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成功的追求,没有人能够阻挡。有时,我们认为有什么人阻挡了自己的成功,其实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
为薪水而工作的人还将为薪水而劳碌
你想得到什么,你最终最有可能得到什么。当你为薪水工作的时候,你一生都将为薪水而劳碌。死脑筋的人会认为,会有机遇降临,自己的命运会得到改变,但事实真的如他们所愿的那样吗?
盛夏的一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了下来,一节特制的并且带有空调的车厢的窗户被人打开了,一个低沉的、友好的声音:“大卫,是你吗?”
大卫·安德森——这群人的主管回答说:“是我,吉姆,见到你真高兴。”于是,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之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下属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铁路总裁墨菲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20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
其中一个下属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你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当一个人为自己的任何一种想法而工作的时候,他会围绕着这种想法调动自己的资源,包括注意力。所以当一个人为了薪水而工作的时候,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得到薪水。而与之相反,当一个人为了理想而努力的时候,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理想。这就是机会为什么要青睐有准备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固然要靠薪水而过日子,就像小孩要吃喝一样。但是如果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了,还只要吃喝,那么这个人是有问题的,生活极有可能陷入困顿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更多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是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未来的。
思路小结
绝对不要为薪水而活着,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那样的日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真金不怕火来炼
是金子,就会发光,就会显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看到太多的人怀才不遇,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没有给自己提供机会。其实哪里是这样?很多时候他们要么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要么本身就没有什么才能。做人死脑筋的人对这种评价会满腹牢骚,他们认为一直没有显现才能的机会。事实上,才能的显现,需要不断的磨炼,当你还是石子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发出金子般的光芒的。
一个自诩很有才华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眉不展,苦闷不已。
有一天他去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然后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一无所获。
这时候上帝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里。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戒指。
上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他却一下子醒悟了:当自己还只是一颗石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上天怎么样对你,一定有它的理由。我们发现身边也有太多的人,感觉远不如自己,却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都希望和他们一样有金子般的光芒,但是我们中间有几个人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有几个人知道他们从石子转变为金子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如果我们不能付出,如果我们喊哭怕疼,不愿意承受从石子到金子转变过程的磨炼,我们就永远都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得到重用。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不是要把自己想象成金子,想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该把自己想象成石子,我们要知道自己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跌倒、站起来、再跌倒、再站起来,这应该是常态。
思路小结
要学会接受这样一个过程,要把成功看成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将艰难困苦当成前进的最大动力,至于最后取得的成功都是附加的产品。
奔跑在梦想的路上,青春不老
你对成功的向往会让你忘我,一个对成功有偏见的人,给他开的最好药方就是让他奔跑在成功的路上。做人死脑筋的人也许不理解,认为这不过是自欺欺人。但事实上一个人是否有理想有追求,并且为这理想和追求付出努力,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精神状态。而一个人精神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主宰了这个人的一切。
相传有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身患绝症,四处求医,却未见效。有一个智者告诉他:“你这种病有人能治,但你必须四方游吟,才能引他露面。”于是这个人开始流浪,四处吟唱,唱给富人、穷人、病人、孩子。
数十年过去他从壮年变成老年,成了著名的游吟歌手,他的歌治愈了许多人的顽症,而他却浑然不知,一年一年唱过了百岁。
