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社交中的妙用
关于交友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就是说,能够善始善终,始终保持友谊的朋友是很少的。孔子曾在《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一句警世的名言,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并被各国学术界奉为“金科玉律”。
1.君子之交淡如水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关于交友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就是说,能够善始善终,始终保持友谊的朋友是很少的。
可晏子这人却很有点了不起,他不仅能和朋友善始善终,保持友谊,而且还能让朋友越久越尊敬他。所以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论语·公治长》)
晏子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圣人并没有说。也就是说,孔子所赞美晏子的,实际上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和过程。圣人微言大义,我们也不好妄加猜度。只好把“久而敬之”作为一种理想的交友境界而提出来共勉。至于怎样达到这个境界,那就只好根据各自的交友经验和感受去细心揣摩与领悟了。
后来,孔子的学生曾子对此作了补充。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以文会友,而不是以酒肉会友。
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了吧。
《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醴”就是酒,而“文”自然是如水一样清淡的了。“文”虽然是如水一样清淡,但以文章学问相会,以志同道合相连,“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反而能够“淡以亲”。所谓“人亲喝口水也甜”,友情春常在。
“醴”虽然醇酥香美,但以酒肉相聚,以利相交,以利为条件,不过是酒肉朋友而已。“脓肥辛甘非真味”,结果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不仅“甘以绝”,而且反目成仇人,无友谊可言。
所以,正人君子交朋结友要以志同道合为基础,而不要维系于酒肉关系之上。
这就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意思,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原因所在。
孔子曾将这一问题请教隐士子桑雽——
我两次被鲁国驱逐出境,在宋国受伐树的惩罚,在卫国被禁止居留,在陈国与蔡国之间遭到人们的围攻,在东周也找不到出路。
我遭了这几次挫折以后,亲戚与好友与我便一天天疏远了,学生与知交也越来越远离了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隐士子桑雽说:
难道你从来没听说过殷国人林回逃亡这件事吗?林回这个人在出逃时,连价值千金的璧玉都丢下了,背起婴儿就走。有人就说:“你这样做,是为了得到钱财吗?婴儿能值多少钱!是为了减少拖累吗?婴儿的累赘可多啦!你抛弃千金之璧,带着个婴儿去逃难,这究竟是为什么?”
林回就说:“我和那璧玉是以利益相结合的,我和婴儿却是天然的联系。以利益结合起来的,穷困与灾难来时,就互相抛弃了;出自天性联系的,临到大难来时,就会互相关照。互相关照和彼此抛弃比起来,相隔太远了。并且,君子相交,平淡如清水;小人相交,甘美如同甜酒。君子相处淡泊就能相亲,小人热火相交也容易翻脸。至于无缘无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种关系,也会无缘无故顺其自然地散伙。”
孔子立即恍然,说:“我明白了!”
于是慢慢地走回家,一路上反省自己,进门便决定,停止空洞的学问研究,放下没有用的书本,跟弟子们相处,再也不要他们打拱作揖。这样一来,师生们的感情反倒更加真挚、深厚了。
不过,物换星移,时代变迁,我们今天水与酒的界限也在模糊起来。酒水酒水,酒有女士香槟,清淡得很;水有各式饮料,浓香甜美。水不清淡,酒不浓醇。“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慢慢磨。”管它是酒是水,只管喝!喝它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一切都好说!”
哪里还有什么“以文会友”?哪里还有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
假若曾子转世,庄子再生,是不是也要修改一下他们的说法呢?
但愿我们都不要像酒肉朋友一样,三杯酒下肚,你好我好一切都好,一旦遇到利害关系或有风吹草动,便成为生冤家死对头。只要大家竭诚相待,推己及人,“久而敬之”也就不会是什么难以达到的境界。
关键是不是在一个“诚”字呢?
