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了,没有任何意义。未来的还没有开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憧憬之中,我们必须用行动创造更好的未来。
环境在变,人不能抱残守缺
别人在进步,如果我们不进步,或者进步的速度没有别人的快,那我们就是在退步。死脑筋的人总认为这世界上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一步领先,从此以后可以坐享其成。事实上,我们真能够这样吗?看看那些取得成功就自满的人的结局吧!环境在变,自己不跟着环境变,躺在自己过去的成绩上面睡大觉的人,向来都没有好下场。我们不能自鸣得意于自己的抱残守缺。
一匹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匹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
那匹狼说:“听说狮子来了。”
“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躺着的狼说道。
“听说狮子跑得很快!”
“跑得快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追一只羚羊用不了多大力气!”那匹狼还要说什么,它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行了行了,你去跑你的,我要睡觉了。”
那匹狼摇了摇头就走了,它却继续睡它的大觉。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只来了一只,然而由于狮子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匹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死时它不住地抱怨,是狮子破坏了它宁静的生活。
环境在变,我们一定要跟随着环境做积极的改变,而不能刻舟求剑。对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我们都应该看做是自己未来的垫脚石,都是为未来做准备的。如果成功了之后不思进取,那么这样的成功是误了自己;如果失败了以后,能够卧薪尝胆,那这样的失败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很多时候太注重自己成功和失败的主观感受,而没有真正体会成功和失败的意义,以及未来的路。
我们要追求持续的成功,而不是一时间的享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一生匆匆数十载,如果从最后的人生归宿来看,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失败者,我们无论用尽多少财富和精力都无法永续我们的生命。为此,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这短短的一生中做尽可能多成功的事情,为此人生的真谛就在于永不停歇的追求。
思路小结
要让自己的行动随着环境不断地改变,不断地适应环境,只有当自己的行动适应了环境,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才会获得更加积极有意义的人生。
不要用老眼光看别人
你很熟悉一个人,这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我们不要用老眼光去看待别人。死脑筋的人看待别人从来都不会改变,他们让自己的第一印象根深蒂固,总不相信一个人会有什么改变。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发生量的改变,等到积累多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生质的改变。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自然会让别人刮目相看。
在中国历史上,赵国在与秦国的作战中屡战屡败。公子平原君计划向楚国求救,打算从门下食客当中挑出文武兼备的人物与他同行,结果挑选出19位,还差一位没有选出。平原君一筹莫展,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要求加入。
平原君大为惊讶,就对毛遂说:“凡人在世,如同锥子在袋子里面,若是锐利的话,尖端很快就会戳穿袋子,露在外面,而人会出人头地。可是,你在我门下三年了,一向默默无闻,是不是你没有崭露锋芒的机会呢?”
毛遂回答说:“我之所以没有用武之地,就是因为我一向没有机会,如果把我放在袋子里面,不仅尖端,甚至连柄都会露到外面。”
平原君认为毛遂的话言之有理,就让他加入行列,凑足了20人,前往楚国求救。到了楚国后,毛遂大展锋威,协助平原君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其余食客都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对于过去曾经对不起你的人,或者你看不起的人,你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我们要善于听对方怎么说和怎么行动,而不要拘泥于自己的判断。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去进一步了解别人,但是我们仍习惯用老思维和过去的看法去看待别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别人都已经改变了很多,而自己的观念没有随之改变,自然就显得落后了。
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给别人机会,不要总认为别人这个不行,那个不会。很多时候,正是由于我们的短视,失去了很多的朋友,也永远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思路小结
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要善于相信别人的言语和行动,而不要总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是错误的,或者是带有极大偏见的,我们不能让这样的错误来左右行动。
摒弃过去,善于尝试用新方法
过去十年最成功的经验,可能是未来十年最致命的因素。死脑筋的人也许会觉得这有些危言耸听。事实上,无论观察个人还是观察企业,我们都能发现很多人和企业的优势最后却成了自己致命的弱点,自己在优势上逐渐落伍了,而且再也没有改进的机会。为此,我们要学会摒弃过去,善于尝试用新的办法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有两只鸵鸟感到非常绝望,每次它们蹲坐在它们生下来的蛋上,它们身体的重量就把它们压碎了。