这天,一个路人问他为什么唱且唱得如此动听,他说:“为了找一个神医,治我的绝症,哎,唱了50多年,可他还没露面。我这病可咋办呀?”那人说:“巧了,我就是医生。”于是便为他做了全面检查,随后对他说:“你说你都100多岁了,可身体还这么硬朗,哪有什么病啊?”“难道那个智者骗我不成?”老翁顾不上多想,兴奋地高喊:“我病好了,不用唱了,不用找那个医生了?”第二天,他死了。
当一个人奔跑在梦想的路上,他是可以青春不老的。我们看到身边很多很年轻的人,他们整日郁闷不已,惶惶不安。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感觉没有成功的希望,于是心灰意懒。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年纪很大的人,依然日夜奔走在自己的事业上。我们真的很难评价谁年轻,谁年老;我们真的不难评价谁更有希望。
当觉得自己生活在苦难之中的时候,只要自己不自暴自弃,就永远都有成功的希望,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忘记你的苦难,忘记你曾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过去的种种对于今天、对于未来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活在当下,活在追求中,才有意义可言。
思路小结
要始终奔跑在路上,这种有目标有奋斗的生活会让人消除很多痛苦,尤其是心理上的缺陷。
月圆月缺才识月,春夏秋冬方是年
不要害怕被生活折磨得体无完肤,不是因为它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因为体无完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健康的人。死脑筋的人会以为这是个悖论。体无完肤的人怎么可能健康?但事实上正是如此,正如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先生所说,人年轻的时候是面粉,单纯但是一吹就散,到后来揉入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后变成了面团,到最后成为面条,是可以吃的。这样的人生是有味道的。
有一位种苹果的人,他的高原苹果色泽红润,味美可口,供不应求。可是,有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即将采摘的苹果砸开了许多伤口,这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眼看着苹果无法销出,不仅如此,如不按期交货还要按合同一一赔款。然而乐观的果农却打出了这样的一则广告:
“亲爱的顾客,你们注意到了吗?在我们的脸上有一道道的伤疤,这是上帝馈赠给我们高原苹果的吻痕——高原常有冰雹,高原苹果才有美丽的吻痕。味美香甜是我们独特的风味,那么请记住我们的正宗商标——伤疤。”
让苹果说话,这则妙不可言的广告再一次使果农的苹果供不应求,赢得了另一种成功。
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纯净的理想,当理想遇到现实阻挠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了一种逃避式的坚持,有的人不想长大,有的人不想放下尊严,到最后终究一事无成,只能怨天尤人。我们的理想不会生活在温室里,不会远离细菌的侵扰,相反,正是因为有细菌的侵扰,理想才能健康成长。我们的人生理想最开始的时候就像一条小溪,我们希望它最后能汇入大海,但是从小溪到大海必须经历湍急的河流,那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很有可能把自己变浑浊。如果我们不愿意选择这条路,我们将永远是小溪,随着大海的博大,我们时刻都有干涸的威胁。
思路小结
要认真看待自己的缺点,千万不要试图去做个完美无缺的人,也千万不要害怕沾染到了太多的“社会气”,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生态中,这种生态不可能过于纯洁,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一种过于纯洁的生态,因为那里往往是长不出大树木来的。
想象中的世界,其实很夸张
世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的想象很多时候容易夸大。做人死脑筋的人往往认为这世界到处到充满着危险。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有一只老鼠告诉父母,他要去海边旅行。他的父母听后大声说道:“真是太可怕了!世界上到处充满了恐怖,你千万去不得。”
“我决心已定,”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未见过大海,现在应该去看看了。你们阻拦也没用。”
“既然我们拦不住你,那么,你千万要多加小心啊!”老鼠的爸爸妈妈忧心忡忡地说。
第二天天一亮,这只老鼠就上路了。不到一上午,老鼠就碰到了麻烦和恐惧。一只猫从树后跳了出来。他说:“我要用你填饱我的肚子。”
这对老鼠来说,真是性命攸关。他拼命地夺路逃命,尽管一截尾巴落到猫嘴里,但总算是幸免一死。
到了下午,老鼠又遭到了鸟和狗的袭击,他不止一次被追得晕头转向。他遍体鳞伤,又累又怕。
傍晚,老鼠慢慢爬上最后一座山,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他凝视着拍打岸边的一个接一个翻滚的浪花。蓝天里是一片色彩缤纷的晚霞。
“太美了!”老鼠禁不住喊了起来,“要是爸爸和妈妈现在同我在一起共赏这美景该有多好啊!”海洋上空渐渐出现了月亮和星星。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上,沉浸在静谧和幸福之中。
像这只小老鼠还是经历了很多凶险。事实上,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经历这种凶险。正如一个拥有一千万人口的都市,如果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大家往往会人心惶惶,觉得活在这个城市很不安全。但实际上凶杀案只是千万分之一,是个极小概率的事件。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的阅读,就变成了一个让人恐惧的事件。其实,再进一步想,坏消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比好消息要传播得快得多,人们也会有选择性地去听那些坏消息。
思路小结
要有一种生活的常态,这种生活的常态建立的前提就是不要自我制造恐惧,这个世界一点都不可怕。
做出决定,敢于承担
要想成就大事,你就必须能够迅速做出决定,而且要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结果。死脑筋的人认为可以将决定的事情让别人来做,这样对自己来说风险最小。事实上,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迅速做决定的魄力,而且要自己善于做决定,如果事事让别人做决定,哪怕你身边有个诸葛亮,到最后自己始终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一个小男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被风吹落在地上的鸟巢里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