2.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有人向孔子问做大臣的事,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子贡向孔子问朋友的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两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服侍君主太殷勤繁琐,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过从太密,反而会有一天疏远。一句话: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孔子在《公冶长》里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其实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内。至于在《先进》篇里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那意思就更明白了,都是说:对待领导也罢,对待朋友也罢,都不要“剃头担子一头热”,大过于自作多情,结果是一厢情愿,反而使人厌烦,招来羞辱。
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现象:某两个人以前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可是,没过多久却翻脸为敌,不仅互不来往,而且反目成仇。何以至此?太过亲热也!
一般来讲,人与人密切相处当然不是一件坏事,否则怎么会有“亲密的战友”、“亲密的伙伴”、“如胶似漆的伴侣”等誉词呢?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走向极端。俗话说,“过俭则吝,过让则卑”,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亲则疏”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这大概也可算作一条交际规律。因此,朋友之间不可以过密,上下级之间不可以过亲,否则就会造成彼此的伤害。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真要强勉,就会朋友成冤家,那又何必呢?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不听,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你的话说到了,义尽到了嘛,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每次见了面就说,唠唠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其结果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得不好,真会自取其辱。
这方面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征那样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太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劝谏唐太宗而差点丢掉性命吗?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使你忠臣拼死一谏,也不外乎白丢性命一条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一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则止,不要自取其辱。
近也不行,远也不行,怎么办呢?人际交往过密不好,那么是否意味着越远越好呢?当然不是。不过现在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命清高、目中无人,这个也瞧不起,那个也看不上,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与任何人都不来往;有的人消极地认为世间险恶,交际虚伪,企图寻求一种世外桃源来隔绝人世尘缘,不愿与外界接触。这样,自己就会感到孤独,甚至会留下终身遗憾。
在这种情况下,善于给自己留后路的人,往往采取回避的办法,可以获得独到的功效。
一,当你和上司过分热乎时,“回避”可知晓你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在一个单位里,上下级之间除了工作关系,个人感情也还是有的。随着工作的改变、地位的升降,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试探”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当然不必动不动就闹调离,暂时“回避”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果上司对你依然如故地器重,就会马上表现出来。
二,当你和别人争执不下时,“回避”能免去不必要的情感伤害。我们周围的有些人生性好强,对待这样的人,我们大可不必和他针锋相对,适度的“回避”定能使他有所清醒。
三,当你被别人误会时,“回避”更能显示你的宽容。生活和工作中被人误会的事常会发生。心胸狭窄者往往会把别人的无意看成故意,甚至把好心也视为恶意。作为被误会的一方,大可不必当面斥责人家“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也不必“破罐子破摔”,立马同人家“断交”。不妨先把理挑明,然后暂时“回避”一下,过后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他有认识错误的迹象,你再同他“恢复关系”,这样经过小波折得来的友谊,一定比从前更牢固。
交友不要自取其辱原则道出了待人处世的真谛,要达到上述境界,必须做到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不卑不亢”做人;二是“不歪不斜”立身;三是“不偏不倚”办事;四是“不亲不疏”交友。当然,不要与人太亲热和“回避”,绝不是要人们在待人处世中退而远之,避而躲之。当你走路遇到一个壕沟当时不能过去时,后退几步,稍稍用力,定能一跃而过。待人处世之道的“待人勿知心”,就是这个意思。
这不是在人际关系上耍滑头,也不是对朋友不忠,而是交友的艺术,圣人的经验之谈。
3.君子之“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孔子倡导“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要强调心心相印和多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他看来,大千世界里唯其保持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真正的“和”,而简单的盲从附和、绝对的同一则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也就不为君子之“和”。
孔子把“和”看成处理国家关系、种族关系及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十分重视社会的整体和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礼记》中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言以蔽之,道出了和的极致。
孟子强调“人和”,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荀子则以人能“合群”为本,引发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的道理。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就是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