有一天,它们决定去向它们的父母请教,它们的双亲居住在大沙漠的另一边。
它们跑了好多个日日夜夜,最后到达它们老母亲的巢。
“妈妈,”它们说,“我们是来向您请教该怎样来孵我们的蛋,每次我们一坐在它们上边,它们就破碎了。”
它们的母亲听完了它们的话,回答道:“它们应该用另一种温暖。”
“那是什么?”年轻的鸵鸟问道。
于是,它们的母亲告诉它们:“那就是心灵的温暖,你们应该以无限的爱望着你们的蛋,心里想着它们每一个里面细小的生命正在成长,警觉和耐性会令它们醒来的。”
两只年轻的鸵鸟动身回家,当那雌鸟生下一只蛋,它们就满怀爱心地守望着它,从不放松警惕。当它们两个都精疲力竭之际,那蛋开始咯咯作响,裂了开来,一只小鸵鸟从蛋壳里探出头来了。
鸵鸟最初的孵蛋是它们学来的经验,但是这种很多家禽都尝试过的成功经验,并不适合鸵鸟蛋的孵化,为此鸵鸟善于学习,尝试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这一点上比鸵鸟做得还差,他们始终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办法就是最好的,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学习别人。真正伟大的人物,比如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所成就的。为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开放心态,向别人学习,不断尝试新的办法,而不是局限于老办法。
思路小结
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最好最实用的办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实际上是延长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身边会看到有些人始终活在自己一个落后的方法之中,最后一事无成。
尽管生活中有苦难,但不要泯灭希望
生活总是不断地制造着苦难,不断地考验我们的毅力,促进我们不断地成长,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泯灭掉希望。死脑筋的人一旦遇到苦难,总觉得上天不公,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事实上,困难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财富,很多人的精神和能力都是在苦难中形成的,最后成为他们一生的资本。
如果有谁向我们说:一个中枢神经残废,肌肉严重萎缩,失去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话也讲不清楚,终生要靠轮椅生活的青年,凭借一个小书架,一块小黑板,还有一个他以前的学生做助手,竟然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黑洞爆炸理论的研究中,通过对“黑洞”临界线特异性的分析,获得了震动天文界的重大成就。对此,我们一定会感到惊奇,然而,这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他为此还荣获了1980年度的爱因斯坦奖。
他的名字叫史蒂芬·霍金。史蒂芬·霍金是个英国人,当时只有35岁。更有趣味的是,作为天文学家,他从不用天文望远镜,却能告诉我们有关天体运动的许多秘密。他每天被推送到剑桥大学的工作室里,做着他饶有兴味的研究工作。
霍金的获奖,赢得了科学界公认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的最高荣誉。就是体魄健全、研究工作条件一流的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工作者们,又能有几个获得这样的殊荣?
我们是否有比霍金还让人悲痛的苦难?为什么霍金能够做到伟大,而我们却做不到?事实上,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眷顾,让我们不明白什么是困难,让我们沉湎于现在的享受,没有真正地成长为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和精英,没有真正地体现自己的价值,结果到最后荒废了自己的一生。当我们处在逆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奋起;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我们更是要居安思危。生活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当你沉湎于现在的舒适生活的时候,你也一步步滑向未来的局促。生活就是处于这种不断的转化之中,但无论生活多么苦难,都从来没有关掉希望的门。只要你愿意思考,只要你愿意努力,你就一定有希望。
思路小结
从另一个角度看,苦难能让我们更快地成长,更快地成熟,更快地肩负起这个社会的责任。当你觉得苦难实在无法承受的时候,你一定要大声对自己说:生活制造了苦难,但是不要泯灭希望。然后,接下去的事情就是去寻找自己的希望,它也一定在等着你。
人不可能永远在温室里长大
温室里永远长不出参天大树,就像我们几曾看到娇惯下养出真正的男儿?一个人的环境好,生活优越,很多时候不但不会帮助这个人成长,相反会让这个人显得更加柔弱。死脑筋的人会说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朱门出浪子,茅屋礼贤才,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我们要想长成参天大树,要想成为这个社会的栋梁之才,我们就不要把自己放在温室里,就不要过于追求一个舒适的环境,而要让自己离开各种“温室”,去迎接暴风雨的洗礼。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耸的大松树下。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成为它的保护伞,为它遮风挡雨,每天可以高枕无忧。
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两三下的工夫,就把大树整个锯了下来。
小花非常伤心,痛哭道:“天啊?现在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那些嚣张的狂风会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会把我打倒!”
