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量力而行,做好最坏的打算,不但会让你取得成功,有时还会让你有意外的惊喜。
处事微妙,员工欢笑
留有余地,是处世的妙道。因此万无一失的事要防止出现十分之一的错误,难事要防止出现百分之一的错误,大事要防止出现千分之一的错误,难以预料的事要防止出现万分之一的错误。
做好最坏的打算,不但会让你取得成功,有时还会让你有意外的惊喜。
经济不景气,一家向来营运很好的公司,业绩大幅滑落,董事长为只发给员工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年终奖金而忧心:“许多员工都以为可以拿到至少等额于两个月工资的奖金,恐怕飞机票、新家具都订好了,只等拿奖金去付账呢!”
经理也愁眉苦脸:“就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给一大把,现在突然变成两颗,孩子一定会吵。”董事长听完,好像有了灵感。两天后,传出消息:“由于营运不佳,年底要裁员,年终的聚会晚宴可能都要取消。”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
过了几天,经理又宣布:“公司虽然艰难,但大家在一条船上,要同舟共济,再怎么艰难,也绝不会牺牲共患难的同事,就是年终奖金不可能发了。”听说不裁员,大家放下心上的大石头,不至卷铺盖的喜悦,早压过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突然,董事长召集各主管召开紧急会议,员工们面面相觑。没几分钟,主管纷纷冲进自己的部门,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还是有年终奖金的,整整一个月工资,马上就会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霎时,整个公司,淹没在一片欢呼声中。
人的感受就是这样微妙,想要的愈多,失望就愈大。如果先有最坏的打算,得到的意外惊喜度就加倍高。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有句名言:“存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你对今年的年终奖金还有什么企盼吗?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还不如用最坏的打算,迎接意外的惊喜。
一旦人们知道了事情的底线,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心情也会释然。
下面是美国的一则征兵启事:
来,快来当兵吧。当兵有两种可能,有战争和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什么可怕的?有战争有两种可能,上前线和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什么可怕的?上前线有两种可能,受伤和不受伤,不受伤有什么可怕的?受伤有两种可能,能治好和不能治好,能治好有什么可怕的?不能治好更不可怕,因为已经死了。
据说这则幽默的启事一出,原来应征者寥寥的局面马上改变了。因为启事已经把最坏的结果告诉了人们。
其实有些事情,只要我们能够做最坏的打算,或者不要沉浸在患得患失的想法当中,就能够积极而勇敢地面对。当对事情有了一种“大不了如此而已”的想法,我们就会勇气倍增,也可以接受很多不完美的事实,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都难以完美。所以,如果你想尝试,那就勇敢地开始;如果你觉得痛苦,那就坦然地结束。
诸葛亮苦心得荆州,关羽大意又弄丢
善为事者,时时心中有数,绝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随意出手。一个人善于抓住时机,见机而作,固然是英雄本色,但急流勇退,能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也是智者之举。这一切都取决于心中之数。
适可而止,就是在竞争事业中,时刻注意和自身利益相统一的数量界限,绝不可过度,绝不使事情发展到反面。同样,为人处世都有一个保持质的数量界限,也就是度。超过或者不及,都会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度的存在,要求我们无论做何种事情,都应有个数量分析。做到“胸中有数”,方可攻守转换。
三国时期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吴蜀双方争执不休的问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对于刘备来说,不能没有荆州,因为这是向西川发展的基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三分天下,也就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条件。但是,荆州也是东吴的门户,东吴要统一长江以南,发展自己,也必须夺取荆州。为此,赤壁大战后,孙权便派鲁肃前往索要荆州。
照理说,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的胜利,荆州作为从曹操手中夺取的战果,归刘备所有,名正言顺。况且,刘备漂泊半生,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占有荆州也没什么不可,完全可以讲出一些理直气壮的话来。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却不是这样的话,而是提出暂“借”荆州。
一个“借”字,体现了诸葛亮办事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精神。当时的刘备,和曹操、孙权比较,力量还很弱小,必须和孙权结盟,共拒曹操,方能立稳脚跟,发展壮大,以图大举。若提出占领荆州,激化吴蜀的矛盾,就会破坏吴蜀联盟,打破既定的政治战略,造成全局被动。而用一个“借”字,就避免了这一危险,就是说,“借”荆州既保证了刘备的可靠后方根据地,又维护了孙刘双方的同盟关系,不过不及,恰到好处。
但关羽这个人却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这番苦心。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告诉关羽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他一直没把“东和孙权”放在心上,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凭着一身虎胆、好马快刀,从不把东吴人包括孙权放在眼里,不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我们所得,还对孙权等人进行人格污辱,称其子为“犬子”,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最后,东吴一个偷袭,使关羽地失人亡,悲惨至极。虽然关羽的失败不能全部归结于他处理与东吴关系时的不谨慎,但至少他的过激行为,造成了吴蜀联盟的破裂,使东吴痛下决心,以武力收复荆州。
诸葛亮、关羽的所作所为,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确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处世心术。
判断一个人心智高低的关键,不是看他能不能做什么事,而是看他能否做应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你做了,即使很巧妙,也只能证明你心力低下;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即使显得无所作为,也是心力高超。唯有在纷繁复杂的事情面前,清楚地知道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并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方为智者。荀况曾说过:“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无所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