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历来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蕴含着宁宙一体的丰富哲学内涵。几千年来,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大力倡导下,于潜移默化之中,孕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团结豁达、宽容博大的胸怀。
和为贵,贵在“和”字蕴含着深妙莫测的人生智慧。“和”,在待人接物中表现为“和气”;在治家理政中表现为“和睦”;在成人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上表现为“中和”。“和”,在理论上是一种修为,一种信念,在实践上是高超的处世策略。“和”,不仅是目的,还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好比五味调和,油盐酱醋等互相补充搭配但不失去自我才能调出有盐有味的食物,否则就是一味的酸,一味的成,令人不能下咽。
好比八音和谐,高低长短徐疾强弱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否则就是一高到底,一低到底,令人神经衰弱,心脏病发。
好比夫妻和美,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但依然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否则就是大男子主义或全频道之气(妻)管炎(严),无爱情和美可言。
齐景公问晏子:“梁丘据这个人与我算得上是和吗?”晏子回答说:“只能算是同,算不上和。为什么呢?君说可以的事情,如果其中有不可以的地方,臣就应该提出不可以的意见加以完善;君说不可以的事情,如果有可以的理由,臣就应该提出可以的意见加以修正。梁丘据则不是这样的。君说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君说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就好像水与水做成的汤,有什么味道呢,又好像五音只有一种,有什么听头呢?”(《左传·昭公二十年》)
粱丘据阿谈附和,盲目苟同,唯齐景公之意是从,因此只能算是“小人同而不和”,而不能算是“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小人,和同区别。君子小人,心怀不同。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看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君子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所以比较容易相处,共事也比较融洽。但如果你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就难了;尤其是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取悦于他,那就更难了。不过,虽然你不能取悦于他,但他用人时还是会量才录用,不会给你小鞋穿的。
小人心地狭窄,为人忌刻,难以伺候,所以不易共事。但如果您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也很容易,给他一点好处,甚至只需要顺着他来,稍稍迎合他一下,都会使他高兴。不过,高兴归高兴,轮到他用人的时候,照样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做这样的人的手下,那可就惨了。
由此可见,在君子心中道德法律是衡量是非的标准,小人却一心想着“三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子和小人心怀的区别了。
4.当心花言巧语的伪君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在《学而》篇里,孔子已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巧言令色。
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曾子的两句,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滕文公下》)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有一个巧舌如簧的魔鬼,它自我夸耀说:“因为你是个喜欢看文学书的人,所以我对你谈话时就讲点文学名著,显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内行。反过来说,假使你是个反对看书的多产作家,我当然要改变谈风,对你说我也觉得书是不必看的,除了你自己著的书……我会对科学家谈发明,对历史学家谈考古,对政治家谈国际情势,展览会上讲艺术赏鉴,酒席上讲烹调。不但这样,有时我偏要对科学家讲政治,对考古家论文艺,因为反正他们不懂什么……这样混了几万年,在人世间也稍微有点名气。但丁赞我善于思辨,歌德说我见多识广。”可见“巧言令色”之徒古代有,现代有,人间有,地狱有,虽然其“混淆是非”、“言伪而辨”,却颇得听者青睐。因而古代昏君之旁必伴有一“花言巧语、八面玲珑”的奸臣,这种人不仅是孔子所说的“鲜矣仁”,对于平常百姓来说简直是祸国殃民的祸水。
拿“巧言令色”作工具,多半是为了博得上司欢喜,对于别人倒无多大妨碍,只是在其口若悬河,眉飞色舞之时,往往忘记了老于世故的人劝人多听少说的良训。
世人往往鄙弃“巧言令色”之徒为小人,崇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殊不知,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有含蓄,自夸夸得像自谦,这些技巧都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尽管人们讨厌“花言巧语”之徒,但有几个人能不上他们的当?而不言者可能是“拈花微笑”,大智若愚,也可能是腹中空空,故作高深,因为同被深沉的外貌掩盖了,便难分伯仲,一味地让人顶礼膜拜了。
一般而言,在人们的感觉中,巧言令色的人当面花言巧语,背后却可能捅人一刀,是个十足的阴险之人,但为什么这样的人在自己身边都不容易察觉呢?孔子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往往会装作十分谦卑恭敬的样子。在这里,孔子用“足恭”二字,进一步描画了那种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的丑恶嘴脸。孔子还举出了具体的例证,那就是“匿怨而友其人”。明明心里恨死了你,表面上还和你友好得很,“哥俩儿好啊,三桃园啊……”像这样的人,是典型的伪君子,“嘴巴说得蜜蜜甜,心里藏把锯锯镰”,其用心好险,真比那些明火执仗的抢匪不知要歹毒多少倍!难怪圣人要一再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了,只要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谁又不会对这种伪君子“耻之”呢?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
5.君子坦****,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坦****,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据说当年林彪很是欣赏孔子所说的“君子坦****,小人长戚戚”这两句话,但他自己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个“长戚戚”的形象,还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就我们今天来说,物质文明越发达,心理医生行业越兴盛,所谓现代病、世纪病,是否正是圣人所指出的“小人”病呢?