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它说:“不要这么想,刚好相反,少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照耀你、甘霖会滋润你;你弱小的身躯将长得更茁壮,你盛开的花瓣将一一呈现在灿烂的阳光下。人们就会看到你,并且称赞你说,这朵可爱的小花长得真美丽啊!”
生活的暴风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当你用一种主动的心态去迎接暴风雨的时候,暴风雨就不再是暴风雨,而是成长的食粮。对于生活造成的种种苦难,很多时候都逃不掉避不了,其实我们也无须逃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古成大事的人,哪一个没有经历过苦难,正如司马迁所认识的一样,能成就大事的人往往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委屈,而司马迁也一样,宫刑都没有打垮这个真正的大丈夫,一本《史记》让他名垂千古,成为人类永远的楷模。
思路小结
要学会正确对待困难,不要把苦难当成瘟疫,避之唯恐不及。苦难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避免,就让我们拿起武器去战斗,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真正的战士,苦难也只向真正的战士低头。
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决定的
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固然会受到过去的影响,但是归根到底是由自己决定的,和过去关系不大。死脑筋的人往往认为一个人的过去决定了未来,甚至将一个人的成败归结到宿命。其实,我们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大,足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无论过去自己是什么,无论自己命运有多么艰难,只要自己善于思考和认真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个人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送了,因为在酒吧里看不顺眼一位酒保而杀了人被判死刑。
这个人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一岁。其中一个跟父亲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也因犯了杀人罪而坐牢。另外一个儿子可不一样了,他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婚姻,有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未吸毒。
为什么出于同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又有着不同的命运?在一次访问中,记者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竟是同样的答案:“有这样的父亲,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让我们很是惊讶。有被学校开除的爱因斯坦,有被老师嘲笑不可能成功的二月河……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早已命中注定的,也不是被别人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命运最终决定者是自己,一个人成就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所信仰的东西,当你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的时候,你就真的取得了成功。因为你的坚信,会让你调动全部的资源去获取成功,当你用这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做事情的时候,成功自然是属于你的。
我们要善于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要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或者放在别人的眼中。即使你真的相信命中注定,人的命运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我们的生活正是通过我们不断的改变而变得丰富多彩,我们每一个人也正是通过不断地超越自己而获得巨大成就。
思路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受到过去的局限,过去怎么样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过去同样也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对生活对未来的信仰。
悲痛无补于事,不妨将心打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悲痛。当你感到悲痛的时候,不妨将心打开,让心接受到阳光,自然会感觉到希望和积极。死脑筋的人一旦感到悲痛,往往将自己的心关上,久久不让它打开,最后把自己变成一个极端忧郁的人。这种做法让悲痛成了自己极大的负担。生活中,并不是我一个人才遭受到苦难,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苦难最重。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遭受着苦难,而且大多数人的苦难比自己更重。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就不会自怨自艾,不会把自己放在可怜的眼泪里。
一个老妇人唯一的儿子生病死了,她非常悲伤,便请教大师:“你知道有什么方法能使我的儿子复活吗?”
