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 记者 张玲
今年3月份的“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引起社会上的热烈讨论。5月9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办法规定,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领取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接受记者采访,对这一师范生免费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解读。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意义重大
记者张玲(以下简称张):周教授您好!您如何看待《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与其中的规定?您认为师范生免费制度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周洪宇(以下简称周):关于师范生免费,“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当时就引起了社会上的热烈讨论。实行这一举措,就是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行业。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最近几年,严格地说从2006年开始,大学生毕业到中西部去做教师的人越来越多,这与这两年国家政策的引导有关。如一些地方实施了大学生支教行动计划,湖北现在已经有几千人了。我认为目前师范生免费的这一办法对于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倡导教师终身制、全面提高教师质量等方面引导意义重大。
张:《办法》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您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基层教育师资的基本状况?您认为让这些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去农村、去基层当教师,他们的优势在哪里?他们确实能适应或者说担当起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殊使命吗?
周:2006年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师1043.8万人,中小学教师的大头是在农村,农村小学老师有352万多人,占到小学教师总数的63%,初中教师有半数在农村。师资队伍问题,目前在农村是比较严重的,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村学校尤其是中部地区,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师资“断层”的危机。此外,农村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化学等科目教师缺编现象严重。同时,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也存在巨大的危险,面临“断层”危机。当前高中教师最缺,为了弥补高中教师的“口子”,高中纷纷从初中挖教师,初中学校就只能从小学挖教师,挖走的基本上都是前几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这样层层“掐青苗”,留在小学教师岗位上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教师。
农村教师的质量问题也十分突出,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贫困地区小学代课教师的比率较高。据华中师范大学进行的调查,湖北省某县有村小代课教师2000多名,占小学教师总数的55.2%,大部分乡村小学基本靠代课教师维持。分布在乡村小学的这些代课教师,大都只有初中学历,只有一小部分有高中学历。这些代课教师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加上待遇低,工资属于临时性质,所以个人缺乏中长远规划,许多代课教师不备课、不批改作业,更谈不上个别辅导,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此外,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也不高。
因此可以说,现在我国农村教师整体的素质比较低,受过四年完整教育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要比现有的农村教师普遍高很多,所以他们去的话应该说作用是很大的,可以弥补现在农村教师学历和知识结构上的不足。另外,我们的大学生所受的教育,从学科上来说是各个方面的,而农村很多学科教育没有老师,培养不起老师,一些小学科,像音体美啊,都是兼课的,所以我们的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素质绝对是高的。
当然并不是说师范生免费了,就一定要去那些条件非常差的农村任教,这个政策我认为目前为止更多在于引导作用。将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各个级别的教师岗位上,一定会提高全社会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经济学有个挤出效应,国家正规的免费师范生占了正式的编制,会对一些非正规的教师造成挤压,一级级挤压下去,整体的教师队伍素质就会提高。
张:《办法》规定免费师范生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而且不能读脱产研究生,这样的条件对于四年免费上大学来说是不是过于苛刻了?
周:这个看你怎么理解,怎么理解这个“十年”,怎么理解教育系统。并不是限制死了你在这个学校待十年,《办法》还规定了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而且是有编有岗。政策的理解和政策的实施是两个方面,其实对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你可以理解成是在整个教育系统。此外在文件里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强调各地应该先用自然减员的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来接收免费师范生,必要的时候接收地的省级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周转编制,省级政府组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安排教师岗位。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说就业难,尤其找不到稳定的有编制的工作,教育工作目前在全社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对于真正想从事教育工作、有兴趣从教的人来说十年的时间应该说并不是很大的限制因素。