荀子又说:“计者取所多,谋者从所可。”善于算计的人愿意以少得多,善于谋划的人却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办。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认识误区,常常把“谋利”与“算计”等同起来。但荀子却清楚地指出了两者间的差异。同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算计者表面上是获得了好处,但却不一定正确,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算了进去。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讽喻那些设计整人整不倒,反而贴了老本的人。
周瑜是安徽庐江人,与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年,交情甚密,结为昆仲。周瑜人生得靓,资质风流,仪容秀丽,才学也无人可比。在曹操屯兵百万虎视长江沿岸的形势下,东吴议降者甚众,军心涣散,如非力排众议主张抗敌的周公瑾,东吴早归属曹操了。但他耍小聪明想用美人计囚禁刘备来换取荆州却成了千古笑料。
却说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知道了这个消息,心生一计,要孙权的妹妹嫁与刘备,让刘备来入赘,然后把刘备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讨得荆州,再对付刘备。不想诸葛亮听到消息,猜定是周瑜的计谋,遂让刘备应允,并让赵子龙保护刘备,临行前授予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东吴那边,孙权之母听得消息,见了刘备一表人才,却真心实意要把女儿许配与他。周瑜和孙权不想此事弄假成真,又不敢公开囚禁和杀害刘备。刘备劝说娘子去荆州,娘子应允,于是商定去江边祭祖,乘机逃离东吴。周瑜派兵追赶,却被娘子挡了回去。正当周瑜准备孤注一掷时,却见诸葛亮早在岸边等候,刘备等已登了船,往荆州而去。岸上乱箭射来,却是去的远了。刘备的兵望着急急追来的吴兵,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自恃胜券在握,不想遇到了诸葛亮。这“赔了夫人又折兵”,实际上正是周瑜算计他人的结果。俗语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也正是说明算计别人不但得不到最终结果,还要做赔本生意,落人耻笑。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毁掉人。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他们平时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轻易使用,貌似浑厚,不让别人眼红。耍小聪明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
喜欢算计人的小人,无不以为自己聪明、妙算,但因为用心险恶,都维持不了长久。既要整人,又不便明言,这就注定了败局。设的计见不了人,是奸计;奸计不得人心,天人共愤;自己虽精心谋划,却未免心虚。有一丝透露,就心惊肉跳。且再秘密的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别人一旦知道了,也就“夫人”赔了,“兵”也折了。一个时时处处事事算计别人的人,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同情和爱护、栽培,因此不会取得真正的、巨大的成功。
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处理,唯利是图最后必然足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一件事情、一件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
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算来算去算自己,
不如轻轻松松过一生。”
唱得好啊!
