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极其偏僻的村庄里,居住着100对夫妇。在这里,并非男人说了算,而是女人掌权,女人对一切事务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这个村庄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倘若某个女人发现自己的丈夫出轨,做出了对自己不忠的行为,她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在发现的当天将他杀死,以泄心头之愤。当然,这种特权施行的前提是女人必须握有确凿的证据,可证明自己的丈夫的确对自己不忠。
这个前提的存在,使得村庄里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当某个女人发现某个男人对他的妻子不忠时,她不会将这一情况告诉那个不忠男人的妻子,而只会告诉除她(不忠男人的妻子)之外的其他女人,并且女人们之间会相互传递这个信息。其最后结果是,某个男人不忠,除了其妻子不知道外,村庄里的其他女人对此都心知肚明。
而事实情况是:这个村庄里的所有男人都对其妻子不忠。但是,因为女人们都不会将自己知道的实情告诉不忠男人的妻子,所以,每个女人生活得都很知足,都认定自己的丈夫没有做出对自己不忠的事情。这就使得村庄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妻子处决丈夫的事件。
村子里有一位辈分很高且德高望重的孤寡老太太,很受村民们的爱戴。每天都会有村民向她汇报村庄里发生的一切,因此,她对村庄里的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当然,她也知道村庄里的所有男人都不忠于自己的女人,而其他女人却不知道她所知道的。
然而有一天,这位老太太当着村庄里100个女人的面,说了一句听起来很平常的话:“在全村100个男人当中,至少有一个是对他的妻子不忠的。”在场的所有女人面面相觑,都默不作声。接着,村庄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怪事:在老太太宣布这句话后的99天之内,村庄里风平浪静,相安无事。可是到了第100天,村庄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大屠杀,所有妻子都杀死了她们的丈夫。
整个故事情节就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不是在老太太宣布的当天而是在她宣布的第100天才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其实,这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女人们的策略是:如果老太太所说的那个不忠于其妻子的男人是她的丈夫的话,她就杀死他;如果没有掌握足够证据来证明她的丈夫不忠,她便相信他,不杀死他,继续相安无事地过日子。
在老太太宣布的第一天,如果村庄里有且只有一个男人对其妻子不忠的话,这个男人的妻子在听到老太太的话之后就应该知道。因为她会做这样一番推理:如果这个不忠的男人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其他男人的话,她应当事先就知道,既然事先不知道并且老太太又说村庄里至少有一个男人不忠,那么这个不忠的男人肯定就是她的丈夫。所以说,如果村庄里只有一个男人不忠,那么在老太太宣布的当天,这个男人必将会被其妻子杀死。
如果村庄里有两个男人不忠于其妻子,那么,这两个男人的妻子在老太太宣布的第一天,都不会怀疑这个不忠的男人是自己的丈夫,因为她事先就知道另外一个男人对其妻子不忠。但是,第一天过后,当她发现那个不忠的男人没有被其妻子杀死,那么她就会这样推测:肯定有两个男人是不忠于其妻子的,因为倘若只有一个不忠的男人,那么在老太太宣布的第一天,她知道的那个不忠的男人就会被他的妻子杀死。既然有两个男人不忠,这两个不忠男人的妻子会想,她只知道不忠男人当中的一个,那么另一个肯定就是她的丈夫……
因为村庄里的100个男人都是不忠于其各自的妻子的,所以按照女人们以上的推理思路,可将这个博弈持续到第99天,在这99天之内,100个女人都没有怀疑自己丈夫对自己不忠,或者说是怀疑了但却没有证据来证明他的不忠。而到第100天的时候,100个女人都肯定地推断出她的丈夫不忠于自己。于是,村庄里便上演了这场大屠杀悲剧,所有男人都被他们的妻子杀死了。
对村庄里的所有女人来说,在老太太未宣布之前,“至少有一个(男人)是对他的妻子不忠的”是每个女人都知道的事实,是所有女人拥有的知识,但这个知识尚且不是一个公共知识。老太太的宣布使得“至少有一个(男人)是对他的妻子不忠的”这个知识成为了由100个女人所组成的群体里的公共知识。于是,女人们的推理博弈过程就开始了,她们理性地博弈了99天,最后都确定了自己丈夫的不忠行为,并按照村里的惯例杀死了他们。
公共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比如,有长远眼光的商人在开发市场上推销从未有过的新型消费品之前,都喜欢对与其相关的消费理念进行大肆宣传,以使这种新的消费理念成为公众的一种司空见惯的常识,而这种常识一旦形成,商人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大把大把地收钱了。其实,我们每天做出的很多决定,都是根据人们所共知的常识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