能会存在家庭不宽裕的情况。即使是以文明自豪的各个国家的中等收入群体,家中的劳动力也不能浪费,为了补充即时收入,甚至产生了女性外出工作的必要。事若至此,便再也无计可施。像日本这种家庭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不思考应该如何去做,即使有必要,也不会有把力量用在这个方面的机会。
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能期待达成大事业,这一点自不待言。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教育还没有做好十分的准备。而且,如果只是代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的人去搜索知识,再助其去谋求新的感动的话,我们还算是有此内助之力。虽然今天的学术里“现炒现卖”的很多,没有系统全面、堪称不二之选的指导性书籍,但是如果花时间慎重选择的话,还是能够从中挑出可供各家各户参考的书籍的。
更为重要的是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关系。沉迷于生活的活动家们,往往会在这方面有很多疏忽,向来都需要具有同情心的旁观者从旁提醒。而且,若期望仅靠女性的常识,就能够获得以道理与论述说服别人的能力,是不现实的,还必须先进行学习和思考。
若有人担心我国自古以来的贞淑与美德会因为女性的学问而被倾覆之类,那就是错误的。也许偶尔会出现面目可憎的“才女”之属,那是因为她们没有习得正确的学问。很多令人厌烦的妻子,不用说都是愚痴无知的产物。助长家门纷争的那种巧舌如簧和强词夺理的“本领”,即使是通过读书习得的,也不是我们称之为学问的东西。
因此,学问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必须追求学问这些问题,虽然有些许迂回了,但仍然有必要从头先搞清楚。如果是以某个职业为目的去学习的话,那么会有一定的方法,又或者是可以跟着所谓女子教育振兴的议论进行。但是,像在今天的家庭里这种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教育下,若有一步踏错,又或者是像很多小聪明的人所迷失的那样,便可能会只要看见上面排列了文字的纸,不管内容是什么就心安理得地将其视作学问。
整体而言,以女性为对象的印刷品现在有点太多了。愚蠢的杂志类销路有点太好了,几乎都是读之前就彻底知道内容的东西,在上面耗费时间令人甚觉可惜。将这些时间积攒起来,恐怕无论多么困难的事业都能够达成。为了目前,为了下一代,在这样一个家家户户都如此需要学问的时世,如果我和各位都不去思考正确的选择和指导,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让好不容易得来的家里的光亮归为无用的装饰,甚至可能会反过来暴露至今为止隐藏着的内部的丑陋。
再说一次,像今天的日本这样,有这样好的条件发展有益于家庭的学问,这种机会是非常罕有的。这样的好机会若被滥用,无论如何都令人惋惜。
(大正十五年二月 《家里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