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优柔寡断的人往往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甚至有可能是个悲观的人。这种人注定成功的概率会比一般人要小很多。很多时候,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不会再敲第二次门,如果此时不抓住机会,以后注定要遗憾,为此千万不要过于优柔寡断。一个青年喜欢上了一个女子,如果这个青年过于考虑未来家人的感受,未来家庭的发展,等到他考虑成熟或者自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估计这个女子已经成为了几个孩子的母亲了。
人害怕迅速做决定,其中隐含的问题是做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其实任何决定都是有风险的,无论你做出,还是别人做出,风险都依然存在。当你对事情认定的时候,你就必须迅速做决定。真正的机会,不会给你太多的准备时间。
思路小结
要学会有迅速做决定的魄力,而要具备这种魄力,你就必须不断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你要有常识,要有感觉,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正是这种常识和感觉,造就了很多十分伟大的人物。
只要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那就是成功
人生难免会经历很多的跌倒,但是成功者都是爬起来的人。事实上,成功就等于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这么简单。死脑筋的人或许不这么认为,他们以为爬起来以后还是会跌倒,这是永无止境的循环。事实上,成功者的人生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螺旋上升中有跌倒,但总是能爬起来。即使有下一次的跌倒,那也绝对不会是低级错误的重复。
丹尼尔·卢迪是一位富于鼓动性的演说家。
卢迪在伊利诺伊州乔列特长大,从小就耳闻圣玛丽大学的神奇传说,梦想有一天去那儿的绿茵场踢足球。朋友们对他说,他的学习成绩不够好,又不是公认的体育好手,休要异想天开了。因此,卢迪抛弃了自己的梦想,到一家发电厂当工人。
不久,一位朋友上班时死于事故,卢迪震骇不已,突然认识到人生是如此短暂,以致你很可能没机会追求自己的梦。
1972年,他在23岁时读印第安纳州圣十字初级大学。卢迪在该校很快修够了学分,终于转入圣玛丽大学,并成为帮助校队准备比赛的“童子军队”的一员。
卢迪的梦想很快要成真了,但他却未被准许穿上球衣比赛。翌年,在卢迪多次要求后,教练告诉他可以在该赛的最后一场穿上球衣。在那场比赛期间,他身着球衣在圣玛丽校队的替补队员席就座。看台上的一个学生呐喊道:“我们要卢迪。”其他学生很快一起叫喊起来。在比赛结束前27秒钟时,27岁的卢迪终于被派到场上,进行最后一次拼抢。队员们帮助他成功地抢到那个球。
17年后,卢迪在圣玛丽大学体育馆外的停车场。一个电影摄制组正在那儿,为一部有关他的生平的电影拍外景。
思路小结
要不害怕失败,不要把自己困守在一个自认为安全的角落里,要善于走出去,要善于去冒险,要不害怕失败,在失败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最后走向成功,只要你爬起来比跌倒多一次,你就成功了。所以当下次你跌倒的时候,你要毫无顾忌地爬起来。
弱者在挫折面前崩溃,强者让挫折崩溃
挫折谁都会遇到,弱者在挫折面前崩溃,而强者让挫折崩溃。死脑筋的人往往看到大多数人都在挫折面前停步,甚至崩溃,于是认为这世界上真正能成功的永远是少数有特殊才能的人,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伤心之下,他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苦上加苦。于是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我可以成功了!”
第二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时,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得了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好一些了,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结果失败了。1843年再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又一次失败。
要是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放弃努力?但他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表现的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而且还赔了很大一笔钱,他只能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却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然而,他没有服输。接着又是三次的失败。
这个在九次失败的基础上赢得两次成功的人正是亚伯拉罕·林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思路小结
要善于在挫折中寻找前进的力量,不要让挫折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而要让自己主宰着挫折。挫折给人带来的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实际影响,如果我们有更强大的内心,那么挫折在勇敢面前自然显得卑微,甚至这种勇敢可以修复挫折所带来的实际影响。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虽然往往向挫折低头,但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停止对向挫折挑战的“堂吉诃德”的崇敬和欣羡。
成功如同求生,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到达彼岸
你对成功的渴求有多大,你成功的可能性就有多大。做事死脑筋的人认为成功不过是一个人碰到了机遇。他们没有注意到,很多人都碰到了一个机遇,但是永远只有最渴求成功的人能够把机遇牢牢地抓在手中。
有个年轻人想向苏格拉底学知识。苏格拉底就把他带到一条小河边,和他一道跳入水中。
刚一下水,苏格拉底就把他的头摁到了水里,年轻人本能地挣扎出水面,刚一露出水面,又被苏格拉底再一次死死地摁到了水里。这一次,年轻人可顾不了那么多了,死命地挣扎,出了水面后就哗啦哗啦往岸上跑。跑上岸后,他打着哆嗦对大师说:“大、大、大师,你要干什么?”