6.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都是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韩列传》)
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鵩鸟赋》写得好:
“贪夫殉材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正如古人所言:“眼力一样的人才能看见同样的东西,听力一样的人才能听见同样的声音。德性相同的人即使不见面也会感到亲切。声气相同的人,即使在不同的地方也会互相响应。”
韩非子说:“志趣相同才会彼此欣赏,志趣不同就会互相排斥。”
只有具有共同追求和目标的人之间才会相互支持和了解,而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者永远不会体察彼此的信念和追求。
与孔子强调“道不同,不相为谋”相类似,“道不同,不相与谋”,从“道”的本义即“道路”来说:“道不同”,即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所取的“方向”或“目的”不同,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与方法不同,所以,“道不同”者,是不可能在一起共事与谋的。换言之,朋友就是“志同道合”者之谓,也就是朱子所谓“以义合者也”。因为人与人之间所崇之“义”不同,所以,又存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那么,像“狐朋狗友”之类是否也属于“朋友”范畴呢?
从孔子强调“君子群而不党”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来看,那种以牟取私利为目的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圈子,表面上看似乎是朋友,但是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孔子及儒家所讲的朋友是以“道义”为基础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
所以古人才会慨叹:“知人不易,人不易知。要真正了解和认识一个人的确非易事。”
朋友是要志同道合的,志不同道不合那也只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孟子说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培根说过:“财富非永久之朋友,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
真正的朋友不会把友谊挂在嘴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为了小事而斤斤计较,各自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
生意场上的朋友真的是很虚伪的:一张名片,一句“你好”就成了朋友,为一点利益,商人们如蚁附膻,蝇营狗苟,一旦生意谈崩,即不欢而散,甚至要到法庭见面。还有一种朋友,就是酒桌上的朋友,这是最不可靠的朋友。有些中国人一贯会做表面文章,在酒席上拍胸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似乎一个个都成铁哥们、好兄弟,其实呢,人一走,茶就凉。
心与心相交才会有真正的朋友,然而不相信任何人和盲目相信任何人都是错的。德谟克里斯特说过:“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7.益友是贵人,损友多害人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人吧?就连那漂流在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星期五”做朋友吗?一个人没有朋友,也就差不多无路可走,寂寞一生。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曾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倒是都可以听听子夏的这一番话了。因为很可能他们当中有人会产生这种“司马牛之忧”。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句话一下子就使人想到水浒梁山泊,想到桃园三结义,令人顿生豪侠之气。
这种兄弟不是血缘纽带,而是义结关系。不是“相煎何太急”的曹丕曹植,而是“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刘关张。
据《说苑·杂言》记载,孔子也曾说过,行为合于仁义礼节,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对门坐也不相往来。
曾子说,君子主志行仁,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你的亲兄弟也不亲啊!(《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列宁说,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无论你远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不通,但只要凭着《国际歌》——全世界无产者的歌,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和兄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此外,虽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最高理念,但不能因而忽略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这是因为朋友有好有坏:有真正知心,遇事愿为你两肋插刀的朋友;也有虚情假意,当面对你一套,遇事在你背后插刀子的朋友。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若误交了朋友就会耽误一生的幸福,明明生活美满,但可能被朋友拖累得自己身败名裂,严重的可能招致“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故择友时不可不慎重。
一般人交友,都仰望并希望能结交到一些有钱有势的朋友,想想也许可以受其余荫,更期望有朝一日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般拉着贵人的尾巴及时显贵的梦想。情愿高攀奉承依附着权势,假借虎威以壮声势,欲从中能得到些好处,对那些有权势的朋友百般驯服称首、言听计从而情愿效犬马之劳,不惜失去自己个人之人格,这种人永远难以成大事。
其实,真正懂得交友的人,多能交上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他们多注重朋友的学问及涵养,能在朋友的鼓励下增强做大事的信心与冲力。
那么,到底哪些朋友好,哪些朋友坏呢?这是我们大家都时常感到困惑,时常感到苦恼的一个问题。