大师说:“我有办法,但你要先去找一杯活水给我。这杯水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有了这杯水我就可以救活你的孩子。”老妇人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去寻找这杯水。可是无论她到乡村或城市,她发现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们自己的痛苦。
最后,这个老妇人变成了为安慰别人的痛苦而忙碌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忘了找水的事。就这样,在她热心的付出中,丧子的哀伤悄悄离开了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会经历悲痛。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说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至少我们要明白,苦难已经造成,我们已经无法挽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下的事情。而要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必须把自己的心打开。我们是宇宙的一粒尘埃,渺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己的苦难,自己的悲痛,放到宇宙,放到天下,就不再是苦难,也不再是悲痛。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更加积极,就是要尽量避免这样的苦难再发生。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积极乐观,坚持自己人生的追求和信仰,让自己不断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有意义的事情来化解自己的心结。
思路小结
要学会把心打开,只有把心打开,你才能够接受社会,接受别人,最终也才能够接受自己。永远都不要把自己放到可怜堆里,只有弱者才需要可怜和同情,真正的强者是不需要的。
我们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一切都会过去,是人生的至理名言。无论伟大的还是卑微的,无论成功的还是弱小的,一切的人都会过去。由这些人所打造的事情,也将雨打风吹去,不留一丝痕迹。死脑筋的人或许因此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最后一切都会过去的。事实上,一切都会过去的意义正在于摒弃这种思想。
一位伟大的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先人在梦里告诉了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所有的智慧——让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能够自拔,始终保持勤勉,兢兢业业。
但是,国王醒来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句话来。于是他召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说了那个梦,要他们把那句话想出来。他还拿出一颗大钻戒,说:“如果想出那句话来,就把它镌刻在戒指上面。我要把这颗戒指天天戴在手上。”
一个星期以后,几位老臣来送还钻戒。上面已刻上了这样一句话:
“一切都会过去。”
不要担心最后的成功和失败,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一切都会过去。既然最终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就要学会选择一种更高质量的生活。显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是我们的选择,这种选择是颓废的,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正因为一切都要过去,所以我们在今天更要积极努力,我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得到什么,既然最后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今天的担心就是多余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我们要享受这个努力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来改变自己的状态,这个过程本身是其乐无穷的。只要一个人处于奋斗的状态,那他就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
有些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思考过多。想人生的意义,寻找人生最后的归宿,到最后往往变得郁郁寡欢,觉得一切也不过如此。这种状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悲的,即使同样是在沙滩上晒太阳,成功的人和委靡不振的人心态是绝对不同的。
思路小结
要善于从“一切都会过去”中寻找生活的智慧,我们要勇敢,我们不要患得患失,我们要永远处于奋斗的状态。
不能选择处境时,还可以选择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的处境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因此而失去希望,我们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态。死脑筋的人往往在处境面前无能为力,只是等待一个机会将其解脱出来。等到机会真的来临的时候,他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活。每当我们不能选择处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选择积极的心态,这样不会让我们堕入到平庸的生活之中。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写过一个寓言,说一个少妇去投河自尽,被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女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敞亮了,便告别艄公,高高兴兴地跳上了对岸。
我们很多人都是从一无所有逐渐起步,然后有了一些成就,现在在追求更大的成就。要想有更大的追求,就难免会遇到挫折。在这种时候,一定要选择好参照系,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自暴自弃。我们要将受到挫折的处境和自己曾经一无所有的处境进行对照,曾经那么艰难的日子都能过来,今天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昨天我们获得了成功,今天最多不过是退回到了原点,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只要我们不断地在积极尝试,就一定有取得成功的机会。只有那些不再努力的人才永远都不会取得成功。
思路小结
要学会选择心态。一个人端正了自己的心态,就拥有了较为广阔的心胸,心胸的广阔程度直接决定了未来事业的宽广程度。我们永远都不要让心态成为自己的敌人,而应该让它成为自己的朋友,帮助自己持续地走向成功。
不要为了过去的完美而制造更大的缺憾
人生没有完美。即使是过去以为的完美,到最后也会被环境所打破。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最后不但没有成为我们的骄傲,反而成为自己的负担。死脑筋的人往往追求完美,不允许生活有半点瑕疵。这种人往往因为生活的一点小缺憾,而失去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一位牧牛人,拥有250头牛。他每天都会到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让牛群优哉游哉地吃草、喝水。
有一天,忽然跑出一只老虎,咬死了一头牛,这250头牛,因此少了一头。牧牛人万念俱灰,他觉得少了一头牛,对他来说,已经不完美了,为此,他心中很懊恼,一直耿耿于怀!
