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于总,您好,我是××公司的小刘,有个事情想麻烦一下您。”
于总:“什么事情?”
销售人员:“如果我告诉您之后,请答应我一定不要怪我,行吗?”
于总:“你说吧!”
销售人员:“我偷了您的东西!”
于总:“哦?什么东西?”
销售人员:“智慧!”
于总:“我们才第一次交谈,你怎么就偷了我的智慧呀?”
销售人员:“通过网络,在贵公司网站上我看到了于总您成功的秘密!”
于总:“是吗?什么秘密?”
销售人员:“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话说就是‘眼光独特’。在没有给您打电话之前,我已经在贵公司网站上了解到,于总您的‘眼光真的很独特’。我相信贵公司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一定会更加壮大。”
于总:“过奖了,谢谢。”
销售人员:“请问,您打算把您的企业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来经营吗?”
于总:“我想应该是的。”
销售人员:“那么,于总,请问您现在一般是采用哪些渠道进行宣传呢?”
于总:“主要是户外广告和网站。”
销售人员:“如果我现在有一个方法能很快地扩大贵公司的知名度,并且费用很低的话,您是否考虑面谈一次呢?”
于总:“是吗?你先在电话里和我讲一下。”
销售人员:“我非常愿意在电话里告诉您,但在电话里介绍恐怕不容易说清楚。我希望能有机会现场演示给您看,这样您的印象就会更深。”
于总:“好吧!”
销售人员:“那您觉得我是明天上午过去方便一些,还是明天下午?”
于总:“上午吧!”
销售人员:“几点呢?”
于总:“10点以后吧!”
销售人员:“好的,于总,我10点一定赶到,谢谢您。”
于总:“好的。”
销售人员:“祝您工作顺利,再见。”
案例一中客户的态度是不是很不给销售人员面子?其实面子不是客户给的,而是销售人员自己挣的。应该知道,每天客户都会接到不止一个推销电话的打扰。所以,这种程式化的、没有一点创意和新鲜感、没有一点幽默感的推销电话,肯定会遭到客户的拒绝。
电话销售人员如果不想被当场回绝,就要在这一时段把客户漫不经心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集中,让客户对你陈述的事实产生兴趣。在陈述阶段,对客户进行意向性的试探,是增加客户兴趣的阶段,要用各种方法,发展客户的兴趣和欲望。
同样一件事由于说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上面案例的对比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富有创意的语言可以激发客户与你交谈下去的兴趣,巧设悬疑式的开场白,给客户一点新鲜感,也给你自己一个面谈的机会。平淡无奇的语言,只能导致客户拒绝你,从而中断你们之间的谈话。
在平时的电话沟通中,要不断锻炼自己语言的创意,相同的事换一种表达方式来说,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