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常发现,当孩子刚上学时,他们对竞争的准备要比合作更充分,而对竞争的训练在学校生涯中会持续下去。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个灾难。拼命冲在前面试图打败其他人所造成的灾难,不亚于落在后面完全放弃努力。以上两种情况下,他们都会变得只对自己感兴趣。他们的首要目标将不再是贡献和合作,而是尽力为自己获取利益。正如一个家庭是一个整体,所有成员都应是其中平等的一部分,班级也应如此。如果受到这样的教育,孩子们才会真正相互喜欢,享受合作。
我看到过许多问题儿童,通过与同学的交往和合作,他们的整个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我想特别提一个孩子的例子。他来自一个自己觉得家中每个人都对他有敌意的家庭,到了学校,他认为大家也都会对他有敌意。他在学校的表现很差,父母知道后,在家又惩罚他。这种情况屡次发生:孩子在学校成绩很差,在学校被教训了一顿,成绩单拿到家后又被惩罚一顿。被教训一次的经历已经很让人沮丧了,双倍惩罚可谓更残忍。难怪这个小孩成绩极差,又是班上的破坏分子。最后,他发现有一位老师理解他的处境,还向其他孩子解释他的困窘。这个孩子原以为大家都是他的敌人,后来他接受了大家的帮助,相信他们都是自己的朋友,而最后,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进步。
有一些人怀疑,能否真的教会小孩这样相互理解和帮助,但我的经验是,孩子对这些事情的理解往往比大人要好得多。
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来我这里,女儿两岁,儿子3岁。小女孩爬上了桌子,把她母亲吓坏了。她害怕得无法动弹,大叫:“下来!快下来!”小女孩完全不予理会。3岁的男孩说:“在那儿别动!”女孩立刻安全地爬了下来。他比母亲更了解妹妹,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为了加强班级的团结与合作,有人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让孩子进行自治。但对于这类事情,我们必须谨慎行事,要有老师在旁指导,并且要确保孩子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否则,我们可能会发现孩子们对于自治并不十分认真,而是看成一种游戏。结果,他们会比教师更严厉苛刻,会利用开会来获取个人威望,相互责备,或争取优势地位。因此,从一开始,教师就要观察和提出建议,这一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