过了几天,他觉得少了一头牛,已经不是原来的250头,那其余249头牛,又有何用呢?于是就将249头牛赶落悬崖,那群牛就这样全被他杀死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牧牛人很傻,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何尝不是和牧牛人一样。当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的时候,我们往往自暴自弃,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曾经有一个青年,因为爱人的离去,他变得消极和孤僻,他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充满着忧郁,感觉到生活暗淡无光,自己的生存都存在问题,更谈不上未来的发展。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智者,智者知道了他的故事,对他说:“那个离开你的女孩真是幸运,她没有选择一个像你这样容易自暴自弃的人。”年轻人若有所悟,智者接着说:“那个女孩又何其不幸,她失去了一个这么深爱他的人,而你只不过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青年似乎感觉茅塞顿开。
不管这个青年最终有没有走出自己的误区,我们都应该看到道理就在其中。过去的完美,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只是代表过去,跟现在没有太多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完美不复存在了,我们就牺牲当下的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当下的生活,就是现在和眼前。
思路小结
学会接受现实,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更不要为了往事而自暴自弃,最后造成更大的缺憾。
不要躺在过去的荣誉上睡觉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从现在开始,只有不思进取,死脑筋的人才躺在过去的荣誉上睡觉。真正有理想、想做事的人绝对不会把过去的荣誉当成负担。
居里夫人是一位原籍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元素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但全都毫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正是这种对待过去荣誉的态度,继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娜与其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物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荣誉永远属于过去,当你躺在荣誉上睡觉的时候,荣誉就已经成了负担。很多时候,别人奖励自己的话,如果看成是荣誉的话,我们是没有理由因此而飘飘然的,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不辜负别人,也绝对不辜负自己。真正能取得持续成功的人士,很少会在过去的荣誉上停滞不前,他们把荣誉看成是对自己的鼓励,通过这种鼓励让自己不断地前行。
思路小结
我们固然希望获得荣誉,但是如果荣誉成了我们前进的阻力,让我们无法前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反省荣誉的真正价值所在。
一切化为灰烬,正好从头再来
有些时候,生活会给我们造成一些灭顶之灾。我们辛辛苦苦取得的成就,甚至是一生的成就,都有可能在瞬间化为灰烬。死脑筋的人或许因此而痛苦不已,不能自拔,或者盘算着如何安享晚年。但真正伟大的人物一定是盘算着如何从头再来。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元。那个晚上,爱迪生一生的心血成果在无情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了。
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24岁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的寻找他的父亲。他最终找到了: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火光摇曳中闪亮,他的白发在寒风中飘动着。
“我真为他难过,”查里斯后来写道,“他都67岁了,不再年轻了,可眼下这一切都付诸东流了。”他看到我就嚷道:“查里斯,你母亲去哪儿了?去,快去把她找来,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着这样的场面了。”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着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
声机。