苏格拉底理也不理这位年轻人就上了岸。当他转身远去的时候,年轻人感觉好像有些事情还没有明白。于是,他就追上去对苏格拉底说:“大师,恕我愚昧,我还是不明白您刚才的举动是什么意思,能否请您指点一下?”苏格拉底看那年轻人还挺虚心的,于是对年轻人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年轻人,如果你真的要向我学知识,你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如果我们像想获得生命安全一样去渴求成功,我们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因为渴求生命的安全,我们就有一种勇气去应对任何困难,我们甚至还有一种勇气去冒险,去做一些平时处于安逸状态下的我们绝对不会做的事情。而正是这些事情其中蕴藏着极大的机会,相当一部分成功者就是抓住了这种机会而取得成功的。
事实上,今天的创业者很多人是被“逼上梁山”的,因为他们没得选择了,为了生存,为了热爱,为了责任,他们必须做这个选择。当他们做这个选择的时候,他们固然考虑到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但是有机会总比没有机会要好,死马当做活马医,这种基本判断会左右他们的行为。
思路小结
要让自己充满着求生的欲望,很多事情,很多习惯要把它当成生命一样来看待,要懂得珍惜,要积极争取,当你珍惜和争取的时候,人成功的可能性顿时会加大很多。
人生是一本书,内容由自己来编写
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不是由别人定的,而是由自己定的,毕竟人生的目标不是由别人实现的,而是由自己实现的。死脑筋的人往往习惯了让别人定目标,就像孩子从小依赖于父母的选择一样,等长大成人以后依然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为自己确立人生目标。
在半个世纪前,洛杉矶郊区有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才15岁,拟了个题为《一生的志愿》的表格,表上列出:
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曲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
把每一项编了号,共有127个目标。
当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佐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洛莱兹探险。他按计划逐个逐个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49岁时,他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
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所有荣誉。
一旦我们确立了人生目标,我们就要坚持不懈地去执行。人生目标如果不执行,那么就是空想。人生目标只有执行的时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们要善于寻找人生的目标,要善于在人生目标中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对于一棵树而言,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害怕它长弯曲了,往往用绳子束缚着它,矫正它的方向。等长成了大树以后,我们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人来说,同样是这样,然而有的人因为生活的惯性,他们习惯了别人定目标,自己去执行;也习惯于活在别人的期许之中,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甚至是非判断能力也极为缺乏。
思路小结
要建立一个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通过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来不断寻找自己的目标,不断实现自己的想法。
要善于简单思考,拒绝拐弯抹角
成功从来都不喜欢拐弯抹角,往往最简单的思考能够引导最大的成功。死脑筋的人会认为一定要思前想后,然后才能行动。事实上很多时候,有些问题是没有必要再进行思考的。比如当你选定了一条路的时候,你完全没有必要去过多思考失败的结局。当我们工作形成了一种好的习惯的时候,也完全没有必要过多思考这种习惯的利弊。思考有些时候会扰乱前进的步伐。
蜈蚣是用成百条细足蠕动前行的。狐狸见了蜈蚣,久久地注视着。心里很纳闷:四条腿走路都那么困难,可蜈蚣居然有成百条腿,它如何行走?这简直是奇迹!蜈蚣是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然后动哪条腿,接着再动哪条腿的呢?有成百条腿呢!于是狐狸拦住了蜈蚣,问道:“我被你弄糊涂了,有个问题我解答不了,你是怎么走路的?用这么多条腿走路,这简直不可能!”
蜈蚣说:“我一直就这么走的,可谁想过呢?现在既然你问了,那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
这一念头第一次进入了蜈蚣的意识。事实上,狐狸是对的——该先动哪条腿呢?蝶蚣站立了几分钟,动弹不得,蹒跚了几步,终于趴下了。它对狐狸说:“请你再也别问其他蜈蚣这个问题了,我一直都在走路,这根本不成问题,现在你把我害苦了!我动不了了,成百条腿要移动,我该怎么办呢?”