这个政策出台的目的正是希望和鼓励对教育事业有兴趣的学生能够终身从教,做教育家,把教师工作不是简单地当作一份职业,而是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要真正成为一名教育家,或者是优秀的教师,一两年、两三年的时间其实是不够的,必须经历长期的一线实践经验的累积。这里面有一个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政策的规定上就要体现这个导向。至于不能脱产读研究生,但是免费师范生能够以优惠的条件读在职研究生,这也是很优惠的呀。
张:不过不少人对于这一政策,尤其是要十年从教,中途离开要承担违约责任,还不许读脱产研究生等,还是存在一些误解,觉得四年的免费要用十年去补偿,这个代价太大了。
周: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投身教育,这一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就很重要,现在各个师范大学都在做政策的解释和宣传工作,以免学生和家长发生误解。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出台了《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细则》,马敏校长在解释这一政策时指出,当前社会中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存在误解。比如如何看待“免费教育师范生必须到农村服务两年”这个政策,所谓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服务,主要是指到县级及县以下中学。去农村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人才,了解中国的基层社会,了解那里的基础教育,应该把这两年作为培养骨干教师、教育家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免费教育师范生必须在教育系统工作十年”,根据统计,华中师大以前的非免费的师范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有90%以上的从教时间超过十年,甚至终身从教。所以这个政策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事业的免费教育师范生没有任何影响。教育系统是一个很宽广的领域,通过学校间或教育管理部门间的流动,能够实现自己的才干和价值。学校党委书记丁烈云、副校长逄广州、党委副书记谢守成在进行政策宣讲时也指出,对于免费师范生要消除三个误解,一是“确保就业”不是“指定就业”,免费师范毕业生原则上回生源省,由生源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毕业生在教育系统中实行双向选择,自由择业,但毕业生自己在生源省外找到工作岗位也可就业;对于确实找不到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国家采取措施,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二是“任教服务两年”不是“上山下乡”,免费师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需到县级或以下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其服务区域没有县(市)限制,全国任何县级或以下行政区域均可;服务期间学生人事关系保留在原签约单位,工资由原签约单位发放,两年服务期满后,直接回签约单位工作,不存在再次择业的风险。三是“签订协议”不是“定终身”,免费师范毕业生原则上需在教育系统工作十年,这是国家的一种鼓励和引导政策。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服务期内,可在全国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从目前解释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了这个政策。
提高全社会教师素质,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教师的待遇
张:那您估计免费师范生这一政策对学生的吸引力会有多大?
周:现在报考的还不好说,但我估计不会差。从湖北今年到农村支教的情况来看,湖北每年都搞农村支教,已经搞了几年了,从支教的情况看就有3000多人报名,远远多于今年支教的位置和岗位,应该说支教比这个条件要差,但是报名的人都很多。尤其对于一些家庭比较贫穷的学生,又是希望将来当教师的,因为现在当教师不是一个差职业。
张:有人提出,提高全社会教师素质,最根本的措施应该是提高教师的待遇,而不是采取这种措施,您怎么看这一观点?
周:根本是提高教师待遇,这个观点没有错。比如现在农村缺教师,怎么才能让大学生真正愿意留在那里?吸引他们的地方首先是发展空间和机会,那些地方机会本来就不多,连生活都比较困难,没什么电视,没什么娱乐,没什么亲戚朋友,很多人来了工作三年之后考研究生,再到大城市去,把这三年当作是积累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是得有一个根本性的长久的做法,但实事求是地说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目前只是在“进门”的阶段,希望有一批高素质的学生能够进门。至于说毕业出去之后,或者说整个社会怎么吸引人来做教师,怎么提高待遇,那是个更长远的事情,那取决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你不能等着这个结果到来了再去这样做,我们不能等着教师待遇提高,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有个过程,所以那个工作也要做,这个工作也要做。这两件事情是并不矛盾的。
部属师范大学免费主要还是起一个引导作用
张:如果免费师范生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师范学校的招生会有什么影响?
周:目前这个政策其实主要还是一个引导作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先进行这样的免费试点,主要是希望通过他们吸引地方院校也对师范生进行免费。因为我们国家的体制是这样的,中央管中央的学校,地方管地方的学校,政府是想通过这个示范作用让有条件的地方跟进,没有条件的地方可能就会提出来其他的方案,比如形成地方出70%,中央出30%的态势,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预测。因为更大量的是地方的师范学院,省一级的师范学院怎么办,这是要靠政策引导的问题。如果说下面的师专层次也都免费了,那对下面的学校是很有益的,确实会吸引一些比较好的生源。
张:在目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免费师范生会不会对非师范生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周:那就要看这个岗位是怎么设定的,他首先要确保跟学校签订合约的免费师范生就业,其他的非师范生如果愿意从教,中途读大二年级的时候也可以转读免费师范专业。从长远来看,教师终身制与严格的职业准入制是教师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的教师准入制度还在完善当中,教师准入制度的完善对于师范生的就业是越来越有好处的,你要当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必须修满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的课程才能够从教。而且随着将来的发展,当教师是越来越难的,因此现在能有这样一个免费读师范的机会,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事。
[1] 原文刊载于2007年第12期《中国大学生就业》。