当你不能改变生活的时候,你要善于接受。生活无论给你造成了多大的苦难,你都必须将它看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还有机会。其实过去的毁灭,何尝不是自我超越的机会,就像爱迪生一样。过去的种种努力都付诸东流的时候,我们也获得了一种超越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我们永远都不要把苦难看得很悲惨,我们固然不希望苦难找到我们,但一旦降临到自己头上,就一定要勇于接受,同时要在苦难中不断汲取力量,鼓励自己不断前行。真的,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选择放弃的权利,也没有流泪的时间。
思路小结
要在苦难中不断学习,不断汲取力量和智慧,把苦难当成垫脚石,才能让自己达到更高的高度。
好汉不提当年勇
过去的事情,尤其是荣誉,不需要再提。死脑筋的人往往提起当年的荣耀,以证明自己曾经风光过。要知道,好汉不提当年勇,否则的话,人容易对生活产生惰性,自我安逸。
人首先应该舍掉的是生活惰性。生活一旦形成惰性,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有**。即使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一遇到困难就想退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这就是如果想毁掉一个人就只需让他安逸起来的原因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年冬天,一个财主在家门口看到一个冻僵的乞丐,财主十分生气,又不好把人家从家门口赶走。于是想出了一条很毒的计,他请乞丐喝了一杯酒,然后和乞丐打了个赌:如果乞丐能在大街上站上一个晚上,那么他就把家产分一半给他;如果乞丐冻死了,那么就两不相欠。乞丐想了想便答应了。当时天下大雪,外面冻得财主连手都不敢伸出来。他认为乞丐这回死定了,死在大街上总比死在他家门口要强上千百倍。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乞丐还好好活着,而监视乞丐的家丁也证实乞丐一个晚上都站在大街上。财主只好分一半财产给乞丐。乞丐富有了以后,便如流水般花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过了几年,乞丐把财产挥霍一空,还欠了财主很多债,于是这个时候他来找财主打赌,还是老样子的赌法,如果乞丐赢了,那么债务一笔勾销。财主想了想,反正乞丐也没有钱还,于是同意了。结果上半夜还没有过,乞丐就冻死了。
过去如何荣耀,已经成为过去。永远不要拿过去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强大,这正好是虚弱的表现。我们要做真正的强者,就要有超越自己的勇气和行动。人要向前看,只要自己一天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永远地奔走在前进的路上。即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要不断前行,用短暂的一生,追求更大的生活意义。
思路小结
永远不提当年的勇敢。真正的勇敢不是一段时间的表现,而是一个人持久的表现。真正的勇敢来自心灵。
每个人最终都将汇入人生的大海
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将汇入人生的大海,得意失意、荣耀卑微,最终都不过是过眼烟云,都会烟消云散的。死脑筋的人往往会太注重过往,牢牢地抓住不放。其实,很多时候,生活都会让我们松手,我们要将自己的生命和全部努力都揉入到生活的大河,因为最后所有人的归宿都是汇入人生的大海。
在入河口,有两条小溪相会交谈。一条小溪说:“我的途径是最难走的。磨坊的水轮坏了,沿途有些农民也死了。我带着人们的污秽,挣扎着流将下来,而那些人啥也不干,只是懒洋洋地晒太阳。”另一条小溪回答说:“我从山上芬芳花卉和腼腆杨柳之间流将下来,男男女女用银杯喝水,我的周围都是欢笑声,还有甜蜜的歌声。哎!你真是个不幸的家伙。但是你的困难始终是得不到补偿的,还不如忘记它吧!”最终这两条小溪都流入了大河汇入大海。
如果过去让你很是难忘的东西,影响了你今天的生活,你要学会将其忘记;如果过去很是荣耀的东西,让你今天始终自我感觉良好,你也要将其忘记。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最终意义,其实生命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也不是望不到边、看不到头。为此,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朝着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人生的最大意义。
我们不要在生活中浮躁起来,也不要在人海茫茫中变得喧嚣,要想获得大成功,一定要有一种稳定而且积极的心态,不要过于苛求,但也绝对不到最后誓不罢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只要这种价值观积极向上,我们就没有理由评价其对错。只要我们为这种价值观而努力奋斗,我们就过得充实。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的立足之本就是自己所秉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自己人生的方向,它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引导我们汇入人生的大海。
思路小结
要明白人生的最终方向就是汇入大海,为此我们没有必要在今天患得患失,我们只要努力了,只要奋斗了,尽人事,然后听天命吧!上天不会亏待有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