那就仔细琢磨琢磨圣人的话吧。孔子曾在《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一句警世的名言。二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并被各国学术界奉为“金科玉律”。
这里所谓“益友”、“损友”就客观而言,实在很难加以定论,孰是孰非更难分辨。尤其从认识结交当时,并没有迹象显示朋友的缺点或坏处,就纯交朋友的立场而言,即使朋友有某些缺点或行为有失检点之处,只要自己做人处事有原则,当然不一定受到朋友的影响,甚至可以利用机会婉言开导他、诱导他改邪归正立做人。
在人际关系中不仅要以“诚恳”的态度和“互助”的精神互相激励向上,保持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自主性,不能无主张地任意与朋友妥协以致和一些不良朋友“同流合污”,甚至与朋友“狼狈为奸”而危害社会并断送自己的前程。
选择适当理想的朋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诚如孔子在《述而篇》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教训一样,交友若能“择其善而交之”,岂不是完成了最基本的选择理想朋友之道?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则选择良好的朋友,对今后人际关系之展开不仅有所帮助,且对自己的前途亦有相当的助益。
因此,在现实情形之下,交朋友不交那些吹捧你的人,而应该交一些能经常给你吹点不顺之风,经常提出一些意见的人,你首先应该觉得这种人可贵,然后你再对之细加分析,如果他提的逆言都是事实,对你有利,那就是“忠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不用多说,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8.尊贤而容众,有选择地交朋友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子曰:“可与共学,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子张》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怎样与人交朋友。子张问:“子夏是怎样说的?”子张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子张说:“那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自己很好,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己不好,别人将拒绝和我交往,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
子夏的回答有些像说绕口令,又有些像说禅语。“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等于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乍一听来,的确是说了等于没说。什么意思呢?如果让我们来揣测琢磨,他的说法大概有孔子“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的意思。也就是说,比我好的我就交往,不如我的我就不交往。听来很有些实用主义交际学的味道。
关于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说,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没有朋友可交了。由此可认为圣人所说有操作上的困难。另一种理解则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圣人所说,绝不是教人先计量彼此的高下优劣再定交朋友的条件,如果这样,不是成为交情当中的势利眼了吗?圣人所说,不外乎是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就能明白这一句与“过则勿惮改”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而言,子张的回答就比子夏明确多了,其交友的原则也显得更加主动。如果说子夏的交友原则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性格显得狷介的话,那么,子张的交友原则则是“公关”型的,性格也显得开放。所谓“尊贤而客众,嘉善而矜不能”,一言以蔽之,就是各方面的朋友都要交往,“三教九流,无所不为”。或者像孟尝君那样,连鸡鸣狗盗之徒也在交往之列。因为子张想得很洒脱:如果我自己是个大大的好人,那么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己不怎么样,那别人自然会拒绝跟我交往,我又何必费心思去想什么人该交往什么人不该交往呢?
再说得白一点:可以是同学,未必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朋友,未必可以是同事;可以是同事,未必可以一起权衡轻重利弊,通权达变,配合默契。
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人际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而具有不同的层次:同学、同事、朋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们往往不能认识得很清楚,处理起来一厢情愿,甚至自作多情。不能做朋友的强扭做朋友,不能共事的拉在一起共事:结果多半是自寻烦恼,徒生忧愁。所谓捆绑不成夫妻,弄清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分别对待,这既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艺术,也是处理公共关系所必需。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有能在同学、朋友、同事且配合默契四个层次上都达到同一的关系,那可真是人生得一二者足矣!
又何乐而不为呢?
子张的交友原则不能说没有道理。而且,越是进入现代,进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他的话似乎就越有道理,越值得我们的公关小姐、公关先生们吸取。不过,他们的老师孔子也的确说过“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之类的话,要求交往朋友要有所选择,所以,子张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在择友这一点上却似乎没有子夏的话合于师道。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友有所选择还是应该的。或者,综合子夏、子张的看法,在与人交往上分出不同的层次,做到既广泛结交,又有知心朋友,这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比较妥善的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