最后蜈蚣被别的蜈蚣抬回了家。
人要学会简单思考,现代人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思考太多。这种过多的思考成了很多人一生的制约,限制了其事业的高度,限制了其发展的空间。因为,通过思考,他们往往给自己设定了很多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里面跳不出来。
思路小结
要从思考入手,只做有价值的思考,而不要去做一些无谓的思考,避免将自己陷入困难的境地。
为成功奔波的人没有时间流泪
一个为成功受苦的人是没有时间去流泪的,因为他需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去继续战斗。死脑筋的人往往会停下脚步去安抚自己,痛定思痛,到最后把自己弄得很可怜,把一切变得很被动。有的人正是因为对失败存在着很多繁复的感情,所以才变得优柔寡断。
“蛙人”的职业是十分辛苦和危险的。但是“蛙人”的经历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启示。一个在战斗中的“蛙人”如果被对手击中了左眼,那么他就应该将右眼睁得大大的,这样才能够看清楚对手,以便回击。如果拿右眼去流眼泪,那么永远都不可能有战胜对手的机会。在生活中也许会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生命原本脆弱,但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选择坚强,遭遇挫折之时,我们更应该给予自己信心,困苦中是没有时间去流
泪的。
当我们处在痛苦之中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去哭泣,我们的哭泣只会让我们丧失战胜痛苦的时间、精力和勇气。我们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不断地去战斗,永远地战斗,没有时间为自己流泪,没有时间觉得自己可怜,在自己的人生中,也不存在可怜这个词,胜就是胜了,败了也不可耻,只是说明还需要继续战斗。通过不断的战斗,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力量,最后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当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的时候,你也将失去群星。你要想不失去群星,你就必须抹干眼泪,去欣赏生活的美丽。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失意:子欲养而亲不待、事业成而妻儿散……太多太多的失意围绕着我们,当我们不能改变这些失意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坦然地接受它们。
思路小结
不要再流泪,不要再不断地揭开过去的伤疤来可怜自己,不要再拿过去的失败来限制自己,相反你要去积极地做事情,只有你不断地去尝试,只有你不断地去努力,你才有翻盘的机会,否则不过是个可怜虫而已。可怜虫即使能够博得别人的同情,但是最终无法博得别人的尊重。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每一个人的救世主就是你自己,你不断地相信自己能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真的能做很多事情,很多事情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奇迹。当你不断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连那么简单的东西都没有办法完成,最后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失败的人生。为此,一个人的心理暗示不是自我欺骗。自我欺骗,无论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假的。但是心理暗示,如果你相信,最后的结果就是真的,如果你不相信,最后的结果就是假的。
非洲的一个部落酋长有三个女儿,前两个女儿既聪明又漂亮,都是被人用九头牛做聘礼娶走的。在当地,这是最高规格的聘礼了。第三个女儿到了出嫁的时候,却一直没有人肯出九头牛来娶,原因是她非但不漂亮,还很懒惰。后来一个远乡来的游客听说了这件事,就对酋长说:“我愿意用九头牛换你的女儿。”酋长非常高兴,真的把女儿嫁给了外乡人。
过了几年,酋长去看自己远嫁他乡的三女儿。没想到,女儿能亲自下厨做美味佳肴来款待他,而且从前的丑女孩变成了一个气质超俗的漂亮女人。酋长很震惊。偷偷地问女婿:“难道你是巫师吗?你是怎么把她**成这样的?”酋长的女婿说:“我没有**她,我只是始终坚信你的女儿值九头牛的价,所以她就一直按照九头牛的标准来做了,就这么简单。”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做“九牛之人”。真正向往高贵的人,绝对不会卑微,当然也不可能变得傲慢;真正向往学问的人,即使不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他会透出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有时让人无法抗拒。你必须永远地给自己一种积极的暗示,这种积极的暗示很多时候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做什么样伟大的事情。千万不要把自己想得很卑微,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能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种想法会限制你的
成就。
思路小结
要永远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相信舍我其谁。
虚心求教可以,但不要丧失独立思考
你永远都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你也绝对没有必要让所有人满意。你可以有一份仁善的心,但是这种心绝对不是让所有人满意。死脑筋的人或许这样狭隘。我们看看古圣先贤,从来就没有让所有人满意的,武王伐纣还有伯夷叔齐坚决反对,孔子还被看成“累累如丧家之犬”。为此,我们不能追求心灵上的那种完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吸引什么样的人。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丧失自己。即使向别人虚心求教,你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独立
思考。
有一位画家想画一幅人见人爱的画。画完之后,将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他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做记号标出。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摹了同样的一幅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这次,他要求观赏者将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涂满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都被换上了赞美的标记。“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秘,那就是: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
当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让人满意的时候,你将会失去存在丧失自我的风险。而让所有人满意很多时候都是水中的月亮,看着光洁无比,令人欣羡,但你永远得不到,没有一个人能得到。
其实如果有那么一部分人赞同你,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甚至只需要一小部分人赞同你,你就已经能够成就非凡了。如果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来看看让所有的人满意是多大的陷阱!多少有才华有抱负的人陷入其中!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我们自己,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目光。只有这样,我们最终才不会后悔。如果我们每天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那么最终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又一个遗憾!
思路小结
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依赖于别人的眼光来做判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这对具有独立人格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没有办法让别人代替我们思考,别人也没有义务和能力代替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